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粒农16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LN133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N569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0年在山东省安排了夏播玉米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粒农16在山东省11个试点表现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山东省夏播区种植,以亩保苗4500株左右为宜。
粒农16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LN133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N569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90021),该品种在河南省2016-2019年连续3年审定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产量稳居前2位,3年46个试验点次增产率为100%,表现突出[1]。山东省与河南省为黄淮海平原相邻省份,处于同一生态区,为加速该品种的推广应用,2020年泰安市金种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省安排了引种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目的
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鉴定粒农16在相邻生态区山东省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为该品种在山东省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试验概况
1.2.1试验地点
2020年在山东省设立11处试点,承试单位具体情况见表1。
1.2.2试验材料
参试玉米品种为粒农16和对照品种郑单958。
表1承试单位情况
1.2.3试验方法
种植密度统一为5000株/亩,采用顺序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100m2,行距60cm,株距为22.2cm,行向为南北方向,行数不少于8行,重复间留1.0~1.5m宽的走道,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行数不少于3行,全区收获计产。
1.2.4试验概况
根据山东省生态自然条件情况,设置了11处试点,试验地选用有代表性、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一致、地力均匀、土壤肥力不等的地块,6月10~20日夏直播,各试验点播种墒情较好,播种时间适宜,田间管理及时一致,对照品种成熟即收获。11个试点严格执行试验要求、管理规范,玉米生长期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品种的特征特性。
2、结果与分析
2.1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玉米生长期间气候条件总体来看弊大于利,整体产量水平较常年略减。6月降水偏多,玉米苗期生长较快,造成株高、穗位高略高,7月下旬降水偏少,部分地块出现旱情,7月底至8月上旬出现连阴雨天,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对玉米的授粉结实十分不利,部分试点品种出现畸形穗、缺粒、秃尖等现象,8月上旬个别试点有大风降雨,个别品种出现倒伏,9月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光照充足,有利于玉米灌浆成熟、收获,后期个别试点有锈病、茎腐病发生,但因为发生较晚对产量影响不大;其他病害轻微发生或没发生。
2.2抗病虫鉴定结果
2020年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对粒农16进行人工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粗缩病、穗腐病、茎腐病,感弯孢霉叶斑病、南方锈病。
2.3在各地种植品种表现
2020年粒农16在山东省各地种植产量及性状表现见表2。
(1)聊城:土地肥力上等,玉米生育期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期病害发生较轻,有利于鉴定品种的丰产性,亩产734.8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9.2%。
(2)肥城:土地肥力中下等,8月上旬降水偏多,对玉米花期的生长发育及授粉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空秆,空秆率1.2%,对照郑单958空秆率2.0%;后期叶斑病发生略重,大斑病3级,对照郑单958为5级,比对照略轻;小斑病2个品种相当,均为5级;亩产506.4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5.5%。
(3)兰陵:土地肥力上等,8月上旬降水偏多,对玉米花期的生长发育及授粉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空秆,空秆率1.3%,对照郑单958空秆率2.1%;后期叶斑病发生略重,大斑病3级,对照郑单958为5级,比对照略轻;小斑病2个品种相当,均为5级;亩产703.4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9.8%。
(4)汶上:土地肥力中下等,8月上旬降水偏多,对玉米花期的生长发育及授粉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空秆,空秆率0.5%,对照郑单958空秆率1.2%,比对照轻;后期病害发生较轻;亩产536.5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6.4%。
(5)新泰:土地肥力上等,玉米生育期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有利于鉴定品种的丰产性,后期田间叶斑病发生略重,比对照郑单958发生略轻;亩产779.2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8.2%。
(6)郓城:土地肥力中等,玉米生育期间气温较往年低,8月雨量偏多,不利于玉米授粉,田间表现病害较轻。亩产618.0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2.4%。
(7)莱州:土地肥力上等,玉米生育期间遭遇苗期低温,全生育期寡照,8月24日受台风影响有强对流天气发生,造成部分品种倒伏较重,受倒伏和寡照的影响秃尖较长,成熟度较差。倒伏率为35%,对照郑单958倒伏率为20%,比对照略重;亩产719.6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3.4%。
(8)商河:土地肥力上等,玉米生育期间7~8月低温寡照,不利于授粉结实,部分光温敏感品种结实差,后期病害发生较轻,亩产712.9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5.3%。
(9)嘉祥:土地肥力中等,8月雨量偏多,气温多为湿热天气,不利于玉米授粉。9月上旬降水偏少,总体田间表现病害较轻。亩产616.9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1.5%。
(10)宁津:土地肥力上等,整个生育期积温偏低,成熟期延迟,8月降水偏多,发育正常,生长中后期没有灾害性天气,没有发生倒伏,病害很轻。亩产771.5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8.2%。
(11)惠民:土地肥力上等,7月中旬至8月上旬高温干旱,8月中下旬阴雨寡照,9月无有效降雨,病害很轻。亩产709.4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3.2%。
3、结论
根据11个试验点试验数据的汇总结果(表2),参试品种粒农16生育期103d左右,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株高264cm,穗位高104cm;穗长18.4cm,穗行数15.9,行粒数35.3,秃尖长0.3cm,千粒重339g,籽粒半马齿,红轴,黄粒;倒伏倒折率为3.1%;小斑病1~5级,大斑病1~3级,茎腐病0.1%,未发生粗缩病。11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为100%;平均亩产673.5kg,比对照郑单958增加5.7%。
分析粒农16在山东省11个试验点的田间表现可以看出,该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结实性、抗逆性方面均优于对照,尤其是在耐高温干旱及低温阴雨寡照方面表现突出,和河南省多年田间表现一致,但在每亩5000株的种植密度下,倒伏率略高于对照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应注意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4500株左右;二是注意在苗期蹲苗;三是7~10片叶喷施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前期旺长[2,3]。
参考文献:
[1]王伟莉,袁全意,靳春梅,等.玉米新品种粒农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20(4):20-21.
[2]王伟莉,孙凯.玉米新品种俊达001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1(3):64.
[3]王伟莉,袁全意.国审玉米新品种农乐988选育报告[J].中国种业,2010(S):81.
文章来源:秦贵周,王伟莉,王鹏.玉米新品种粒农16在山东省的引种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1(07):58-60+63.
分享:
大豆原产于我国,迄今已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当前大豆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供给全球70.86%的植物蛋白和28.88%的植物油脂。自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由大豆出口国转为大豆进口国,且需求持续增长,2022年进口大豆9 108万t,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
2024-03-14种子是各国种业至关重要、越来越被重视的农业“芯片”。经过人工培育或经过研究发现的具有特殊性、稳定性、一致性及别致性的野生植物进行开发而获得的品种,被称为植物新品种。作为一种由智力活动产生的结果,即无形的资产权利,植物的新种类涵盖了农业知识产权系统中的关键元素及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驱动力。
2024-03-07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技术是在基因的特定位点上进行精准定位,同时以特定的技术来对某些基因进行改造,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基因编辑,指对所需的目标基因进行人为改造,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使得碱基缺失、替换和改造,以改变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或功能。基因编辑技术自诞生以来,发展迅猛,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使生物学迎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2024-03-06在21世纪的今天,种子产业作为全球农业的关键驱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全球食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史越英,2022;官培财,2023)。种子产业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力,影响着食物供应链的稳定和全球粮食安全。
2023-11-10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聚焦国家种业、粮食重大需求,旨在提升河南省种业竞争力。河南省是育种、繁种、用种、供种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当前河南省的种子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商业化育种体系未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引进挖掘地区差距较大,缺乏有影响力的种子经营企业等。
2023-09-15青海因自然环境和藏区种植土壤等因素的影响,青稞的种植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现在,新的栽培技术的出现,发现其对青稞的种植和收益存在着提升空间。本文从青海地区青稞种植的初期选种、农田治理以及后期的浇水施肥管理、科学合理轮作和对病虫灾害整治预防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现阶段的栽培技术进行创新研究,从而提高青稞种植的产量。
2021-08-23玉簪属(Hosta)花卉属百合科多年生植物,是优良的耐荫地被植物和观赏花卉,在园林绿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玉簪属植物育种及品种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目前主要采用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育种。主要针对分布于北京、上海以及东北地区的玉簪属花卉,讨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为今后玉簪属植物的育种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2021-08-14粒农16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LN133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N569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0年在山东省安排了夏播玉米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粒农16在山东省11个试点表现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山东省夏播区种植,以亩保苗4500株左右为宜。
2021-07-20当育粳0717是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品种间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出的单、双晚兼用的高产香型粳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口性好等特点,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在江淮及沿江地区作中粳和双季晚粳种植,该品种2017-2020年已累计推广50余万亩。
2021-07-20盐两优1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盐42S为母本、盐恢00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0年7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笔者介绍了盐两优1号的组合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
2021-07-20人气:5853
人气:5224
人气:4556
人气:4522
人气:42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期刊人气:847
主管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学会
出版地方:甘肃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1463
国内刊号:62-1050/S
邮发代号:54-8
创刊时间:196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165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4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