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云浮市中心城区范围为例,对GPS-D级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基线解算以及网平差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采用了高程拟合方法获取高程成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了项目成果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精度良好,质量可靠,满足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城市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等需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云浮,又被称为石城,位于广东省的西部,西江南岸,西面与广西交界。云浮市中心城区范围包括西江黄金水道和云城组团、新城组团、六都组团以及思劳腰古组团,面积约为970.05km2。该范围内没有统一的GPS控制网与水准控制网,为满足测绘统一管理、城市工程建设、设计规划等要求,需要建立统一的GPS-D级控制网和四等水准网。
1、GPS-D级网布设
结合测区实际情况,遵循在布点相对均匀的基础上兼顾重要地区,并尽可能利用现有控制点的原则[1],控制网由51个GPS-D级点组成的云浮市中心城区GPS-D级网,以周边4个GDCORS基准站,3个云浮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基准站,以及测区范围内5个GPS-C级点作为起算,相邻D级点平均距离为5km,城区为3km,点位分布均匀,控制网布设合理。
2、GPS-D级网观测
2.1 仪器的选用
投入本项目使用的GPS接收机为在检定有效期内、标称精度不低于5mm+2×10-6d的双频GPS接收机,天线或基座的圆水准器、光学对中器、天线高量尺,在作业期前进行了检校,同时在作业期间至少1个月检校一次。
2.2 主要技术指标
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均符合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中三等城市GNSS网的相关要求。
考虑到GPS-D与GDCORS的联测,实际作业时连续观测,但观测时间不低于规定的各时段观测时间的和,即观测时间不少于2h。
3、GPS基线解算
3.1 数据检核
外业观测完成后,由专人负责观测数据的存储转换工作,对RINEX数据进行检核,确认无误才进行下一步计算。数据检核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文件名命名、点名点号、接收机及天线类型、天线高及量取方式、数据质量分析等。
3.2 解算设置
基线解算使用GAMIT软件进行。GAMIT/GLOBK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IO)联合开发的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软件包,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ARC(轨道积分)、MODEL(组成观测方程)、SINCLN(单差自动修复周跳)、DBLCLN(双差自动修复周跳)、CVIEW(人工交互式修复周跳)、CFMRG(用于创建SOLVE所需的M文件)、SOLVE(利用双差观测按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等[2]。基线解算采用IGS精密星历,以同步时段为单位,按照网解(全组合解)形式进行。加载全球气温气压模型GPT、大气负荷改正模型ATL、大气压负荷非潮汐改正模型ATMDISP及FES2004大洋潮改正模型,依照IERS2003规范进行地球固体潮和极潮改正[3]。
3.3 基线检核
本项目共检核基线1008条,平均基线长度17.853km。
1) 重复基线。本次解算共有重复基线230对,其中最大值为7.25cm,小于限差10.21cm,符合技术设计要求。
2) 闭合环。本次解算共检验闭合环778个,全部闭合环闭合差中误差为0.0050m,平均相对精度为0.2663ppm。闭合环差分布如图1所示。
4、GPS网平差
在完成了基线重复性检验和环检验之后,采用全网基线向量及其全协方差矩阵作为观测量,使用武汉大学GNSS中心的Powernet软件进行各项约束平差,平差在ITRF2000框架下进行。参与整体平差的基线共有1008条。
ITRF2000框架下的三维无约束平差采用武汉大学GNSS中心的Powernet软件进行计算。无约束计算结果反映了整个GPS控制网的内符合精度。基线各分量残差分布如图2~图4所示,符合规范要求。
对基线残差精度进行统计分析,基线残差(≤0.0361)区间,VX有1002个,VY有1008个,VZ有1008个;基线残差(>0.0361且≤0.0722)区间,VX有6个,其余两个方向为0个;基线残差(>0.0722)区间,三个方向都为0个,综上分析,基线残差满足设计要求。
对基线分量精度进行分析,中误差最大值0.0036m,中误差最大值对应基线为D041-D043,中误差次大值0.0033m,中误差次大值对应基线为D018-D028,基线分量中误差都小于0.01m,分析可知基线分量精度满足精度要求。
对基线相对精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基线相对精度(≤2ppm)区间有1005个,基线相对精度(≤4ppm且>2ppm)区间有3个,综上分析,相对精度满足要求。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2.5389ppm,满足小于1/80000的技术要求,且相对中误差大于2ppm的三段基线均为3432-YFGT(不同时段),相对中误差较大是由基线长度较短造成的。根据三维无约束平差的结果分析可知,基线解算的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整体内符合性好。
5、高程拟合
GPS-D级网中有27个点的1985国家基准高程通过四等水准测量获得,其余32个点的1985国家基准高程在已求得的大地高基础上,通过二次曲面高程拟合获得[4,5]。其中27个高程拟合点采用全部拟合点进行高程拟合的内符合精度为±1.46cm。若采用广东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内插获取27个点的1985国家基准高程,计算得到其高程中误差为±3.6cm,高程拟合和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类型内插各点中误差绝对值分布如图5所示。
分析得出高程拟合方法中高程点分布合理,拟合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精度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类型内插方法基本一致,本项目采用通过高程拟合方法获得1985国家基准高程可作为高程成果。
6、结语
本项目共完成51个GPS-D级控制点和39个四等水准点的选址和埋设工作,并求取了51个GPS-D级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成果,以及四等水准网39个四等水准点和GPS-D级网56个点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结果表明此项目控制网点位布设均匀,结构合理,采用模型正确,各项检验指标符合标准规范和设计书要求,精度良好,质量可靠。
参考文献:
[1]王秀萍,蒋廷臣,王继刚,等.GPS网平差的控制点有效性与选择研究[J].测绘通报,2016(12):16-19.
[2]丁建勋,胡冬芽,马德富,等.珠海市陆海统一高精度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与精度评估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16(3):61-65.
[3]郑建雷,刘国超,徐秀杰,等.GPSRTK测量精度的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4(6):97-99.
[4]方辉,周淼,刘锟.桂林市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化与精度评定[J].城市勘测,2018(4):77-80.
[5]赵文琳,覃发超.南充市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及应用[J].测绘技术装备,2019(2):9-11.
陈东东.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数据处理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21,47(09):171-172.
分享: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测绘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逐渐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工程勘察测绘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4-08-24建筑物立面图测绘是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和维护管理等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获取建筑物的几何尺寸、面积和体积等信息,帮助勘测人员准确了解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和细节,为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传统的全站仪、经纬仪立面测绘方法需要人工登高,不仅危险,而且费时费力,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作业成本高、价格昂贵[1,2,3]。
2024-03-05当下我国的国土空间布局、各类建筑项目的开发活动都必须要建立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之上,国土空间规划意义重大,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各行各业的环保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绿色生态建设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已经快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呈现出典型的“智慧化”特征。
2023-08-30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是数据传输技术与GPS测量技术的集成体,显示了实时动态定位和高精度的目的,是GPS测量技术的重大突破。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先控制→加密测量→再测图→工程放样”的模式,实现了自动化数字成图、工程放样一步到位,显著减少了外业劳动强度,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2023-08-30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创新发展,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各个方面顺应时代趋势,得到了非常大的突破,逐渐向着科技化的方向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工程测绘工作的发展,但是由于工程项目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近几年,无人机测绘技术对测量整体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运用无人机测绘技术测绘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2021-08-13任何一项工程在进行建设前,都需要详细的测绘,然后才能进行建设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测绘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使工程测绘的精度更高了。现在,GPS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很多领域都可以使用,当然,在工程测绘中也可以合理地运用,而且运用该技术,可以明显的提高测绘工作效率,为工程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1-08-11在开展工程测量之前,应结合工程项目真实情况强化各项现代化技术在其中应用力度,并在各项现代技术支持下降低工程测量难度,确保工程测量结果准确性和测绘图纸的完善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应扩展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范围,并在合理技术支持下优化工程测量程序,满足工程项目对具体测量提出的要求。
2021-08-11当前传统测绘技术操作十分复杂,并且存在数据精度差的缺点。而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传统测绘技术两者进行比较,它不单单能够提高测绘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保障数据的准确性,这就使得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当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2021-08-11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施工之前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工程测量数据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稳定性。因此,相关工程测量单位需要对工程测量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运用先进测量技术全面提高工程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传统的工程测量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低,没有形成科学的测量工作理念,缺乏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等。
2021-06-01测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是保障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影响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筑工程数量迅速增多,测绘工程测量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工程测绘测量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能够降低测绘工程的工作量和难度,实现对工程测绘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对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1-06-0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628
主管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8-7109
国内刊号:33-1332/Z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498
影响因子:1.262
影响因子:1.0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08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