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GM试验与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2025-03-16    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与(1,3)-β-D-葡萄糖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收治的126例疑似IPFI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GM试验与G试验进行真菌抗原检测。观察疑似IPFI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GM试验、G试验与二者联合检测对于IPFI的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符合率)以及IPFI患者与非IPFI患者的血清GM试验、G试验检测值。结果:本组疑似IPFI患者中确诊阳性98例(77.78%),阴性28例(22.22%),GM检验诊断阳性82例(65.08%),G检验诊断阳性80例(63.49%),GM检验联合G检验诊断阳性95例(75.40%)。GM试验联合G试验对于IPFI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单独GM试验与单独G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FI组患者血清GM试验与G试验检测值均高于非IPF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试验与G试验在IPFI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联合诊断效能更高,可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关键词:
  • GM试验
  • G试验
  • IPFI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 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 加入收藏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是真菌导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细胞毒类等药物的大量使用,加之侵袭性治疗操作的增多,IPFI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1]。有研究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可以降低IPFI患者的死亡率[2]。然而,IPFI患者的早期症状与体征无明显的特征性,易与细菌性肺炎混淆,极易造成误诊与漏诊[3]。目前,真菌培养、痰涂片镜检与组织病理学是诊断IPFI的重要手段,其中痰涂片镜检测的阳性率偏低,真菌培养检测周期较长,且难以区分感染与定植,肺组织病理学属于有创操作,不易于广泛开展[4]。同时,血清真菌抗原作为无创性操作,现已在临床得到应用,但其敏感度仍不理想[5]。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与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是新型的IPFI真菌抗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敏感度高等优势,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6]。本研究旨在分析GM试验与G试验的诊断效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9月~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收治的126例疑似IPFI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60例;年龄32~78岁,平均(58.65±8.50)岁;体重指数(BMI)18.65~27.89kg/m2,平均(23.32±2.23)kg/m2;原发疾病包括间质性肺疾病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糖尿病20例,其他16例。①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并伴有IPFI高危因素,即60d内出现外周血白细胞<0.5×109/L,持续时间在10d及以上;有IPFI病史;30d内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时间机械通气、大手术、创伤、体内留置导管;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在3周以上。②排除标准:近6个月使用过抗真菌药物治疗;近1周内使用过可能影响细菌细胞壁结构的药物;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静脉注射血制品或免疫球蛋白;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患有精神疾病。所有患者与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本组患者均接受GM试验与G试验进行真菌抗原检测。方法: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患者的非抗凝血5ml,高速(4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半径为8cm,存放在6℃冰箱内待检测。①GM试验:使用酶标仪(型号:RT6100,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伯乐公司,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②G试验:使用全自动酶免仪(型号:Sunrise,瑞士TECAN集团公司)联合显色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丹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根据试剂盒提供的参考值判定阳性诊断标准,即G试验以>60pg/L为阳性,GM试验>0.5pg/L为阳性。

1.3观察指标:①将《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7]结合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本组126例疑似IPFI患者的诊断结果。②比较GM试验、G试验与二者联合对于IPFI的诊断效能,即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③比较IPFI患者与非IPFI患者的血清GM试验与G试验检测值。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结果


2.1本组疑似IPFI患者的诊断结果:本组126例疑似IPFI患者中确诊阳性98例(77.78%),阴性28例(22.22%);GM检验诊断阳性82例(65.08%),G检验诊断阳性80例(63.49%),GM检验联合G检验诊断阳性95例(75.40%)。

2.2GM试验、G试验与二者联合对于IPFI的诊断效能比较:GM试验联合G试验对于IPFI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单独GM试验(敏感性χ2=9.850,P=0.002;特异性χ2=7.376,P=0.007;阴性预测值χ2=10.651,P=0.001;阳性预测值χ2=6.274,P=0.012;符合率χ2=16.456,P<0.001)与单独G试验(敏感性χ2=12.000,P=0.001;特异性χ2=8.750,P=0.003;阴性预测值χ2=12.891,P<0.001;阳性预测值χ2=7.410,P=0.006;符合率χ2=19.799,P<0.001)。见表1。

表1GM试验、G试验与二者联合对于IPFI的诊断效能比较[n/N(%),n=126]

2.3IPFI患者与非IPFI患者的血清GM试验与G试验检测值比较:IPFI组患者血清GM试验检测值(2.60±0.25)ng/L与G试验检测值(149.65±12.58)ng/L均高于非IPFI组患者的(0.25±0.12)ng/L与(43.50±5.0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80、43.556,P<0.001)。


3、讨论


真菌是一种有典型细胞核与细胞壁结构,可以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IPFI是指真菌侵犯肺部与支气管,引起肺部炎性反应肉芽肿与气道黏膜炎性反应,甚至导致坏死性肺炎或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常见真菌类型包括曲霉属、念球菌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与肺孢子菌等[8]。目前,痰培养、组织检查与影像学技术是IPFI检测的主要方法,但痰培养周期长且阳性率偏低,影像学与组织学因缺少典型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断效果[9]。因此,探寻高效的检测技术保障IPFI患者的诊疗效果十分必要。

半乳甘露聚糖属于曲霉细胞壁上的多糖成分,其在组织侵袭时能够释放至血液与体液中[10]。有研究发现,在曲霉菌感染患者发生影像学异常或明显的临床症状前,半乳甘露聚糖在体内循环中已呈阳性反应[11]。1,3-β-D-葡聚糖通常在多种真菌的细胞壁中分布,含量占真菌细胞壁的50%以上,是除了隐球酵母与接合菌属外其他真菌的特有细胞成分,正常机体内的含量并不高,一旦真菌侵入人体深部组织或血液,被吞噬细菌消化后,便可以从细胞壁中释出,继而在体内呈高水平表达[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真菌感染时,真菌细胞壁内的特异性物质1,3-β-D-葡聚糖由细胞壁向血液内释放,而当曲霉侵犯组织时半乳甘露聚糖亦可释放入血,早期感染后便可在血清中呈高水平表达,故IPFI患者的血清GM试验与G试验检测值可见明显升高。同时,GM试验联合G试验对于IPFI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单独GM试验与单独G试验。可见,G试验通过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诊断IPFI,GM试验属于水溶性多糖抗原,稳定性性较佳,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弥补单一检测的不足,继而提高了诊断效能[14-15]。需要注意的是,GM试验与G试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如标本污染、使用半合成青霉素、链球菌血症、血液透析、静脉注射血制品或免疫球蛋白、使用多糖类化疗药物等,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6-17]。此外,本次研究以血液为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联合其他诊断技术,或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测,以便提高IPFI的诊断准确性[18]。

综上,GM试验与G试验在IPFI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联合诊断效能更高,可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谭志军,郑凤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及GM试验在P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儿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8):12-15.

[2]蔡利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价值[J].辽宁医学杂志,2021,35(3):77-80.

[3]向容,邓飞,胥家洪,等.GM试验联合G试验对ICU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保健文汇,2022,23(20):236-238.

[4]赵万富.G试验联合白介素-6、白介素-10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4):2670-2672.

[5]丁岚,熊建辉,许春.G试验联合GM试验在上饶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诊断价值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21):3230-3232.

[6]曾艳,曾东风,鲁卫平,等.G/GM试验联合肺部CT检查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20,49(14):2338-2342.

[7]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1748-1751.

[8]王月乔,郭智,李淑娈,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在实体恶性肿瘤与血液肿瘤中发病及抗菌治疗疗效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3):503-507.

[10]黄松花,陈敏洁,陈丽秀.GM试验联合肺部CT检查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8):2264-2267.

[11]袁立志,孟凡珍,崔华,等.肺泡灌洗液与血清GM试验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中的诊断判定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22,44(3):208-211.

[12]辛娜,吴跃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试验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2):323-325.


文章来源:陈钰,徐晓蓉,刘金花.GM试验与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效能[J].吉林医学,2025,46(03):608-61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辽宁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201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722

国内刊号:21-1129/R

邮发代号:8-99

创刊时间:196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