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工业得到了逐步发展的机会,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大型的工业设备机组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些大型工业设备机组因其单机重量大,各个设备之间关联精准度较高等特点使其在基础安装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文章主要探究了传统的机组安装方法和工艺流程,指出不足之处,并阐述了新的机组安装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期最大程度上促进大型工业设备机组基础安装的顺利实施。
1、传统机组安装工艺
经过调查研究,在进行大型工业设备机组的安装连接与固定,采用的惯用方法就是地脚螺栓预留孔二次灌浆法,这种安装方法的优点就是它具有可调节性和可拆性。地脚螺栓与设备进行连接时,大部分情况下会预先在设备的基础中进行打孔,然后再放进地脚螺栓中,等到地脚螺栓与机组设备的底板连接后,并对设备进行调整,然后对之前的螺栓进行二次灌浆,最后将地脚螺栓与机组设备进行一个整体的固定,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整体。这种地脚螺栓二次灌浆法在进行工业机组的安装过程中,是采用较多的施工方法[1]。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重工业的重新崛起,这个时候工业设备机组的安装要求越来越严格[2]。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这种机组设备要求的生产的线速也越来越大,生产的动力也要求变得更加精准,这就使得这种传统的地脚螺栓二次灌浆法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工业设备机组安装,它主要存在几下缺点:1)地脚螺栓与机组设备基础的连接强度不够,同时对预留的孔位太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地脚检测和基础强度。这样就容易在后期,工业设备机组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对机组安装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因为地脚螺栓是机组设备与基础连接的主要承受力,同时二次注浆是否合格,也将直接影响安装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整个机组的安装将会毁于一旦。3)影响设备机组的正常使用。因为机组设备的安装是通过二次注浆进行最后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一旦发生松动,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从而影响整个工业机组设备的正常使用。通过以上分析,地脚螺栓二次注浆法已经不能再适用于现代化的机组设备的基础安装,要通过更新换代来改进工艺,更好地进行机组设备的基础安装[3]。
2、改进设备安装工艺
2.1 模拟基础板预埋地脚螺栓法
在进行工业设备机组基础安装时,如果所安装的机组基础设备带有基础板,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模拟基础板预埋地脚螺栓法来对机组设备进行组装。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埋地脚螺栓之前,要根据基础板的相应尺寸制作一个模拟的基础板,并且将这个模拟的基础板与地脚螺栓进行初步的连接,最后再与机组设备基础一起进行建筑。一般的,模拟基础板都要制成一个个的钢筋方框结构,每组的框架必须调整到正确的空间位置上,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震动而产生位移。
2.2 无垫铁安装法
工业机组设备基础安装非常消耗人力和物力。根据之前的地脚螺栓二次注浆法进行改进,采用无垫铁安装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大大地节省了安装成本和提升了安装的效率,垫铁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整工业设备机组的高度和水平宽度,并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将机组设备的自重转移到基础上,因为这种方法是在机组找到平衡并且摆放正确的时候才进行二次灌浆,所以优点就是灌浆层本身并不承受机组设备的重量。垫铁的表面粗糙且不平整,这样就容易接触不良,从而导致设计基础层面的压力受力不均匀,而当工业机组设备开始工作的时候产生的压力和震动容易导致垫铁变形,这有可能会使设备的安装精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工业设备机组的基础安装[4]。
无垫铁安装法一共分为两种,这两种安装方法分别是混凝土早期强度承压法和混凝土后期强度承压法。第一种方法主要是在进行完二次灌浆后,等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将承重的千斤顶卸掉,等到混凝土达到一定的硬度后再把地脚螺栓拧紧;第二种方法就是混凝土后期强度承压法,它是当二次灌浆层护养完成后,再卸掉千斤顶,拧紧地脚螺栓。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第一种方法弹性小,稍微调整地脚螺栓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水平精度,而第二种正好相反,当拆除千斤顶时,不容易产生误差,但是一旦产生误差,就很难调整。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对这两种方法的熟练程度。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地脚螺栓二次注浆法也越来越不适应大型的工业设备机组基础安装的要求,而且随着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出现,弥补了这种不足。不过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更应该未雨绸缪,不断进行开发和研究,找到不足,并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新时代的工业要求,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杰.大型工业设备机组基础安装的探讨[J].福建轻纺,2008(3):4-8.
[2]张龙.电镀锡线工艺段机组设备安装技术[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工业建筑杂志社,2016:4.
[3]张军治.浅析电气与控制设备在风电机组的检修策略[J].南方农机,2016,47(9):87+91.
[4]李忠明.大型工业温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模型改进[J].电子制作,2016(12):21.
陈鑫.大型工业设备机组基础安装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2):128.
分享: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作为能源主要支柱之一的煤炭工业对社会能源供应意义重大。液压支架是用于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的设备,在现代化采煤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设备极大地提高了采矿业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
2024-08-10大型焦炉集气管中的荒煤气导出系统经过了单上升管压力自动调压设备的处理,相对于未做处理的炉型来说,总的集气管压力波动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具体到不同的焦化企业因焦炉冷鼓的布局不同,集气管压力波动的干扰因素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从而影响压力波动的干扰因素会更多,常规的处理方案很难满足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需要开发一些新的专用方案和方法去适应。
2023-08-2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建造厂房时选择多层钢结构,不仅因为该技术能够在施工进度上具备明显的优势,而且因为该技术在提高厂房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上表现出来更为突出的优势。当前多层钢结构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应用效果,尤其是增强工业厂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首先分析多层钢结构工业厂房的基本特征,其次阐述多层钢结构工业厂房设计工作的注意事项,最后提出多层钢结构在工业厂房中的实际应用举措并做出总结。
2021-09-04篦冷机是水泥厂熟料烧成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对水泥熟料进行冷却、输送;同时为回转窑及分解炉等提供热空气,是烧成系统热回收的主要设备。目前三代篦冷机以充气梁式为主,存在如下问题:活动框架跑偏,篦板间隙以及篦板与盲板的间隙过大,造成漏料和气流短路;漏料锁风阀密封效果不好,风室间隔密封失效,窜风严重;篦冷机出口熟料温度高,二、三次风温偏低,热回收效率低;设备老化,易损件更换频繁,设备维护费用高[1]。加上现有三代机已经运行很多年,设备故障率高,维修量大。将三代篦冷机系统整体改造成四代篦冷机,整体提升篦冷
2021-09-04气柜是化工或冶金等工艺过程中会用到的一种特定的储供气设备,容积可变化,而压力相对不变。气柜根据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分干式气柜和湿式气柜。干式气柜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类似活塞盘与活塞腔的相对运动,通过调整活塞盘负重以控制气柜的储气压力与储气空间,活塞盘与活塞腔之间的密封有采用密封条加稀油润滑型式,也有采用橡胶膜卷帘型式。
2021-05-25近年来,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稳步上升,天然气成为与石油、煤炭并驾齐驱的三大支柱能源之一。LNG是全球公认的清洁能源,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经济效益突出等众多优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政策鼓励液化天然气开发和引进,至2012年,在我国沿海城市建立了12个LNG进口接收站,总量3500万吨,超过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管道的总量。
2021-04-30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宁夏地区最大的能源企业,是宁夏“一号工程”的建设主力军,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建设者。目前,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已运营的50万t/a煤基烯烃项目和50万t/a甲醇制烯烃项目实现满负荷商业化运行,该装置是世界上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甲醇制丙烯(MTP)装置,其核心技术来源于德国鲁奇公司的MTP工艺。
2021-04-29过滤器是SHELL煤气化装置中飞灰排放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设备,位于飞灰输送相关罐体的泄放气体管线上,主要作用是过滤泄放气体的煤粉,满足气体排放环保要求。在现有各项目的运行过程中,该过滤器有时出现滤芯断裂损坏现象,使泄放气体带灰,排放不达标,污染大气环境,严重时导致整个煤气化装置停车。
2021-04-29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工业生产、制造,应用的规模不断提高,因此对压力容器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压力容器属于特殊性质的工具,对抗压能力、耐腐蚀性的要求极高,而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的重要工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功能。一旦焊接工序质量控制不到位,就会严重影响压力容器后期的使用。
2021-04-29压力表作为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等行业。压力表的测量和测试对于确保压力表的正常工作非常重要。简要分析了压力表的测量和测试内容,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解决目前压力表测量和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压力表进行测量和测试,确保压力表符合相关标准,并找出问题的解决措施,保障压力表的正常运行。
2021-04-29人气:7078
人气:5390
人气:5187
人气:4989
人气:492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期刊人气:1882
主管单位: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0-0682
国内刊号:61-1121/TH
邮发代号:52-49
创刊时间:197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3.316
影响因子:0.281
影响因子:0.62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