
摘要:经济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有何关联?针对此问题,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首先分析了当前重庆市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其次利用计方式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关联,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具稳定性,文章针对此在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促进服务经济的发展。
一、引言
重庆市目前处于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对推动重庆市产业快速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能顺利地度过产业发展的瓶颈期,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更快更稳增长,重庆应该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现状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2008年887.36亿元上升到2017年3801.44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7.55%;2008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887.36亿元,2009年猛增到1060.02亿元,实现四位数的突破;2010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1344.46亿元,2012年为1803.19亿元,增长率高达34.12%。从增速上看,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增加的非常缓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重庆市还处于经济转型之后,发展模式还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工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发现,重庆市还需要优化其经济发展的模式,并且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配套设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其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并且,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由2008年的33.72%增加到2017年的39.75%,增加了6.03%,上升趋势明显,比值不断的增加,并且其上升速度超过了第三产业,这也直接说明了其重要性在不断的提升,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在不断的增加。
三、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1. 生产性服务业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关系
(1) 模型的构建
在进行经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通过数量变化来进行增长作用的反应,笔者从产业层面出发探究了生产性服务业给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地区经济的增长,自变量是生产性服务行业。为了将异方差等方面的问题消除,相关变量都选取对数,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形式如下:lnY=β+ƏlnX+μ其中,β为常数,Y则是重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性服务行业分类中的锌粉行业增加总量则是X,Ə则为生产性服务行业给经济增长造成的具体影响,也就是生产性服务行业所产出的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
(2) 数据说明
文章采用2008到201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到数据来源以及时间序列模型建立的可靠性,在实证时,本文只选取生产性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排名前三、占整个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80%左右的三个行业的总和来替代表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即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三个行业。
(3) 模型的回归分析
将处理过的数据导入到计量软件stata15中,选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由回归结果知道,模型中R2=0.997,说明该回归样本中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优度很高,F值为2693,足够大,对应的P值为0.0000<0.05,说明回归方程整体是高度显著的,解释变量(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对数值)的回归系数的P值为0.000(P>|t|)小于0.01,故在1%水平上显著,而且符号与理论预期一致。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查看自由度为8的t分布表,得到临界值为2.306,回归中的t统计量为24.25,大于临界值2.306;同理β的统计量51.90也大于2.036,故回归系数和常数值均显著。即样本回归方程为:回归方程中参数β=2.992,其估计值的符号和大小均符合经济理论及目前重庆市的发展情况,Ə=0.831是国民生产总值的边际增长率,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每增加1%,将拉动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831%。该回归表明了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其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2.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重庆市经济发展分析
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想要经济真正的增长便必须进行创新,并且,经济增长也需要利用经济周期循环实现。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特点比较明确,具有搞创新性和高知识性,通过分析重庆市最近十年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能够将生产性服务行业所具备的经济增长拉动力和贡献率很好的体现出来,从而通过数据来说明生产性服务行业对于重庆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引用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2013》中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计算的说明,将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非生产性服务业。
计算公式如下: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各要素的增量÷GDP的增量(2.1.1);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各要素的贡献率×GDP增长率(2.1.2),将2008年到2017年的重庆市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带入公式(2.1.1)中,计算出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向上拉动趋势,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率从2008年的13.99%上升至2009年的23.45%,2008年到2009年实现近几年来最大的增长,增加了9.46%,贡献率有明显的跳跃,在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经济快速转好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到2010年贡献率下降,到2014年均已比较平稳的趋势上升,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另外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与GDP的增长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从总的趋势上看,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曲线相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曲线更加平缓,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抗外界干扰性更强。
同理,可计算出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要素拉动力比例(2008年—2017年)
由图1可知,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总体来讲比较平稳,但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2008年到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所下降,但从2009年的2.98%又逐年递增到2011年的5.79%,增加了2.81%;到2015年下降了3.89%,为1.90%。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表现出与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相同的趋势,但波动明显更大。两者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基本一致,符合经济发展轨迹的基本规律,但GDP增长率在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下增长更为明显,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大,经济增长受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更加敏感。
四、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行业给重庆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生产性服务行业对于重庆市的经济增长拉动效果非常明显,两者之间呈现正线性关系;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较第三产业更为平稳和可靠,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幅度较第三产业拉动相比,经济增长趋势受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更为敏感。建议在将来的发展中,重庆市更加重视生产性服务行业。首先,需要给生产性服务行业更好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帮助其更好的发展。其次,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将其内部优势很好的发挥出来。就现在而言,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本身的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并且其作用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此外,在重庆市市场化以及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推动重庆主城与各区县联合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异,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姚耀,陈高森,骆守俭.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9):9-11.
[2]高航.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J].管理观察,2015(7):122-125.
黎静.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7):492-493.
分享:
作为国内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携手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青山乡奋斗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有的放矢,培养民宿专业人才,辅助乡村着力打造特色、精品民宿,带动乡村旅游,以民宿业不断升级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搭建农旅融合新平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2024-08-06胶州的预制菜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预制菜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胶州的预制菜企业通过加强原材料采购管控、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加强产品检测等方式,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一些企业还通过认证和标准化建设,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2024-07-23餐饮业,作为中国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全国收入突破4.6万亿元。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下滑15.4%,至4.0万亿元。2021年再次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其中,连锁餐饮是餐饮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是未来餐饮业的主流业态。
2024-07-04学术界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并逐步形成丰硕研究成果,相关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测度分析。潘锦云等(2022)从准备度、使用度、影响度与实现度四大维度着手,构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评价指标并对26个省份展开测度分析,指出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1]。
2023-12-27目前大多学者对于智慧酒店的潜在顾客都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年龄段划分,对于基于哪些顾客的需求去构建智慧酒店也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括。总体而言,从千禧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去探讨智慧酒店的建设路径还没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充分关注。
2023-12-1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餐饮消费市场呈现出持续繁荣的态势。2023年1月到2月,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3.5%,餐饮消费出现快速反弹,国内消费由此迎来了“开门红”。位于我国餐饮消费第一大省广东的深圳市,餐饮市场规模庞大。其餐饮业发展对全国餐饮行业有着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客流量是餐饮店面经营的保证,店铺的选择对餐饮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
2023-11-28我国高铁技术已经发展成规模较大,运行公里较长且速度较快的一种轨道运输。2020年高铁客运专线已超过1.6万公里,在经济发达地区,例如珠三角、湘东、中原等地区构建了城际高铁网络,并通过四纵四横干线将各个城市的高铁网络连成一个整体。与普通铁路列车相比,高铁运行速度较高导致其对列车性能、运行条件、运行环境以及人员配备的要求也有所改变。
2023-08-22文章采用Cite Space数据图谱软件结合CNKI文献检索技术,对1980—2022年期间出版的重要川菜学术著作的发文情况、核心期刊、主要机构、重点学术问题和关注热点等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四川旅游学院是重要的研究机构,发文量位居第一,在相关研究中占重要地位。
2023-07-06江苏省星级饭店业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水平在国内总体处于第一方阵。新冠疫情的持续使得星级饭店的运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把握江苏省星级饭店的总体规模和经营状况,促进星级饭店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恢复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江苏省星级饭店的运作情况,重点针对新冠疫情影响下的饭店经营状况。
2022-05-19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经营困境,其中餐饮业是受影响程度最大的行业之一。文章从介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餐饮业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了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期望对餐饮企业顺利渡过经营困难时期有所帮助。
2022-02-22人气:11313
人气:8984
人气:6635
人气:6097
人气:596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服务外包
期刊人气:64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主办单位: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2095-8463
国内刊号:10-1245/F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