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超星学习通探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2025-01-17    2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中医学专业基础课中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该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学效果受限。因此辽宁中医药大学结合超星学习通平台,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

  • 关键词: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药
  • 传统教学模式
  • 教学改革
  • 超星学习通
  • 加入收藏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属于中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而且是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理论基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并形成中医思维,为今后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以及研读中医经典著作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传统教学模式是大班授课、小组讨论,但是对于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在内的一些中医学主干课程的重、难点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的重、难点,提高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团队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1、超星学习通的特点和优势


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特点是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沟通评价及时。任课教师在此平台创建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库,把邀请码发给学生;学生可根据邀请码加入课程,随时随地线上学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课件等资源,参与线上作业、随堂测试、讨论答疑、投票问卷等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时长、任务点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及学生在讨论区的发言等学习情况,进行线上交流和指导;期末可以导出后台数据,查看学生线上综合学习情况,形成个人学期形成性评价,并结合学生线下学习情况,最终形成学生个人综合评价。实践证明,应用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激发其学习欲望和兴趣[1]。


2、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2.1 教学模式设定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现代教学活动则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通过多媒体实现师生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2]。教学团队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借助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设计了翻转教学模式。

授课前,教师精心准备微课视频,突出本章、本节的学习重、难点。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最大程度地了解本章节的学习重点,引发学习兴趣;也可查找相关资料,提高学习效果。课堂上,教师同步开启学习通课堂,授课的同时在软件上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验,并组织其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再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调整和总结。课下,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布置小组作业,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主动思考及相互交流和讨论,促进学习深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2.1.1 课前准备

教师在授课前要对授课内容、授课过程各种因素的控制及学生情况进行精心准备,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其一,教学材料的准备。首先,教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大纲悉心准备微课,并且附上名师教学资源,以此帮助学生在预习阶段了解重、难点内容。同时,制作和微课相应的PPT,用图片、文字总结来辅助知识点的说明;把PPT放在资料夹中,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并在课后作为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其次,教师为学生定制学习任务单,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及学习目标、章节测验等都设定任务点,规定每个任务点的完成截止时间。任务单中还包括线下作业(如小组讨论、小论文等形式完成)、精品学习资源等。

其二,学生学习情况统计。开课前2周,授课教师将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PPT、课外扩展参考书籍目录和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章节测验等,上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并告知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单完成自主学习。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授课教师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明确认知其学习基础,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情,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在授课中能够更有效率地提高教学效果。

其三,学生课前学习。正式授课前,学生接收到授课教师的学习任务单,进入学习通平台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由于任务的完成有时间限制,而且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因此学生的学习是高效的,必须善于总结学习的问题,才能够完成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向授课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在拓展学习区域可以看到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并借阅相关专业书,提升对知识点的认识程度和理解深度。

2.1.2 课中内容

根据课程的重、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通平台可以展开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如抢答、比赛等,使学生积极思考,紧紧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学习。这样可以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事实证明,其效果明显强于传统讲授,学生知识掌握扎实,而且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随堂小测验。通过微课资源的自主学习、课堂讲授、课堂互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入。课堂知识点讲授结束后,授课教师通过课堂小测验,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根据学习通自动统计的测验得分率,有利于教师回顾教学效果,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学生普遍掌握不好的知识点。

2.1.3 课后活动

其一,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任务。授课教师在课后借助学习通布置分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通过认真复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最终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学习任务。借助学习通平台建立小组内、小组间的交流机制,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课后学习任务,增强生生交流,提升其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沟通学习心得,从而激发创新意识[3]。

其二,教师进行学习评价。课后,教师对学生的分组学习任务进行评价,需要在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重点评价,即答案的正确性,组间学生的合作性,提交答案的时长及答案的超出预期性。

其三,教学后反思。课堂教学结束后,师生在学习通进行互动,学生可以在学习通提问,与教师讨论交流;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掌握其学习情况,再结合课堂小测验和分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调整教学设计,争取今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评价方法

传统的课程学习中,终结性评价较多,期末考试成绩占有较大比重,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性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缺少公平和客观性。这种以成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方式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很难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亦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4]。

教学团队采用新的评价方法,使教师教学设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得以实现。新的评价方法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融入成绩的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成绩评价,主要分为平时成绩评价、期末成绩评价和自我评价三方面。平时成绩评价包括课前预习、课上互动和课后作业,课前预习的评价主要通过学习通的微课等任务点的完成度检验,课上互动评价依据课堂中学生的发言率、课堂测验成绩等评价,课后作业主要按照报告的正确性、组间学生合作性、提交报告所需时长以及答案的超出预期性来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人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声音。自我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其自我检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综合评价则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学生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

2.3 教学效果反馈

经过实践,教学效果有以下进步。

2.3.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微课视频,可提前完成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如对“阴阳”“五行”古代哲学思想的学习。学习任务单让学生知道怎样安排学习内容,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及反馈。通过预习,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超出预期。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平台的信息,监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反馈与评价使其及时了解自身学习和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活动进入良性循环。通过章节测验,教师可掌握本班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问题,及时讲解和调整。

2.3.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中,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设置问题,师生进行讨论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抢答、投票、测验等互动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又能够检验其学习成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活动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学习活动中智力和情感态度、兴趣、意志等非智力的投入,因此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把课堂学习活动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3 促进小组合作式学习

教师在课后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认真复习教材、查阅资料,分组讨论问题,以及在小组内部进行学习方法、进度的分享,促进了学生小组学习能力的形成。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的学习气氛被有效调动起来,学生在相互合作、帮助中改变原有看法,减轻了对学习的恐惧感和畏难感,在枯燥、琐碎的学习中寻找到乐趣,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学生还从中逐渐培养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人交际,懂得表达自己,推动集体促成纪律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自身评价技能的提升,学会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并从中认识自身的长、短处,分析他人的优、劣势。

2.3.4 评价方法更科学合理及多元 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

教学团队对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并培养其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5]。


3、总结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得到了比较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意义。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学习小组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学习活动进入良性循环。自我评价的方式使学习者不断获得自我意识,并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这种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目前的教学改革尚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一,教师需要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中,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其不仅需要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还需要在调控和管理整个课堂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其二,超星学习通平台稳定性尚需提高。平台的稳定性会影响到课堂效果,在多人同时使用时,可能存在网络拥挤的情况,需备用其他线上实时互动手段。其三,过程性评价不易把握,需要教师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小组合作的状态,所以教师会下意识关注终结性评价,更加重视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结果。

相比传统课堂,结合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模式改革有明显的优势,教学团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并继续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期盼能够促使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管理与传统课堂管理有机结合,将超星学习通教学模式改革推广到更多中医学课程中。


参考文献:

[1]刘必旺,马艳苗,高丽,等.学习通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必选课和选修课班级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7):37-40.

[2]陈素清.基于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3):230-233.

[3]闫艺康,李海龙.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J].现代信息科技,2023,7(3):178-183.

[4]周静,胡炜彦,陆露,等.基于学习通平台构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多元化评价体系[J].科教导刊,2023(2):105-107.

[5]胡君.“传帮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管理的实践研究:以会计电算化课堂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基金资助: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LNZYJG2020133】;


文章来源:张冰冰,尚德阳,李佳,等.基于超星学习通探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5,23(02):169-17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管理信息化

期刊名称:中国管理信息化

期刊人气:142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3-0194

国内刊号:22-1359/TP

邮发代号:12-175

创刊时间:200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