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换填垫层的换填材料类别中不包含素混凝土,多为级配砂夹石、土夹石等填料;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压实系数的难以控制、平板静载荷实验等质量检测带来的工期拖延及实验费用增加,施工方及建设方经常会要求用素混凝土换填。针对此现象,文章对使用素混凝土进行换填的地基基础从基础承载力、基础变形、基础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及比较。
1、引言
对于门式刚架、排架、多层框架等建筑体型简单、结构特点单一的结构,在其地基基础的设计中,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时,常存在局部软弱土、回填土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结构工程师一般首选换填垫层方法。换填垫层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处理效果较好,综合造价较低的优点。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大部分结构工程师会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4.2.1条优先选择土加石或砂加石作为换填的填料,控制压实系数大于0.97(实际工程中达到0.97的压实系数比较困难)[1],而且要求对换填区域做浅层平板载荷实验来确定地基承载力,并达到设计要求。在此情况下,经常有项目施工方、监理方甚至建设方会提出选用素混凝土代替土加石或砂加石作为换填垫层的填料,从而可以避免分层压实分层验收的繁琐施工工序及平板静载荷实验产生的费用。相关规范中对采用素混凝土作为换填填料的相关技术标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采用素混凝土作为换填垫层的填料是否合理,对基础设计又有何影响。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三大核心问题分别是承载力计算、变形计算、稳定性计算,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2、承载力问题
满足地基承载力是基础设计的首要问题。地基承载力的不足会给主体结构带来主体结构沉降、甚至倾斜等诸多危害。如何进行承载力计算,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条中有明确的说明,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2]:
(1)轴心荷载作用
(2 偏心荷载作用
pz———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
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f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此时在确定pz时,应考虑换填厚度内素混凝土的容重。软弱下卧层的基础设计是浅基础设计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存在两个或以上软弱下卧层时,应正确区分软弱下卧层。对于浅层软土厚度不大的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土,当软弱土层厚度较大时,应根据下卧层土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垫层厚度[4]。
3、变形问题
对于浅基础地基变形的计算,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最终变形量考虑沉降经验系数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2]。换填垫层地基处理方法中地基基础设计的变形问题即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换填垫层的填料如果选用素混凝土,素混凝土本身的压缩性极低,例如C15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2.2×104MPa,在换填厚度范围内基本不存在变形,而未换填区域相应深度范围内为持力层土层,在上部结构荷载下存在压缩变形。如此会带来换填部分和未换填部分的沉降差问题。用砂石换填,控制一定压实系数,能够很好地调节换填区域的沉降和未换填区域的沉降差值。当持力层为土层时,尤其压缩模量较小的土层,采用素混凝土换填,素混凝土垫层在基础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其高抗压强度压缩变形极小,与未换填区域将会产生沉降差,此沉降差将会对基础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可能对上部结构产生破坏。
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
现以某工程案例来讲述实际设计中,当采用素混凝土换填时,如何对因换填产生的沉降差进行初步估算。某工业园区内一栋研发楼,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平面如图1所示。上部结构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通用有限元软件satwe分析,基础采用JCCAD进行设计。本工程地勘报告反映的各土层土质情况如图2所示,各项土层性能指标标于图中。以粘土层作为持力层采用独立浅基础进行基础设计时,A框架柱(1轴与D轴交汇处)基底持力层较深采用C15素混凝土进行换填,按照其余基础基底标高,此处基槽需要换填1.5m深度。框架柱A和框架柱B基底下土层剖面情况详见图3所示。
图2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设计参数
按照地勘报告建议的2层粘土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深宽修正后,确定的框架柱A基础尺寸为2500mm×2500mm;框架柱B(1轴与B轴交汇处)基础尺寸为3200mm×3200mm。
3.1框架柱A基底沉降计算
在JCCAD中读取准永久组合工况下,框架柱A最大轴力,以此计算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53kPa,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6条及表5.3.5规定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图3框架柱A、B基底下土层分布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3.2框架柱B基底沉降计算
在JCCAD中读取准永久组合工况下,框架柱A最大轴力,以此计算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65kPa,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6条及表5.3.5规定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3.3沉降差值的判断
依据本项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2层黏土属于中压缩性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表5.3.4中规定:当地基土类别为中、低压缩性土时,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框架结构)应控制在之内,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
综上可以初步判断此案例如果采用C15素混凝土进行换填,相邻柱基的沉降差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建议采用土夹石换填,并复合相邻柱基沉降差、增设短柱加大A处基础埋深。
实际设计工作中,基底下土层地质情况千变万化。对于基底下持力层为土层时,尤其压缩模量较低的土层,当采用素混凝土换填时,一定要注意复核相邻柱基之间的沉降差能否满足规范要求。沉降差值的大小与换填深度、柱基之间的相邻距离、基底下土层分布有着直接关系。当换填深度较深、柱基之间的相邻距离较小、基底下土层压缩模量较小时,相邻柱基之间的沉降差较难满足规范要求。
对于基底下持力层为微风化等岩石层时,建议直接采用素混凝土进行换填。
4、稳定性问题
当遇到坡地建筑、山区建筑时,如果存在局部基础持力层较深的情况,仍然采用换填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很容易破坏土体的整体性,从而改变圆弧滑动面的位置,引起地基稳定性的破坏。这时地基基础的设计不能忽略地基稳定性的验算。
地基的稳定性一般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进行验算。对于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当采用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时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4.2条的相关规定。所以对于位于边坡边缘的浅基础,不建议采用换填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采用增设短柱加大基础埋深达到基础落在持力层上的目的,而且还更容易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4.2条的相关规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总结
从承载力、变形、稳定性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采用素混凝土作为换填的填料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行的。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换填区域较少,且持力层土层压缩模量较大或为岩石层时,可采用素混凝土换填,此时也没必要要求做平板静载荷实验进行检测。
当采用素混凝土换填量相对较大时,为节省造价,可以采用毛石混凝土。但在施工时,应先浇筑混凝土,然后采用抛石法,避免常规施工方法由于毛石堆积,素混凝土无法浇筑密实而形成的空洞存在地基缺陷。
换填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其核心还是变形问题,对于大面积换填,应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2]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胡德华,庄芸.换填垫层地基强度与设计研究[J].土工基础,2010,24(01):44-46+54.
[4]吴迈,赵欣,王恩远.换填垫层设计方法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04):93-96.
高德辉,刘杨,宋翠芳.素混凝土作为换填垫层填料对基础设计的影响[J].安徽建筑,2020,27(10):88-89.
分享:
中国化工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是摆脱对现有技术和方式的依赖, 实现中国化工产业创新升级的关键, 是真正实现成熟并提高内在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024-12-28在聚酯生产工艺过程中,聚酯的缩聚反应需要在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终缩聚反应需要更大的真空度,所以真空系统在整个聚酯装置中占有很大比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真空系统的堵塞也是造成生产装置停车的重要原因。抽出副反应所经过的管线叫做气相管线,为此保证气相管线通畅是至关重要。
2024-11-1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离纯化方法,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作为溶剂,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调控溶剂性质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高度选择性提取,所展现出的独特溶解能力和传质特性,有效克服了传统溶剂萃取法中溶剂残留、热稳定性差、能耗高等问题。
2024-11-14CW中存在天然的氧化还原条件:好氧阴极、厌氧阳极以及氧化还原梯度。因此CW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耦合成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CW-MFC克服了CW容易堵塞、脱氮效率低等问题,同时也无需传统MFC中昂贵的膜材料,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水处理技术,从而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2-3]。
2024-10-29钢悬链立管(SCR)是深水油气开发的重要立管形式,SCR立管的顶端需要使用悬挂系统来承受恒定立管张力,适应在环境载荷作用下的长期摆动作用。SCR立管悬挂系统主要有柔性接头和应力接头。由钢和弹性体组成的柔性接头已在我国首座10万t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上使用。
2024-08-30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广泛用于汽油中的添加剂,能够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燃烧效率。然而,MTBE也被发现具有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因为它可能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其中,MTBE的硫含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硫是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准确测定MTBE中的硫含量对于环境监测和汽油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4-08-30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是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铜,同时产生大量含铜废液。其中,酸蚀刻废液是一种产生量较大的危险废液,不仅含有大量的铜离子(Ⅰ价、Ⅱ价)、氯离子,还含有一定量的铁离子、锌离子。一般通过电化学法或化学法以单质铜、氧化铜、硫酸铜、碱式碳酸铜等形式对铜进行回收。
2024-08-01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需要现场工程师具备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掌握先进的数据处理及智能化技术。这种需求推动化工教育向数据驱动、智能化方向转变。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面临着从理论向实践、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综合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2024-08-01制约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续航能力和寿命。密封材料作为燃料电池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参与电化学反应,但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蓄电池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通过改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密封层的厚度,比较3个单电池的极化曲线和内阻变化,得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密封层厚度。
2023-11-02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工产品。由此,做好化工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对化工产品质量加强检验监督,将化工标准化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是确保化工产品质量达标的重要举措。
2023-11-01人气:4871
人气:4051
人气:3774
人气:3721
人气:30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无机材料学报
期刊人气:406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化工
国际刊号:1000-324X
国内刊号:31-1363/TQ
邮发代号:4-504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51
影响因子:0.144
影响因子:0.491
影响因子:0.253
影响因子:0.25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