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静脉滴注和关节腔注射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对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35例),并分别予术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1.5 g)、术前静脉滴注(0.75 g)和术后关节腔注射(0.75 g)联合应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围术期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FDP),术前、术后5d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差异。两组术前Hb、D-D和FDP水平、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Hb均降低但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D-D和FDP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此外,术后5 d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差异。结论 在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中,术前静脉滴注和关节腔注射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提高围术期肩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
肩关节疾病是指影响肩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肩关节骨折、肩峰下撕裂、肩袖损伤、冻结肩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肩关节镜手术作为治疗肩关节疾病的一种创伤较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 然而,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引流情况往往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手术中的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量,提高围术期关节活动度,成为提高肩关节镜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在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的减少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出血量的减少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如血肿形成、感染和疼痛,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输血需求和相关风险;术后引流量的减少则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并加快患者恢复。 氨甲环酸作为一种止血药物,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在手术中的应用备受关注[3]。 术前静脉滴注和关节腔注射联合应用氨甲环酸作为一种新的止血方法,或许能够有效降低手术中的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情况,改善患者的围术期关节活动度。 基于此,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70例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分别实施不同的方式注射氨甲环酸,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对2021年01月- 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 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上的患者;②诊断明确为单侧肩袖损伤,需要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③患者已经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自愿参与并能够完成研究过程,具有良好的遵从性。 排除标准:①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或其他手术禁忌;②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③合并肩关节骨折、冻结肩等其他肩关节疾病;④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35例中男/女为25 / 10例,损伤肩关节:左侧/右侧为11 / 24例,撕裂长径(3. 55 ± 1. 08)cm,平均年龄(42. 65 ± 3. 19)岁;研究组35例中男/女为22 / 13例,损伤肩关节:左侧/右侧为13 / 22例,撕裂长径(3. 61 ± 1. 12) cm,平均年龄(41. 89 ± 3. 1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 > 0. 05。
1. 2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个治疗组完成,具体操作[4]:(1)患者准备:患者在手术前应进行适当的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饮等,研究组患者术前10 min将0. 75 g氨甲环酸(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5 mL:0. 25 g)与100 ml 0. 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静脉滴注,而对照组予100 ml 0. 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2)术前准备和标记: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仔细清洁手术区域,并进行手术部位的标记,标记肩胛骨外缘、肱骨大结节和其他关键部位,准备切口和操作路径。(3)麻醉及体位: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肩部悬吊进行消毒铺巾。(4)建立手术通道:在肩关节周围建立两个或三个小切口,插入肩关节镜和手术器械。(5)关节镜检查:通过肩关节镜检查肩关节内部,评估肩袖损伤的范围和程度。(6)损伤重建和修复:使用肩关节镜检查肩袖损伤区域,清除松散组织、碎片和其他异常物质,使用缝合线、锚钉进行重建和修复。(7)术区冲洗和缝合:清理手术区域,冲洗肩关节腔,确认无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手术切口,留置引流。(8)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对照组予1. 5 g氨甲环酸与20 ml 0. 9%氯化钠配伍注入关节腔内,而研究组予0. 75 g氨甲环酸与20 ml 0. 9%氯化钠配伍注入关节腔内,覆盖敷料。
1. 3观察指标
(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 在肩关节镜手术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小时引流量是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2)两组围术期血红蛋白(Hb)、D -二聚体(D - 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 FDP)水1422 Vol. 35 No. 12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Dec 2024平。 于手术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的肘静脉血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3)两组术前、术后5d肩关节活动度。 通过测量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角度评估患者肩关节活动度。
1.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 0软件。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 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 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 05,有统计差异,如表1。
表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比较
2. 2两组围术期
Hb、D - D和FDP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Hb、D - D和FD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 05),术后两组Hb降低且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D - D和FDP水平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 0. 05,有统计差异,见表2。
表2两组围术期Hb、D - D和FDP水平比较
2. 3两组术前、术后5 d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术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5),术后5d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 05,有统计差异,如表3。
表3两组术前、术后5d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3、讨论
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的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肩关节稳定性下降[5]。 肩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肩袖损伤的常见方法之一,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目的包括修复或缝合受损的肩袖肌腱、清除肩袖区域的异物或病变组织、促进组织愈合和恢复肩关节功能。 在肩关节镜手术中,较少的出血可以保持手术视野清晰,使医生能够准确看到手术区域,找到损伤组织、肩袖肌腱等目标结构,有利于手术的精准进行;此外,良好的止血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减少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的限制,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6,7]。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氨甲环酸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小时引流量,同时对围术期的凝血功能指标(Hb、D - D和FDP)和肩关节活动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的减少可能与氨甲环酸的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有关。 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从而稳定血栓,减少出血,这种联合使用方式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凝血系统,从而提高凝血功能,减少出血[8]。 围术期血红蛋白(Hb)的降低和D - D及FDP水平的升高可能反映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生理反应。 研究组的Hb水平虽然降低,但高于对照组,这可能表明氨甲环酸有助于减少出血,从而减少了对血红蛋白的稀释效应;D - D和FD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术后纤维蛋白溶解活动的增加有关,但研究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这可能表明氨甲环酸有助于控制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减少出血。在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术后5天研究组的明显改善可能与减少的出血和炎症反应有关。 出血和炎症的减少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从而促进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综上所述,术前静脉滴注和关节腔注射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对肩袖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不仅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还提高了围术期的凝血功能指标,并且有助于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参考文献:
[3]高华利,张杰超,何勇,等.氨甲环酸控制肩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J].中国骨伤,2020,33(3):238 - 241.
[4]于洋,张晓刚,林源,等.氨甲环酸不同给药途径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中早期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3,44(3):475 - 481.
[5]吕阳,周冠斌,邓万溪,等.氨甲环酸对改善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中视野清晰度的效果研究[ 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37(7):749 - 751.[
[7]吕青,唐刚健,柴晟.全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 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14):109 - 112.
[8]吴宇顺,刘诗滦,卓鸿武,等.氨甲环酸对肩关节镜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 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23,11(1):63 - 70.(收稿日期:2024 - 05 - 27)
基金资助: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LHGJ20200677);
文章来源:邢林卿.静脉滴注和关节腔注射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对肩关节镜手术的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12):1422-1423.
分享:
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软组织及半月板、韧带损伤,治疗不当可致膝关节僵直、畸形愈合等功能障碍,严重的可致膝关节慢性疼痛、行走活动受限,再次手术不仅手术难度大且效果不佳[1-2]。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虽疗效肯定,但有创伤大、骨折愈合慢的缺点,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4]。
2025-02-14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是维持膝关节后向稳定的主要结构,也是膝关节旋转稳定的中心。其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其发病率尚不明确,但好发于我国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受伤机制包括膝关节受到前后向暴力、膝关节极度屈曲且股骨受到向下的力以及膝关节过伸,常见于骑摩托车及踢足球所致损伤。
2025-02-13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后者包含腓骨近端截骨术、关节镜清清理术和膝关节置换术[2-3]。研究证明,关节镜清理术及腓骨近端截骨术能显著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尤其是关节镜清理术,由于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成本较低等优势,受到广泛推崇[4-5]。
2025-01-28ACL断裂后可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导致运动功能受限,易出现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损伤,致关节退行性病变。故ACL损伤应尽早重建以恢复膝关节稳定型[2]。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现已成为临床治疗ACL损伤的主要手术方式[3]。
2025-01-25冻结肩从西医的角度可考虑为一种肩关节周围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而在中医学属于痹证范畴,又被称为“肩凝”“肩痹”“漏肩风”,因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被命名为“五十肩”。冻结肩患者临床表现以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受限同时伴有肩关节疼痛为主,严重者出现夜间疼痛,影响睡眠,病程久者可出现三角肌萎缩[2-4]。
2025-01-16肩关节疾病是指影响肩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肩关节骨折、肩峰下撕裂、肩袖损伤、冻结肩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肩关节镜手术作为治疗肩关节疾病的一种创伤较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引流情况往往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2024-12-23肩关节镜技术作为骨科领域的一项广泛应用手段,能够有效治疗肩关节疾病、关节不稳及肩袖撕裂等病症。术后短期内,患者常面临患侧肢体疼痛和肿胀的问题,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有效管理肩关节镜术后患者的这些症状对于促进康复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管理过程颇具挑战性。
2024-12-20跟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高处坠落等导致跟骨损伤而出现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在跗骨骨折中占比3/5左右,表现为足跟疼痛、活动受限,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若治疗不当会造成顽固性疼痛、足部畸形,甚至致残,不利于其日常生活、工作。切开复位内固定为跟骨骨折重要术式,常见入路及固定方式包括“L”形切口、跗骨窦微创入路、空心螺钉固定等,各有优劣。
2024-12-092021年12月~2024年2月,台州骨伤医院下肢创伤科采用关节镜下喙突免隧道技术治疗2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25~75岁。右肩8例,左肩13例。骨折Rockwood分型:Ⅲ型18例,Ⅴ型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10 d。1.2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
2024-12-06前交叉韧带(ACL)是由两束等长的韧带组成并附着于股骨和胫骨,其胫骨附着点呈类椭圆形且位于内、外胫骨棘之间。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胫骨髁间棘止点是ACL维持关节稳定的主要承重部分。当膝关节受到直接撞击时,暴力经ACL传导至附着点易引起胫骨髁间棘骨折。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主流术式。
2024-12-06人气:10726
人气:9398
人气:9107
人气:8693
人气:831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995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6239
国内刊号:11-3854/R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923
影响因子:1.022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793
影响因子:0.8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