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国纺织业因成本优势,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出口国,其中浙江是出口大省。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资源等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周边小国纺织业的逐渐兴起,中国纺织业优势呈现弱化趋势。为了从低端走向中高端,提升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纺织工业势必要进行行业改革。基于此背景,本文拟利用SWOT研究方法,对现存产业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具体产业提升策略,旨在为我国的纺织工业发展提供突破口。
中国是传统纺织大国,纺织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解决就业、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出口大国,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出口国。而浙江是全国纺织出口大省,所占出口份额逐年增长。纺织业也是浙江出口创汇的骨干产业之一。但是在当今“一带一路”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周边的小国例如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等,都以更加积极地态度融入出口贸易,以更加低廉的成本与价格,逐渐夺取了一些市场。而浙江省内的各种劣势问题的显现,都对本省纺织业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纺织业作为基础产业,对于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浙江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如何应对各种外贸出口政策的改变,如何在国内国际出口中争取更多的份额,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浙江纺织业出口的现状,以提升竞争力,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浙江省纺织业产业现状
1.1 浙江省纺织业的产品特征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轻工业中具有较大的出口优势。在纺织服装产业中,我国由于具有较低的劳动成本、较完整的制造加工产业链和较优化的产业资本结构形成了竞争优势,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出的产品位于全球分工和价值链的底端,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以浙江省为例,逐渐丧失了在劳动力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在技术以及创新上具有较大的劣势,没有自己生产的高科技设备以及创新的动力,阻碍了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纺织服装业目前的生产还依靠劳动力和资源的消耗,属于外延式数量增长。
与国外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浙江省的技术创造力较低,消耗高、投入高,产量低,这是制约浙江省纺织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纺织服装业属于资源加工型产业,对服装原材料的依赖性较大,但浙江省的可供原料存在较大的缺口,制约着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虽然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还是较稳定的。由表1可知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稳定发展,出口额都在逐渐上升,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上升。
表1 浙江纺织出口变化
1.2 浙江纺织业出口流向
表2显示2018年浙江省纺织业出口到美国的金额达到1358784.03万美元,占了总出口额的16.9%,出口到日本的为606714.09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7.75%,欧洲国家(英国、德国)占6.92%。由表2可以看出美国、日本、欧洲是浙江省的主要出口市场,并且出口美国的数额要远远大于其他市场,且由此数据可以得出浙江省出口原有三大市场的数量虽占据了大部分的出口数额但是出口这三大市场的增长速度缓慢,几乎是与原有出口额持平的,出口到欧洲市场的出口额同比是快速减少的。
但是出口到越南、俄罗斯、菲律宾等的数额增长速度快,虽然目前出口到这些国家的数额总量并不大,但是从表2可以看出浙江省纺织业出口到这三个国家的增长速度飞快,按照此发展速度,这些国家有望成为浙江省出口纺织业的主要市场,按照目前浙江省纺织业的发展,这一情况的出现更有利于浙江省纺织业的发展,打开新的市场,不依赖于对原有三大国家的输出,降低了浙江省纺织业出口的风险,使其更具有主动权。
表2 2018年浙江省纺织业主要出口市场
表3中显示浙江省出口到美国的数额占美国总纺织业进口的总份额从2014年的11.3%逐渐降低到2018年的10.3%,出口到日本的数额占日本总进口数额的由20.21%降低到18.6%,而出口到欧盟国家的数额占欧盟国家总进口数额的份额由11.46%逐渐降低到11.09%。由表3可见浙江省纺织服装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数额占据了该国家总进口额的较大部分,但是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个国家每年从浙江省进口的份额都在减少,虽然减少的份额占的比例较少,但是这给浙江省纺织业的出口敲响了警钟,如若不开发新的市场,浙江省的纺织业可能会陷入被动的局面,而且其他纺织业出口国家正在慢慢发展,对浙江省纺织业的出口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是浙江省纺织业出口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发展新的市场,将是浙江省纺织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表3 2014-2018年三大主要出口国进口数额中浙江省所占的比例
2、浙江省纺织企业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2.1.1 卓越的地理位置
浙江省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运发达,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出口。浙江省内有大量河流,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可以发展河运和河海联运。同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区位优势明显。
2.1.2 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主要成本在于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是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浙江的企业多建在乡镇等地区,相对于主干城市,这些地方发展水平较低、土地租金便宜,劳动力成本较廉价,这是浙江纺织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1.3 可观的区域品牌数量
区域品牌营销如今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世界上诸如意大利的纺织业集群、美国硅谷的IT产业集群、浙江省拥有相当数量的优秀纺织企业和品牌,在该省已经形成了纺织产品方面完整的生产销售产业链和纺织贸易中心。
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2.2.1 企业创新能力弱
浙江乃至整个中国的纺织业都存在创新能力弱和模仿甚至抄袭其他发达国家设计理念的问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很明显。因此,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努力成为行业的领头人,同时加强品牌的创建。
2.2.2 生产成本上升
原材料的价格上升。浙江用于生产的许多高端面料和高技术纤维等原材料都依赖于进口,进口的价格在不断上涨。环保支出也在增加。2010年,我国政府提出要以节能减排促进经济效益有效提高,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发展;以节能减排促进增长方式健康转变,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力量提高产业竞争力。纺织业是一个耗能高,污染大的行业,浙江大部分纺织企业环保意识不高,在建立工厂、采购设备时都没有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等因素。
2.2.3 纺织行业结构不合理
浙江纺织行业八成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弱。虽然全国倡导节能减排,但浙江纺织业高消耗的状况并没有什么改观。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上升,然而产品结构却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浙江大部分的纺织产品是服装,而只有少部分的产品是用来装饰的纺织品,这与发达国家追求精致的消费需求相差甚远。
2.2.4 土地资源减少
浙江地处长三角,该地经济迅猛发展,且浙江省在整个中国的占地面积仅为1.1%,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土地资源会日益减少,价格随之也会越来越高,再投资建厂或扩张会更加困难。
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2.3.1 纺织服装类进口配额取消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指出,计划在2005年之前彻底取消WTP成员国之间在纺织服装产品进口贸易的配额限制,实现纺织品服装的自由贸易,这对我国是十分利好的。取消配额后,贸易自由化将为外资的流入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浙江纺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金,加快技术改进,从而间接提升浙江纺织企业的竞争实力。浙江是全国的纺织品出口大省,取消配额后浙江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2.3.2 纺织业加快“走出去”战略实施
纺织业作为浙江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国的优势产业,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Salluzzo Richard认为,相同资质的企业如果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战略选择,会造成或快或慢、或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政府已经为浙江的纺织业“走出去”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和政策。政府会及时发布国际国内市场上纺织品出口相关的最新信息,鼓励纺织企业进行有目标的、有序生产和出口,防止企业间没有意义的恶性竞争。
2.4 威胁分析(Threats)
2.4.1 国际市场需求不稳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所以消费需求在不断下降,浙江省纺织服装出口市场订单数量锐减,出口贸易总量下降,这导致了浙江省纺织服装出口增速的下滑。
2.4.2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浙江纺织出口面临来自全球的巨大压力,国际经济乏力,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同时还要遭受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快速发展抢夺中国市场的情况。比如,美国是浙江纺织服装出口的传统市场,TPP协议达成后,美国对越南的纺织出口产品降低进口关税,浙江出口成本又在上涨,出口企业逐渐丧失原有的低成本优势,越南低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成为浙江纺织出口的有力竞争对手。
2.4.3 纺织服装产品检测技术落后
整体上的检测技术和发达国家有较明显的差距,还无法完全满足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纺织品安全检测标准和要求,导致纺织服装产品在国外检测不合格而面临频遭召回的尴尬和损失。
3、浙江省纺织业出口提升策略
针对现今国内外的激烈竞争环境,使浙江纺织业出口能达到稳步增长,不论是对浙江省还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均有重大意义。从浙江省纺织业现在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以下五点提升策略。
3.1 重视行业创新能力培养
浙江纺织业的发展必须从“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政府成立专项资金,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方面投入,引进国内外先进机器设备,对于重大创新给予现金奖励。企业也应了解当今国际市场的各项标准、制度,与国际接轨,生产高质量、低能耗、环保性的产品,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结合新型纤维等的设计和使用,提高面料档次,解决当前高档面料及特殊功能面料以进口为主的局势。
3.2 促使企业实现集团化、规模化
浙江现在多存在手工小作坊,规模无法扩大,不能很好地应对风险和挑战,企业与企业之前消息不互通,不能形成一定的集团或者组织。为了面对当今国际市场的需求,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规模升级。大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在不同市场形成多个强强联合的跨国公司,哪怕是手工小作坊也应该建立与大企业的联系,将产品做“精”,走出自己的道路。
3.3 建设知名品牌
浙江现在承接的大多代加工、贴牌业务,赚取的只是一点人工费,并不能长久的为企业带来利润。而一个品牌的创立与建设,能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来超出产品本身的利润,品牌知名度越高,赋予产品的附加价值就越高,出口到国外,品牌商品也更容易吸引当地的消费者。
3.4 重视人才的培育
首先,大力培养有设计方面才能的设计师、工程师,使得产品在创新上有所突破;其次,培养销售方面的人才,扩宽产品市场,将产品引入更多市场,为企业争取更大的收益;培养精通国际商务的人才,了解国际法、各国的关税政策、进口政策等,减少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
3.5 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
近年来,浙江省的纺织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的国家,虽然出口量大,但是对这些市场存在依赖性,市场过度集中,一旦发生贸易争端,整个行业转移不了风险而面临致命的打击。所以,应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在占领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并针对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进行市场细分,以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满足各类不同的需要。
4、结语
浙江省一直是我国的纺织大省,也是出口大省,纺织业对于浙江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面对省内本身存在劣势问题的显现和国外国家纺织业的崛起,浙江面临重大考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浙江出口不免受到一定制约,但正是因为如此,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走科技创新之路,发现并且发扬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勇敢面对挑战,才能使得浙江省的纺织业屹立于不败之林。
参考文献:
[1]陈大龙.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
[2]张波.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3]何银宁.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6(13).
[4]凌海生.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费佳丽,蒋豪雨,冯源.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现状及提升对策[J].中国商论,2019,(21):102-104.
分享:
2018年,全球纺织品总生产量超过1亿t,随着全球纺织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这个数字也在逐年增加,这其中,73%的纺织废物将被焚烧或填埋,约12%将被回收,不到1%将用于生产新衣服。由于纺织废物的大量积累和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的使用等多种因素,纺织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
2024-08-15织物制造时会加入油剂、浆料、着色染料,外加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油污和灰尘,对于前处理一定要充分,否则就容易产生色花色疵。此外,聚酯纤维具有多种线性和环状小分子成分,即低聚物。这些低聚物存在于纤维内部,与涤纶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分子量较低,是涤纶树脂缩聚产生的副产品,大部分沉淀堆积在纤维内部。
2022-06-27江华瑶族织锦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气息,尤其是丰富多彩的纹样积淀。然而,在时代文化的变迁发展中,瑶族织锦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与在狭缝中艰难生存的挑战。如何将地方性的传统手工艺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是文化多元化时代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了解江华瑶族织锦的渊源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对江华瑶族织锦在创新传承方面的思考。
2022-03-02中国的蓝印花布是大众的日常生活用品,反映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蓝印花布用简单的蓝色和白色,展现了美妙的艺术世界。传统的镂版印染以靛蓝为染料,所有的印刷和染色都是手工完成的。自然的纹样设计、朴素的颜色、变化的图案、优雅的魅力、清新明快的风格和美好的寓意打造了质朴自然的气质,展现出千变万化的蓝染艺术,满足了现代人追求纯真的需求。
2021-12-20对GB/T24253—2009《纺织品防螨性能的评价》中粉尘螨的人工培育、对照样的选择、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进行探究,发现粉尘螨对面料的颜色和材质有不同的喜好。当面料对粉尘螨的驱避率小于80%时,试验结果重复性较差。当培育的粉尘螨数量不足2000只时,可采用"厌螨值"代替驱避率评价防螨性能,操作上更加简单。
2021-12-18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行业间的竞争,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会受国外同企业的实力水平影响。要想摆脱这一困境,企业不仅需在经营方式上寻求突破,更应在基本的管理工作中强化自身的优势。现阶段,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普及使纺织设备的维修成本日益提高,需要加强对纺织设备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损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2021-12-17天然染料普遍具有色泽柔和、比较容易自然降解、毒性低等特点,与环境有较好的相容性,有的天然染料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紫草素、茜草素、苏木色素、石榴皮色素、姜黄素等,还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紫外等性能,应用于纺织品染色可开发出既具有天然染料色彩,又具有一定功能的绿色生态纺织产品。
2021-11-09当代真丝手绘技艺不断吸收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特点,具有了更大的拓展包容性,呈现出各类写意、版画、油画、剪纸等表现形式,在表现手法、材料、装饰功用、工艺技术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与发展,但其技艺与内涵仍然一脉相承。同时,现代真丝手绘技术具备广阔的商业前景及很强的实用性,这点在新品丛生的成衣、家纺、面料、服饰配件等各方面表现显著
2021-11-09蚕茧的品质控制与分类分级是取茧制丝的重要内容,对提高生丝品质和蚕茧利用率有积极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其对丝织品的要求也更高,企业和工厂在蚕茧品质控制方面的研究需求十分旺盛。本文通过对比近年来在此方向上的研究成果,依据蚕茧品质控制工序的研究意义、蚕茧品质控制工序的研究进展、蚕茧品质控制工序的发展方向三个内容。
2021-10-25随着燃烧技术的不断创新及环保意识的提升,家用燃气热水器的能效和消费体验越来越重要。本文总结了燃气燃烧方式和燃气热水器的三个发展方向,对全预混表面燃烧技术工作原理做了描述,并介绍了一种全预混铁铬铝纤维表面燃烧技术,在实现高能效、低排放的同时,还能提高舒适性和消费体验,最后对铁铬铝纤维燃气热水器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2021-08-1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经济
期刊人气:693
主管单位: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山东纺织企业管理协会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673-0968
国内刊号:37-1233/F
邮发代号:24-195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17
影响因子:1.490
影响因子:0.84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9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