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路径研究

  2023-12-01    19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专业集群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在调研和分析其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专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着顶层设计不足、价值尚未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创新不够、建设特色不彰显、产教融合效应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进而提出加快专业集群的内涵建设、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重构一体化的专业集群课程体系、建立群内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产教融合常态化沟通机制等路径,以期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质量。

  • 关键词:
  • 专业动态调整
  • 专业集群
  • 产教融合
  • 应用型本科
  • 建设路径
  • 加入收藏

1、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新文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法学等8个学科门类,经管类专业数量和学生人数在新文科中占据绝对优势,经管类专业的改造升级在新文科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专业集群是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布局调整的战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经管类专业集群的建设在新文科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从“割裂”到“融合”的转变;二是专业人才培养内涵从单一的“成才”到全面的“成人”的转变;三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驱动力从“单一、内在”驱动向“交叉、多元”的系统联动转变。

鉴于此,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依托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紧密对接新文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聚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并结合经管类学科专业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特点,在厘清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整合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科交叉融合等方式进行专业集群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2、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现状


黑龙江省现有39所本科高校,由黑龙江省教育厅认定的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有10所,其中9所高校设有经管类专业,分别是: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牡丹江医学院、哈尔滨学院、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这些高校在改革和创新专业集群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这9所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开设情况、专业集群建设情况,以及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9所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现状可以看出,专业集群的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两个典型模式进行: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专业集群模式。哈尔滨学院、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切入点,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趋势,整合专业并形成对应的专业集群。

二是特色产业链+专业集群模式。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等高校分别从煤化石化产业链、农产品供应链、医学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与自身专业结合形成专业-产业一体化集群。


3、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足

有些高校对经管类专业集群的建设还停留在发展规划、自评报告中有关专业集群的提法上,没有明确的专业集群建设规划,尚未形成专业集群的组织架构,缺少与之相对应的专业集群管理制度体系。现有经管类专业集群的建设多数是涉及跨学院的多专业建设,由于专业集群建设的顶层设计不到位,牵头学院和协同学院协作不够,进一步加大了跨学院组建的经管类专业集群的管理难度,专业集群机制建设方面的创新明显不足。

3.2 价值尚未充分发挥

目前,多数高校对专业集群的建设都处于摸索阶段,对专业集群的学习和研究不到位,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受传统专业优化思想的影响,认为专业建好了,专业集群就建好了,导致专业集群内各专业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专业集群建设与新文科、新工科的建设理念及师范认证、工科认证的要求不能有效融合,集群内专业的化学反应不明显,学科之间、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的壁垒和界限无法打通,集群内各专业的定位不够明确,整个专业集群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3.3 课程体系创新不够

好的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一体化的专业集群课程体系也是支撑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的基础。从实践来看,现有经管类专业集群的课程体系大多简单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表面化地嵌入传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中,或进行原有专业课程的简单加总,并未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数智化”转型和升级。由于缺乏深入的集群内各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能够支撑专业集群建设的应用型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尚未创新性地构建,无法真正实现经管类专业集群从外延到内涵建设的转变。

3.4 建设特色不彰显

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基本上都设立了经管类专业集群,但是对专业集群的特色凝练得不明确,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特点不够突出,对应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分析不到位,导致经管类专业集群的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无法高度契合。

3.5 产教融合效应发挥不充分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生命线和发展动力,对专业集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高校开展的产教融合模式较为单一,学校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不能满足地方产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10]。产教融合机制和专业集群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产教融合机制的不健全必将影响专业集群的深度发展。


4、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的实施路径


4.1 加快专业集群的内涵建设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在进行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时,要树立全局系统思维,因校制宜,加强内涵建设。一方面,要加深对专业集群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集群建设发展的目标和建设思路,制定明确的推进计划和建设举措,从顶层做好专业集群建设的整体设计;另一方面,加强专业集群的管理机制建设,具体包括专业集群的组织机构建设、健全的专业集群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绩效机制和评价机制等运行机制建设,为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4.2 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专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专业之间的加总,而是依据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的新的有机整体。在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也就是说,实现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与文学、法学等新文科学科及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具体来说:一方面,清晰界定经管学科的服务型属性,致力于为社会各行业提供财务、营销、金融、商务的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对接产业对具有跨专业综合能力的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发展跨专业的学科交叉,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与专业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专业集群建设模式,加快数字信息赋能专业建设进程,促进经管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更大范围的融合。

4.3 重构一体化的专业集群课程体系

实现经管类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目标,其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创新。以专业集群培养的学生面向的经济管理实践问题为导向,分层分类构建包括通识课程模块、经管专业课程模块、专业特色模块、实践教学平台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专业集群课程体系,实现专业集群内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通识课程模块主要是做好包括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通识课程;经管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在内的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服务产业行业所具备的职业关键能力;专业特色模块主要是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体现专业集群的特色,目的是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实践教学平台是拓展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集群培养效益的重要环节,包括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岗位核心能力相适应的特色实践课程体系。 

表1 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情况统计  

4.4 建立群内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要想实现经管类专业集群的长远发展,就要坚持“先入群、后调整”的原则,建立专业集群内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所谓动态调整机制,就是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明确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对专业集群内专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一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专业引入专业集群中来。同时,对一些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不符合学科交叉融合要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或取消,逐步建立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特色专业集群。

4.5 建立产教融合常态化沟通机制

有效的产教融合机制是新文科背景下提升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鼓励专业集群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积极对接,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的对接,最终形成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指导实习实训的长效融合新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周辉.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建设的系统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3):89-90.

[2]桑玉军,宋作忠,周广林,等.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7:66-68.

[3]澎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传承北大荒精神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EB/OL].黑龙江网,2021-06-04.

[4]张鹏,刘柏森,刘海成.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3(1):45-47.

[5]于成学.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N].人民融媒体,2022-12-13.

[6]景国军,魏盈盈,时培胜,等.应用技术大学视野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J].中国领导科学,2016:208-209.

[7]于灵爽.打造“工程师摇篮”助力龙江经济发展黑龙江工程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N].黑龙江日报,2020-10-09.

[8]黑龙江财经学院:实施“1331”育人工程服务经济社会[N].中国教育报,2022-05-18.

[9]顾永安.构建“四位一体”体系推进专业集群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2(18):33-35.

[10]李银丹,金凌虹,施建祥.共生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21(2):17-18.

[11]杨宝丽,吴立平,李念良.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策略研究[J].管理方略,2021(7):44-45.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与实践”(SJGY20200007);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行知教育书院’的‘新师范’卓越教师培养创新与实践”(2021080014);


文章来源:李媛媛,尚德萍.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3(22):144-14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期刊人气:72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科院高教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