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HIV感染合并肝炎患者病毒载量及其与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2025-02-07    5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肝炎患者的基线病毒载量,并观察影响因素以及T淋巴细胞与基线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集的685例HIV感染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肝炎分为合并组(322例)和无合并组(363例),检测所有患者基线HIV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合并组与无合并组患者基线HIV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合并组HIV病毒载量与淋巴细胞亚群关系。根据HIV合并肝炎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将其分为基线高病毒载量(≥10~5拷贝/ml)组(107例)和基线低病毒载量(<10~5拷贝/ml)组(215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HIV合并肝炎患者HIV病毒载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时间、感染途径、HIV感染分期、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HIV病毒载量[(5.28±1.06)]高于无合并组[(4.21±0.84)],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1152.46±384.15)、(185.24±61.75)、(657.88±219.29)、(0.28±0.09)]均低于无合并组(P<0.05)。合并组患者的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HIV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435、-0.685,P=0.018),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HIV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高病毒载量患者男性、年龄≥50岁、性传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占比[(70.09%)、(41.12%)、(79.44%)、(54.21%)]均高于基线低病毒载量患者(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684,95%CI:1.137~6.333)、年龄(OR=3.492,95%CI:1.610~7.574)、感染途径(OR=6.077,95%CI:2.197~16.806)是HIV合并肝炎患者基线高病毒载量的独立危险因素,CD4+(OR=0.196,95%CI:0.101~0.378)、CD4+/CD8+(OR=0.211,95%CI:0.089~0.501)水平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HIV合并肝炎患者的基线HIV病毒载量显著升高,且CD4+、CD4+/CD8+水平与患者HIV病毒载量水平呈负相关。

  • 关键词:
  • HIV
  • T淋巴细胞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病毒载量
  • 肝炎
  • 加入收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的病毒,HIV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最终发展为艾滋病[1];当CD4+T细胞数量下降到一定水平,容易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2]。HIV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等体液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行为、血液、母婴传播[3]。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疾病,常见的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4]。由于HIV与肝炎病毒有相似的传播途径,且HIV导致免疫功能下降,HIV合并肝炎患者数量明显上升[5]。HIV合并肝炎的病情严重,还可引发肝硬化、肝衰竭、肝癌,预后较差[6]。病毒载量(viralload,VL)是检测HIV感染者病情进展及抗病毒疗效的重要指标[7],目前临床对于HIV合并肝炎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对患者治疗前病毒载量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新疆阿克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HIV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HIV合并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基线病毒载量特征及其与T淋巴细胞的关系,为临床防治HIV合并肝炎提供一定指导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阿克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集的685例HIV感染者资料,其中男性390例,女性295例,年龄3~79岁。根据是否合并肝炎分为合并组(322例)和无合并组(363例);根据HIV合并肝炎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分为基线高病毒载量(≥105拷贝/ml)(107例)和基线低病毒载量(105拷贝/ml)(107例)和基线低病毒载量(105拷贝/ml)(215例)。

1.2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HIV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诊断标准[8-10];人口学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入组前接受过艾滋病或肝炎治疗;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血液、免疫系统疾病等;伴全身感染性疾病;伴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或不全。

1.3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11]要求进行操作。(1)T淋巴细胞检测:取患者抗凝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FACSVia)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2)HIV病毒载量测定:用罗氏cobasAmpliPrep/cobasTaqMan病毒载量检测系统测定HIV病毒载量,按仪器及配套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用Pearson法分析HIV合并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与HIV病毒载量的关系;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HIV合并肝炎患者病毒载量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时间、感染途径、HIV感染分期、文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2.2HIV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合并组HIV病毒载量[(5.28±1.06)]高于无合并组[(4.21±0.84)],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无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HIV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3合并组HIV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关系合并肝炎患者的CD4+T、CD4+/CD8+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与HIV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435、-0.685,P<0.05),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HIV病毒载量无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合并组患者HIV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2.4影响HIV合并肝炎患者HIV病毒载量的单因素分析基线高病毒载量水平患者男性占比(70.09%)、年龄≥50岁占比(41.12%)、性传播占比(79.44%)、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占比(54.21)均高于基线低病毒载量水平患者,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低于低病毒载量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低病毒载量水平患者女性占比(50.70%)比男性高;感染途径以性传播(55.34%)为主;合并感染丙型肝炎(60.00%)比乙型肝炎高。见表4。

表4影响HIV合并肝炎患者HIV病毒载量的单因素分析

2.5影响HIV合并肝炎患者HIV病毒载量的多因素分析以HIV病毒载量为因变量,以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文化程度、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为自变量进行赋值,基线高病毒载量水平=1,低病毒载量水平=0;性别:男=1,女=0;年龄:≥50岁=1,<30岁/30~49岁=0;感染途径:性传播=1,血液传播/其他=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0;CD3+、CD4+、CD8+、CD4+/CD8+为连续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684,95%CI:1.137~6.333)、年龄(OR=3.492,95%CI:1.610~7.574)、感染途径(OR=6.077,95%CI:2.197~16.806)是HIV合并肝炎患者基线高病毒载量的独立危险因素,CD4+(OR=0.196,95%CI:0.101~0.378)、CD4+/CD8+(OR=0.211,95%CI:0.089~0.501)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见表5。

表5影响HIV合并肝炎患者HIV病毒载量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合并肝炎是HIV感染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基线病毒载量水平较高,将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加快病程进展为艾滋病[13]。分析HIV合并肝炎的基线病毒载量的影响因素对临床治疗、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HIV合并肝炎的合并组患者的HIV病毒载量高于无合并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低于无合并组,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HIV病毒载量水平呈负相关,提示合并肝炎可提高基线HIV病毒载量,加重HIV感染。其原因可能是HIV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相同,合并感染促进HIV复制,提高HIV病毒载量[14-15]。HIV影响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合并肝炎可加重免疫功能受损;肝脏在免疫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肝功能受损可能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稳定性,肝功能下降可导致病毒复制增加,影响T淋巴细胞水平[16]。艾滋病合并乙肝患者的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病毒载量呈显著负相关[17],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本研究还分析了HIV合并肝炎患者基线高HIV病毒载量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文化程度、T淋巴细胞水平均与患者基线病毒载量水平有关。分析其原因,女性免疫系统具有较高的病毒清除能力,且雌激素水平可能对病毒复制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17]。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各项机能均逐渐衰退,可能导致HIV和肝炎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能力增强,影响病毒载量[18]。T淋巴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有CD3+、CD4+、CD8+等亚群,其中最重要的包括CD4+和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主要负责调节免疫应答,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促进细胞免疫应答等;CD8+T淋巴细胞则主要负责杀伤感染的细胞,起到细胞毒性作用。HIV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要靶细胞,攻击和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功能损伤,增加病毒复制和病毒载量。因此,HIV合并肝炎时,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下降可能导致基线病毒载量升高,CD4+T细胞数量的减少被视为HIV感染病情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1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是HIV合并肝炎患者基线高病毒载量的独立危险因素,CD4+、CD4+/CD8+T淋巴细胞是独立保护因素,临床对于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以高度关注,及时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HIV合并肝炎患者的基线HIV病毒载量水平显著升高,且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患者HIV病毒载量水平呈负相关,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是影响患者基线高病毒载量的独立危险因素,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是独立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2]覃达文,杨秀程,洪章萍,等.贵州省HIV/AIDS患者合并梅毒感染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J].天津医药,2023,51(8):851-855.

[3]胡婷婷,邹彬彬,赵飞雪.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评估[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3,25(4):509-514.

[8]卫生部传染病标准专业委员会.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4):272-275.

[9]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12):1309-1331.

[10]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12):1332-1348.

[1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4):318.

[14]刘娇,王川林,古雪,等.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影响的相关性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2):184-187.

[15]赵川,王容,李毅,等.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及血浆病毒载量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8):2741-2745.

[17]杜欢纯,魏来,王辉,等.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基线病毒载量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3,50(2):104-109.

[18]卢静,张之,邱涛,等.江苏省新报告HIV/AIDS患者病毒载量结果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3,58(9):1580-1583.

[19]杨艳华,石朝辉,杨帆.358例新确证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18):2186-2189.


基金资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D01C225);


文章来源:李虎,冯疆涛,许铭玉,等.HIV感染合并肝炎患者病毒载量及其与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5,48(01):65-6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257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49

国内刊号:33-1340/R

邮发代号:32-29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