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2020-10-13    102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迫切需要经济文化有一个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较高的增长速度走过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发展路程,经济成就在多个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今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人民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生产能力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国从追求高速度发展转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 关键词:
  • 战略支撑
  • 现代化经济体系
  • 社会主要矛盾
  • 经济发展
  • 高质量发展
  • 高速度增长
  • 加入收藏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论断是对经济成就的总结,是对新时代经济基本特征地描述,是对经济工作根本要求的阐释,是实现中国梦的路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论断描述了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阐释我国今后长期内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务必深刻认识高速增长的重要意义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全面认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着力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


1、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成就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以后,中国曾一度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灾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曾经任人欺凌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揭开了民族复兴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迫切需要经济文化有一个快速发展。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此以后,我国步入高速增长的阶段。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路程中,我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最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多亿斤。无论是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合作,还是外汇储备,都达到了世界前列。

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已经摆脱生产落后和普遍贫困的状况,已经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走完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到今天,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科技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梯队,奠定了我国今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矛盾和突出问题,正确认识、把握和解决其中的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是我国40年来始终坚持追求高速度发展生产力、尽快形成规模经济的理论支撑。发展到今天,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

从需求方面来看,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层次大大提升。不但对高品质农产品、制造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而且对参与感、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尊严感等“软性需要”日益增长。需要的重心,已经不再是以吃、穿、住、行为核心的基本生存需求,而是更高质量的产品、更高品质的文化、更高层次的政治和生态等方面的需求,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准确地描述出我国现在的矛盾特性。

从生产方面来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充分,产业发展的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仍然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创新能力和高端产业发展不充分,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低端供给过剩而高端供给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节能环保工作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了准确地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社会主要矛盾是划分时代的基本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地渡过了一个辉煌的历史阶段,昭示着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彻底摆脱贫困,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特定历史使命的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主要矛盾,我国不能再采取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动、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而要向转向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供给侧发生质的变化,实现产品和服务与变化了的需求相匹配,才能解决已经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也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必经之路。历史上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通过量的扩张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以后,必须通过质的提高,才能跨越到高收入阶段,这一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现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在总体上都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位置,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依赖于资源投入,某些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还受制于别人,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的高端产品也需要大量进口,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应用还不完全对接,科技创新驱动力不足。我国只有转变过去的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原来的经济结构、增长动力从以要素投入为主转向以创新为主,推动经济以高质量的模式发展,才能解决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使我国从“富起来”迈到“强起来”。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3、高质量发展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经济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

201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根据这次会议的内容,可以把这个“有机整体”分解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

第一,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以建设创新引领、各行业协同发展为特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引领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大幅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品、产业,加强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以人力资本培育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第二,现代化市场体系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为特征。市场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企业优胜劣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第三,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以体现效率、促进公平为特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合理化,形成“人人贡献、人人有获得感”的“共建共享”经济体系。第四,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以彰显优势、协调联动为特征。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五,现代化绿色发展体系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构建低碳能源、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第六,现代化的开放体系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为特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立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和资源,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第七,现代化经济体制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特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发挥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建立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弥补市场失灵,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对以上这几个体系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又要沿着有长远的规划前进。目前,要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优化营商市场环境,防范重大风险,发展绿色经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7(21).

[2]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N].光明日报,2018-02-01.

[3]林兆木.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N].人民日报,2018-01-17.

[4]颜晓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18-01-04.


徐全军.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J].中国商论,2020(19):3-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期刊名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期刊人气:500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山东省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年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