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铜仁地区黄秋葵高产及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2020-09-22    17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介绍了铜仁地区黄秋葵播种前准备、育苗与直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嫩果采收等高产优质栽培要点。

  • 关键词:
  • 五角秋葵
  • 栽培要点
  • 田间管理
  • 育苗
  • 黄秋葵
  • 加入收藏

黄秋葵为锦葵科秋葵属,因其荚果脆嫩多黏液,助消化,有助于治疗胃炎、胃溃疡,富含常见的维生素,堪比人参却更适合日常食补。生长速度快,花后24~36h即可采果。喜温、光,耐湿热和干旱,但不耐涝。不择地力,我国各地均可种植。

铜仁地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介于东经107°45′~109°30′、北纬27°07′~29°05′,国土面积1.8万km2,耕地4658.89km2,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铜仁地区黄秋葵种植相对较晚,基础相对较弱,现将铜仁地区黄秋葵高产栽培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当地黄秋葵种植提供参考。


1、播前准备


1.1播种季节

播种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性优良的黄秋葵种子。

1.1.1育苗移栽

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开始穴盘育苗,待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5℃以上时,方可移栽定植。

1.1.2直播种植

一般5月初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5℃以上即可播种。铜仁地区适宜选用绿果五角秋葵,产量可达2.25万~3.75万kg/hm2。

1.2选地与整地

1.2.1选地

黄秋葵对土壤要求较低,但忌连作。多年连作将明显降低产量和提高病虫害发生概率。黄秋葵喜光,应选择光照充沛的田块,壤土或砂壤土、pH6~7为宜。

1.2.2整地

播种或定植前,田地翻耕25cm以上,根据土壤情况晾晒,在起畦前,施用腐熟农家肥22.5t/hm2和氮磷钾复合肥0.45t/hm2,或施用生物有机肥9t/hm2和硫酸钾0.225t/hm2作为底肥[2],混合均匀后,耙平起畦待播。露地直播一般双行种植于1畦(行距0.6m,株距0.4m)。可利用黄秋葵生长缓慢的前期,与其他农作物间作,提高经济效益[1]。


2、育苗与直播


2.1营养土配制与育苗

将营养土(土壤和农家肥体积比7∶3配制)添加多元复合肥1kg/m3,阴凉处放置30d以上。将福尔马林100倍液与营养土拌匀,闷盖3d消毒营养土。为防止福尔马林毒害,需晾晒1~2周使土壤中的福尔马林散尽后方可使用。选用50穴以上的育苗盘,点播种子,覆土约2cm,待苗壮后移栽。

2.2催芽直播

播种前,暴晒黄秋葵种子2d,每天中午天气最热时晒3h以上;采用温汤浸种法处理种子,将经暴晒的黄秋葵种子浸于50℃热水中,恒温震荡或搅拌30min,然后在25℃左右水中维持半天,更换同温度的清水催芽48h。一般情况下,1/2以上黄秋葵种子露白后播种。播种深度不宜超过2cm,符合精细农业标准的高质量种子每穴播种1粒,普通种子每穴可播3粒,可覆盖薄膜,一般5~6d出苗。


3、田间管理


3.1中耕培土与追肥

为促进根系发育,黄秋葵第1朵花现蕾时中耕1次。幼苗期至开花前,开沟施用尿素225kg/hm2,或人粪尿3.75万kg/hm2。施肥后浇水1次,促进肥料吸收。坐果后黄秋葵生长速度变快,为保证产量,应保证肥水供应,开花结果期追施含氮、磷、钾各10%~20%的复合肥,每次施用400kg/hm2左右,30d左右追肥1次。同时,加强中耕培土,防止倒伏,汛期时注意涝害。

3.2间苗

幼苗生长呈1叶1心时和长出3片真叶时分别间苗1次,为降低劳动力成本,也可只间苗1次。在4片真叶前后时定苗,注意拔除病株,选留1株壮苗即可。人力充足时,可适当移栽补苗。精细农业播种无需间苗,可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

3.3整枝

前期采果时拔去果荚下叶片,9月中旬左右,进行摘心保果留荚和成熟。


4、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抗病虫性较强,不易发病。但在田间管理不当等情形下,会导致病虫害发生。黄秋葵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棉铃虫、夜蛾类等[3]。与其他农作物一样,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主要原则或选用最新选育的抗病虫害黄秋葵新品种[4]。


5、嫩果采收


嫩果长至8cm左右时为采摘标准期。前期每2~3d摘果1次,盛果期1~2d采摘1次,后期(一般9月中旬以后)应3~4d采摘1次。采摘时用剪刀剪断果梗,时间选择在5:00—10:00和16:00—19:00。


参考文献:

[1]宋聚红,王海山,刘玉芹,等.油葵-黄秋葵间作栽培技术[J].蔬菜,2019(3):42-44.

[2]唐林,甄卞,王东东.氮素对黄秋葵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7):65-67,70.

[3]李瑞芬.黄秋葵主要病虫害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7(15):61.

[4]支艳英.对当前农业植保方针的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15(12):46-48.


崔志钢,王琨,孙聆睿,赵会芳,宁江权.铜仁地区黄秋葵高产优质栽培要点[J].农技服务,2020,37(09):61-62.

基金:基础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铜市科研(2018)47号]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耕作与栽培

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

期刊人气:291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8-2239

国内刊号:52-1065/S

邮发代号:66-2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