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肋骨骨折Meta分析

  2024-12-31    2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运用Meta分析评价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肋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肋骨骨折随机对照试验,检索从建库至2024年2月23日所有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10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肋骨骨折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在治愈率、改善患者疼痛、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肋骨骨折临床疗效可观,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气滞血瘀证
  • 肋骨骨折
  • 胸部损伤
  • 血府逐瘀汤
  • 钝性损伤
  • 加入收藏

肋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胸部损伤,由各种主要钝性损伤机制造成。肋骨骨折在闭合性胸部创伤的发生率高达85%,常见的致伤原因有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间接挤压伤、直接暴力伤等[1]。肋骨骨折相关的疼痛以及潜在的肺部病变会导致气体交换受损,并增加肺炎和呼吸衰竭的风险。尽管成人肋骨骨折患者的总体病死率约为10%,但年轻人的死亡通常归因于相关损伤。相比之下,老年肋骨骨折患者的病死率至少为20%,通常与进行性呼吸衰竭和肺炎直接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将更加普遍[2]。

近年来多项临床对照试验(RCT)结果显示,对于肋骨骨折的保守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常规西药治疗,因单个RCT的证据强度相对较弱,且目前尚未有相关系统评价发表,本研究使用Meta分析来评价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已发表的符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肋骨骨折的RCT研究,文种为中、英文;②研究对象,文献中的患者必须是因外伤所致肋骨骨折并保守治疗者,并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③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肋骨骨折后常规治疗,包括肋骨骨折固定带、非甾体抗炎药;试验组采用常规西药与固定带加血府逐瘀汤(汤剂、胶囊成药)治疗,用药疗程不限;④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包括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凝血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

1.2排除标准

①样本量过少(<30例);②基线资料不可比;③试验组联合其他中药疗法或对照组使用中医疗法;④试验组联合其他中药;⑤连枷胸或合并严重血气胸、进行性血胸或严重内脏损伤或肋骨骨折明显移位有损伤重要血管、神经或内脏需手术治疗;⑥无法获取全文或无法使用数据。

1.3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24年2月23日所有文献。中文检索主题或摘要包括“肋骨骨折”“单纯性肋骨骨折”“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随机”“RCT研究”等。英文检索主题或摘要包括:“Xuefu Zhuyu”“XFZY decoction”“Fracture, Rib”“Fractures, Rib”“Rib Fracture”等。

1.4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检索完成后由2名人员分别进行2次筛选,经2次筛选后收集文章信息,相互核对所收集的信息,如有分歧则寻求第三方判定。所收集的具体内容如:题目、第一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性别、年龄、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

1.5偏倚风险评价

参照Cochrane风险评估[3]对所纳研究的偏倚风险分别评判。如遇分歧则与第三方协商解决。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连续性变量使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对于二分类变量使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二者均以95%作为置信区间(CI),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I2判断研究间的异质性,当异质性较小时(P>0.1,I2<50%)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当异质性较大时(P<0.1,I2>50%),为明确其异质性来源,可使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手段,不能明确其来源者,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同一结局指标所纳入研究个数n≥10,使用漏斗图验证有无发表偏倚。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严格依据检索流程在各目标数据库检索共计文献150篇,运用NoteExpress 3.1软件剔除重复文献后,余62篇。经2次筛选后,最后纳入分析共11篇[4-14]。见图1。

图1文献筛选流程图

2.2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最后共纳入11篇[4-14]文章,样本量为1045例,其中对照组522例,试验组523例。试验组干预措施有2种,9篇[5,6,8,10-14]文章采用血府逐瘀汤汤剂,3篇[4,7,9]采用成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疗程为2周到1个月不等。见表1。

2.3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所纳入的11篇文献中,各项试验均选择了随机分组,其中有5项[4,5,7,9,12]试验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1项[4]采用奇偶数法。对于序列的隐藏,仅有1项[10]试验采用了信封法,其余试验均未提及。所有试验均未提及盲法,均无充分信息表明是否对结局评价使用盲法。纳入研究选择性报告偏倚风险较低,数据较完整,其他偏倚文章未有足够信息判定。见图2。

2.4 Meta分析结果

2.4.1治愈率亚组分析

11项[4-14]研究均报告了治愈率或显效率,组间差异较小(P=0.54,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肋骨骨折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RR=1.33,95%CI(1.20,1.48),P<0.000 01]。然而,对比成药及汤剂的亚组分析结果看,汤剂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RR=1.39,95%CI(1.24,1.56),P<0.000 01]成药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愈率和单纯西药疗效无明显差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见图3。

表1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图2纳入研究产生风险偏倚图

图3治愈率亚组分析

2.4.2 VAS评分

有8项[5,6,8,10-14]研究报告了治疗后疼痛评分,组间异质性较大(P<0.000 01,I2=98%),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肋骨骨折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MD=-1.71,95%CI(-2.23,-1.18),P<0.000 01]。见图4。

2.4.3住院时间

有6项[4,6-9,12]研究报告了患者住院时间,组间异质性较小(P=0.16,I2=3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肋骨骨折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MD=-5.49,95%CI(-5.82,-5.16),P<0.000 01]。见图5。

2.4.4骨折愈合时间

有3项[8,11,12]研究报告了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组间异质性较大(P=0.05,I2=6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肋骨骨折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短于单纯西药治疗[MD=-3.03,95%CI(-3.48,-2.58),P<0.000 01]。见图6。

图4治疗后VAS评分Meta分析

图5住院时间Meta分析

图6骨折愈合时间Meta分析

2.5不良反应

1项[14]研究报告了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可缓解,对照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余均未报告有不良反应。

2.6发表偏倚分析

对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的有效例数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分布情况对称不均匀,表示可能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风险。可能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和数量不足有关。见图7。

图7发表偏倚风险


3、讨论


肋骨骨折的数量与疼痛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当急性疼痛治疗不当时,可能会导致慢性、致残性神经性疼痛的发展。尽管在创伤第15天时疼痛程度有所减轻,但疼痛仍然存在。控制住院患者肋骨骨折疼痛被强调为首要任务,肋骨骨折始终侧重于积极的疼痛治疗,从而使患者能够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以降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目前西医在控制肋骨骨折疼痛的指南上保守方法主要有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氯胺酮、利多卡因输注、利多卡因贴、脉冲超声、硬膜外麻醉、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肋间神经阻滞(ICNB)等[15]。

对于不需要手术的肋骨骨折治疗康复,中医药的辨证施治更有优势。《医宗金鉴》载:“凫骨者,即胸下之边肋也。上下二条,易被损伤,左右皆然”[16]。“气伤则痛,形伤则肿”,肋骨易被损伤,伤后出现胸壁肿痛,多因骨折筋伤,经脉破损,血溢脉外,瘀积肋下,阻滞气机所致[17]。早期肋骨骨折临床运用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血府逐瘀汤在研究中被验证能够提高患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水平含量及OPG/RANKL值,以抑制骨破坏骨吸收,加快骨折的生长愈合。延长凝血酶时间,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延缓胸腔内积血的凝固,从而降低凝固性血胸、纤维胸、血栓形成的概率[14]。赵媛等[18]发现对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予血府逐瘀汤合并西医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尽早出院,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和血氧状况。另外,祝涛等[19]在血府逐瘀汤对于肋骨骨折并发症的疗效中发现,其能显著降低胸部简明损伤分级(AIS)为2分的肋骨骨折患者胸腔积液发生率及AIS为3分肋骨骨折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率,有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对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并没有完整的Meta分析总结,也没有对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等具体指标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总体评价血府逐瘀汤对肋骨骨折的疗效,并对重要结局指标进行分析。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所纳入的11项研究中,均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法,但仅1项研究采用了分配隐藏中的信封法,中药因其气味、颜色、味道等因素难以实现盲法;②所纳入的研究中对于肋骨骨折的严重程度有差异,特别是合并血胸或胸腔积液的患者,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结果偏差,且成药与汤剂、加减配伍、干预疗程等都是异质性的来源;③纳入文章数量不足及质量的参差不齐会影响结论的稳定性;④部分文章欠缺对肋骨骨折患者长期随访,对于出院后的患者缺少相关数据支持。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肋骨骨折在总有效率、治愈率、VA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凝血功能方面有可观疗效,且汤剂效果大于成药。今后可采取大样本、多中心的RCT研究,完善盲法,延长随访时间,统一疗程、中药规格等,进一步为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肋骨骨折提供更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为临床上治疗肋骨骨折提供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孙居仙,徐志飞.肋骨骨折治疗选择及疗效评价[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3):275-277.

[3]谷鸿秋,王杨,李卫.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在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2):147-148.

[4]张广健,高蕊,邱根全,等.血府逐瘀汤对肋骨骨折伴血胸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5):632-635.

[5]张加宇,任明彪,陈先久.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13-14.

[6]徐小义,何斌,陈倚天.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止血药对肋骨骨折伴血胸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3053-3056.

[7]马志刚,李艳.血府逐瘀汤对肋骨骨折伴血胸患者凝血功能及疗效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7):1432-1434.

[8]张志强.肋骨带外固定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3):126-128.

[9]王春成.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的临床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61-62.

[10]苏农.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3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8):105-106.

[11]汪钦生,乔荣勤,黄永青,等.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4):136-137.

[12]何强,刘国江,尹才芳.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肋骨带外固定对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9,9(21):222-223.

[13]张怀忠,鄢琛尹,吴旭辉.血府逐瘀汤联合酚磺乙胺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16):44-47.

[14]吴伟鹏,许钿,蔡锐涛,等.血府逐瘀汤缓解肋骨骨折疼痛临床观察[J/O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4[2024-02-01].


文章来源:谢飞扬,陈俭波.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肋骨骨折Meta分析[J].光明中医,2024,39(24):4883-488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303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9043

国内刊号:12-1391/R

邮发代号:6-153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