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肛肠外科收治患者68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34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肛肠外科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升总体护理效果,有推广价值。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导致肛肠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1]。很多肛肠疾病往往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虽说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患者对医院环境较为陌生、对自身疾病没有正确的了解、再加之术后疼痛感较为剧烈,极易影响患者总体预后效果。因此,临床中应给予患者相应的围术期护理方案,以改善其认知水平,并保障总体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2:12,平均年龄(55.03±10.36)岁,病情分布:痔疮18例、肛裂10例、肛周脓肿6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24:10,平均年龄(55.05±10.39)岁,病情分布:痔疮17例、肛裂9例、肛周脓肿8例。经进一步排查,将患有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排除,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未见明显差距(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详细如下
①成立舒适小组,组长可由科室护士长或工作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担任,定期对组内护理人员进行舒适护理概念、操作能力及综合素养培训,以将总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告知其进行检查的意义及重要性,检查完毕后,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其疾病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过程,以提高其自我认知能力。由于患者对医院环境较为陌生,对手术治疗有着较为强烈的恐惧感,往往会导致其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以改善其心理状态。
②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待患者苏醒后,应告知其手术结果,加强病房巡视,聆听患者主观感受,并每日对其伤口进行清理与消毒,避免发生感染。在此基础上,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用药后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态,并询问其有无出现不适症状,如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患者聊天或在病房内播放轻音乐等方式,以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疼痛感。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宜,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乳制品。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疗效评价:我院自拟患者满意度问卷,满分100分,80-100分为特别满意、50-70分一般满意、50分以下为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
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肛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肛周感染3例、尿潴留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更低,(x²=8.609,P=0.003<0.05)。
3、讨论
对于肛肠疾病患者来说,临床中多给予手术治疗,其相对于药物治疗来说,可有效将患者感染病灶清除,以大程度防止疾病再次复发,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但由于多数患者对手术治疗都具有较为强烈的恐惧感,再加之对疾病认知程度较低、长期生理痛苦等因素,往往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为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大程度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临床务必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据相关文献报道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肛肠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舒适度[3]。舒适护理作为临床新兴护理模式之一,其是指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来给予多样化的护理措施,大程度患者将心理状态改善,提升其心理、生理舒适感,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总体预后效果。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舒适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肛肠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其可有效提升患者总体临床治疗效果,可将舒适护理作为肛肠外科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琛钰.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2):366.
[2]谭燕,骆小燕.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6):71.
[3]侯红梅,王占学.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74-75.
关婷芳.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健康养生,2019,(19):19.
分享:
便秘多以大便次数较少,大便干结难下,呈羊屎粒或粪质正常但排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发病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则可确诊为慢性便秘[1]。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慢性便秘的发病机率为4%~10%[2]。现代医学针对慢性便秘的相关研究多从平滑肌信息传递、胃肠道动力障碍、Cajal间质细胞等微观角度阐述[3]。
2025-03-20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是指直肠黏膜下的静脉血管和肛管下段的上皮下组织同时受累的痔核。这种类型的痔疮通常包括内痔和外痔的特征。临床表现为出血、肛周瘙痒、疼痛和脱垂,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1]。发病因素多由于肛垫下移、静脉曲张、不良排便习惯、慢性疾病等,早期无明显症状[2]。
2025-02-27单纯性肛瘘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反复流脓、瘙痒、疼痛等,自愈可能性较小,病程反复迁延,因此确诊患者待瘘管成熟后因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通常将病理性增生的纤维瘘管及其内部开口,同时也会移除周围那些因炎症或感染而形成的瘢痕组织,并于术后充分敞开创面,使瘘管处进行愈合,避免潜在瘘道再次形成[2]。
2025-02-11混合痔好发于老年人群,临床多表现为肛门疼痛、出血、瘙痒等不适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麻醉是其主要麻醉方式,但术后容易发生尿潴留,进一步增加膀胱感染、尿路感染、尿道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利于其术后恢复。
2025-02-10手术虽为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方法,但对于多数具备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手术治疗并非其首选治疗方案,主要是因为术后换药较为痛苦,使有手术指征但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产生恐惧心理。为构建无痛肛肠的诊疗模式,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肛肠科自主研制出痔愈膏,并将其应用于术后创面换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2025-01-15混合痔是一种常见肛肠疾病,发生在肛门同一方位齿状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Ⅲ度混合痔痔核较大,常在大便时脱出肛门,病情严重者可在咳嗽、站立、行走时脱出,难以回纳,需以手纳入或平卧回纳。Ⅲ度混合痔患者常伴剧烈疼痛感,痔块容易受到刺激和摩擦,导致疼痛加剧,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睡眠。
2025-01-14痔疮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是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正常生活,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临床上对于痔疮患者的治疗多是实施保守治疗,即注射、胶圈套治疗法,对于保守治疗失败或其他不利保守治疗的患者都是实施手术治疗[1-2]。
2025-01-14现阶段临床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方法较多,如手术疗法、低温或高温疗法、套扎疗法等。手术疗法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其中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在传统胶圈套扎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使用特制的套扎器,可精确地将胶圈套扎在痔疮上,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过多损伤[5]。
2025-01-14肛瘘是指由于病理原因肛门管道或直肠下部与肛周皮肤间形成异常通路,占所有肛肠类疾病的8%~25%,常引起脓液的持续性渗出和肛周的间歇性疼痛[1]。复杂性肛瘘需行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肛瘘切开挂线术等,手术创面较大、愈合时间长、患者疼痛程度较重,可能导致术后肛门功能损伤。
2025-01-08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直肠周围软组织或筋膜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进一步形成脓肿。肛周脓肿易发于1~6个月的婴儿。主要症状是肛门周围红肿、硬结、明显触痛,婴幼儿在排便时哭闹。目前婴幼儿肛周脓肿的治疗分为非手术干预和手术治疗。
2025-01-08人气:22300
人气:18465
人气:16529
人气:15875
人气:1518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护理
期刊人气:728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3768
国内刊号:42-1787/R
邮发代号:38-116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