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股骨头骨折患者纳入此研究中,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手术入路选择进行归纳以及探究。结果: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采用Thomposn-Epstein对其治疗效果予以评估,其中效果为优的例数12例,效果为良的例数10例,效果为可的例数8例。结论:股骨头骨折患者应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从而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髋关节由于具有相应的负重功能,使得周围肌肉以及韧带较为强壮,所以在高能量损伤的基础上会出现骨折以及脱位等现象[1]。然而此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中并无充分的治疗经验,同时对其血运情况具有一定的担心,因此治疗方法并不统一。而Pinpkin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髋关节后出现脱位现象同时股骨头中间位置处的凹尾端出现骨折则为Ⅰ型,关节后出现脱位现象同时股骨头中间位置处的凹头端位置出现骨折则为Ⅱ型,Ⅰ型或者Ⅱ型同时出现股骨颈骨折现象则为Ⅲ型,Ⅰ型、Ⅱ型以及Ⅲ型同时其髋臼股出现骨折为Ⅳ型[2]。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分别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股骨头骨折患者纳入此研究中,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者为65岁,年龄最小者为23岁,平均年龄经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后为(46.7±11.2)岁。其中21例患者受伤原因为交通伤,5例患者受伤原因为砸伤,4例患者受伤原因为运动伤。
1.2 方法
1.2.1 Smith-Petersen入路
采用此手术方法的患者为9例,其中Ⅰ型、Ⅱ型以及Ⅲ型分别为4例,3例以及2例。患者选择仰卧位置,并对其进行常规消毒,在髂前上棘处直至髌骨外侧位置处将皮进行切开,对缝匠肌和阔筋膜之间所产生的间隙予以区分。顺延阔筋膜张肌内侧位置处将其进行分离,以免对外侧位置处的皮神经造成相应的损伤,将股直肌和臀中肌进行充分的表现,随后将其进行分离,对旋股外侧位置处的动脉进行探查,随后结扎将其进行切断,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其四头肌直头进行相应的切断,在髋臼位置处以T型将关节囊进行切开,关节间隙中如果无碎骨存在,则对其进行复位以及固定。
1.2.2 Kocher-langenbeck入路
采用此手术方法的患者为6例,所有患者均为Ⅲ型。患者选择仰卧位置,并对其进行常规消毒,在髂前上棘处下方位置5cm,同时通过大粗隆弧形将皮进行切开,随后将患者的臀大肌、阔筋膜以及大粗隆滑囊进行切开,将其短肌腱进行充分呈现,少数受伤位置处出现断裂现象,在距离止点1cm处将其进行切断随后对其实行标记,需要重视的是股方肌不应进行切开,从而对其旋股内侧动脉予以相应的保护,并将髋臼和股骨头进行充分的显露,将患者关节腔中的碎块予以清除,随后对其进行复位,由于股骨头的骨折位置均在前侧处,因此可以将螺钉进行吸收,同时对其进行埋头固定。
1.2.3 Kocher-langenbeck入路和大粗隆截骨术相结合
采用此手术方法的患者为15例,其中Ⅰ型、Ⅱ型以及Ⅲ型分别为5例,6例以及4例。在对患者进行Kocher-langenbeck入路之后,利用关节囊裂口和翻转髋臼后壁骨折块对其实际病情进行相应的探查,其骨折块均在前侧位置处,当骨头骨折位置充分暴露或者对其固定时出现困难,需要将股外侧肌后缘采用钝性方法进行分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水平截骨,在对患者进行截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预钻,从而有助于固定,其截骨块和臀中肌一同进行牵开,将前侧位置处的髋关节囊进行充分显示,并通过Z或者T型将其进行切开,将股骨头骨折位置进行充分显露,在直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复位以及固定。
1.2.4 后续治疗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放置1-3天的引流管,并每日服用三次25mg吲哚美辛,避免异位骨化现象的产生,随后通过低分子肝素对其进行预防,以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均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结果
根据Thomposn-Epstein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评估,其中1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1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8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可。
3、讨论
股骨头骨折通常引发的因素为交通事故,通常情况下伴随其髋关节脱位而产生,其膝关节在对仪表盘进行撞击的过程中,因轴向效果传导至髋关节,致使髋关节出现脱位现象[4]。当髋关节在进行内收的过程中,其股骨头凹下位置对髋臼后壁会形成一定的撞击,从而产生PinpkinⅠ型。同时会因为其外展位以及作用力撞击可产生Ⅱ型、Ⅲ型以及Ⅳ型。
Smith-Petersen入路则是充分显露前侧,并将其关节囊进行相应的切开,因此对股骨头的血运并无显著的影响,同时能够将骨折位置进行充分显露,但是对后侧结构并不能进行充分表现,因此PinpkinⅣ型患者不应采用此方法[5]。
Kocher-langenbeck入路则是对患者骨折位置从后侧进行充分表现,同时对关节囊的血运并无相应的损伤现象,并且可以将髋臼骨折进行充分暴露,然而对骨折位置并无清楚的呈现,因此需要对关节囊进行相应的扩大,可以对内侧动脉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此方法适用于PinpkinⅣ型患者。
Kocher-langenbeck入路和大粗隆截骨术相结合则是将Smith-Petersen入路和Kocher-langenbeck入路进行相互结合,能够将患者的髋臼骨折处进行充分显露,而PinpkinⅠ型以及Ⅱ型患者并不需要将其短肌进行分离,对于旋股内侧位置并不会造成相应的损伤。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患有股骨头的患者而言,应按照其自身的实际骨折情况选择手术入路方式,并将其血运损伤发生率进行降低,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将其骨折位置进行充分表露,以此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阳,刘浩,吕锬等.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J].哈尔滨医药,2014,34(1):30-31.
[2]欧钜伦,许国泰,桂景雄等.16例中青年股骨头骨折的临床治疗[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5,12(4):29-32.
[3]刘勃,陈伟,王娟等.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的治疗策略及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3):199-203.
[4]梁笃,杨冰,郑永华等.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6):38-39,41.
[5]徐攀峰.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214.
[6]吴星,高书图,刘又文等.手法复位结合外科脱位入路技术治疗股骨头骨折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3):100-102.
赵斌,何飞,崔瑢.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8):26-27. DOI:10.3969/j.issn.1673-1409(s).2016.18.010.
骨骼发育是极为复杂的过程,影响着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诸多疾病的发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作为调节骨重建的关键靶细胞,受到学者广泛关注。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某些诱导条件下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
2025-04-07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影响老年人群的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会导致骨量丢失、骨微结构恶化和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医疗保健和经济负担。传统意义上,骨质疏松症被认为是骨吸收与骨形成这种骨稳态失衡所导致的。
2025-04-07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是是骨量 和骨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评估骨质疏松症中有重要意义。 据调查,在我国 50 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 19. 2%。 BMD 与骨代谢健康状态的联系伴随着人体青春期到成年期发育的整个过程。 而儿童期和青春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骨骼通常在青春期后期逐渐发育完。
2025-04-07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血细胞造血异常是其主要临床特征,在临床较为常见,老年人群是高发人群,随着疾病进展,会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因此需要及时有效治疗。现阶段,药物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采用的药物主要有免疫抑制剂、诱导分化剂等。阿扎胞苷是一种去甲基化药物,在 MDS治疗中较为高效,不仅可减轻患者病痛,还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2025-03-20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LesionoftheTalus,OLT)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疼痛性疾病,通常指软骨下骨或距骨关节面发生损伤[1]。该病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无力等,若未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可能形成骨关节炎,对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2-3]。
2025-02-12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膝关节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以软骨变性、退变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保膝理念的发展,采用中西医综合防治来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成为重要课题。骨痹饮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常用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温经功效,临床疗效显著。
2025-01-20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归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诱发原因与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机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在体内过多聚集,最终导致破骨细胞活性水平强于成骨细胞,机体骨微结构被破坏有。此时,患者对外力冲击耐受力差,极易出现外力冲击所致骨折。
2025-01-10目前学界普遍认为OVCF患者PKP术后骨质疏松情况的改善对其后期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9]。唑来膦酸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其联合PKP治疗OVCF能提高患者骨密度、减少骨折复发率和疼痛程度,但其可能会对部分患者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且存在引起胃肠道不良事件的风险[10]。
2025-01-07骨关节炎(OA)是关节软骨与骨连接处损伤的关节疾病,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世界约有2.37亿人口遭受着OA的困扰。OA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与僵硬,并伴有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四肢麻木等。软骨细胞作为软骨内存在的唯一细胞,能够维持软骨正常的形态与功能。据报道,软骨细胞损伤与凋亡是OA疾病进展的关键原因。
2024-12-12骨髓炎是一种影响骨骼系统的炎症性疾病,诊断延误和治疗不当可能导致败血症和强烈的炎症反应,造成骨结构破坏、骨纵向生长停滞或骨缺损,甚至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骨髓炎临床上表现为疼痛、水肿和红斑,急性骨髓炎可能表现为发热。目前,临床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和手术干预,但是此类治疗方式存在耐药和操作复杂的缺点。
2024-12-09人气:18543
人气:16658
人气:15991
人气:15559
人气:1528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期刊人气:358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地方:福建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9935
国内刊号:11-5265/R
邮发代号:34-51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