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讨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2023-08-03    8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基于城镇化中介视角,以2001~2020年中国29个省份为样本考察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效应来看,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地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促进作用强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从中介效应来看,城镇化在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4.26%,即城镇化是经济增长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

  • 关键词:
  • 城乡收入差距
  • 城镇化
  • 经济发展方式
  • 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结构
  • 加入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当前正处于“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阶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经济增长结构的同时,“城市病”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采取的政策扶持等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持续存在的区位优势导致城乡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逐渐凸显,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对统筹城乡融合、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城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并且注重城乡统筹、产业协同,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均衡分配,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城镇化放入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框架进行考察,对于协调城乡资源均衡分配,改善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前已有文献中学者们对于经济增长、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研究,但其使用的计量方法不同,且研究视角也有所差别,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中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上,而较少将这三者放在统一逻辑框架下考察其相互作用关系,因而未能深入地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鉴于此,本文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结论的稳健性,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在分析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时,探究城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用Bootstrap法对经济增长通过城镇化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这一中介路径进行佐证,以期为我国制定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与推动城乡良性关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以及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对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进行调整。城市与农村地区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使得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增速不同,进而使得两者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较大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因此发生明显改变。Kuznets(195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城乡收入差距会扩大,当经济发展水平逐渐上升并超出一个既定的水平后,经济发展会促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景斌强(2019)基于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长期的视角来看,持续的经济增长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陆铭、陈钊等(2005)通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探究,发现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善,同时产业结构正在逐渐趋向合理化。虽然在短期来看,经济发展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在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致使不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一致,但不能忽视了经济增长正常溢出效应以及城市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城市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正向溢出效应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增加了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项目,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了农民的就业机会与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使得不断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得到有效缓解。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H1:经济增长能够有效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二)经济增长与城镇化。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乡村生活方式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城市提供的良好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的生产、技术等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优势,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Lucas(1988)基于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主要集中于城市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陈钊、陆铭(2004)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镇化。目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大幅度增加,各产业所需劳动要素的配置趋于合理,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经济稳定增长,持续性也有所提高。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城市在生产技术的专业化和多样性等方面也有所提升,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H2: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城镇化发展

(三)经济增长、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已有的文献中,关于经济增长、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视角多集中在二者两两之间的作用关系,部分学者在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间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但其中介变量多数为产业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以城镇化为中介的探究寥寥。

当代中国老龄化水平呈现不断升高的态势,适龄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随之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剩余农业劳动力充分转移到城镇后,得到充分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渐被缓解。美国经济学家Lampard(1956)通过研究发现,美国的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具有正向影响,并且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一致的发展趋势。经济增长通过促进城市地区生产技术的专业化和基础设施的多样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因此,探究经济增长能否通过城镇化这一路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H3:经济增长通过城镇化能够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本文认为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以通过城镇化这一路径来实现,为了识别这一机制,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构建实证模型:

第一,研究经济增长分别对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的影响机理。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两种估计方法检验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关系,并将其作为回归结果。模型设定如下:

正在加载图片

其中,i和t分别代表地区和年份,μ、γ、ε分别代表各式中的随机扰动项。式(2)考察经济增长和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X1it为式(2)中的控制变量。

第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城镇化是否在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本研究借鉴温忠麟等(2014)的研究,采用Bootstrap方法设定如下模型:

正在加载图片

其中,controls代表控制变量,ε为随机扰动项。公式(3)用来检验经济增长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公式(4)用来检验经济增长如何影响中介变量(城镇化);公式(5)检验控制了经济增长这一变量之后,中介变量(城镇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

考虑到数据的敏感性与可得性,本文借鉴欧阳志刚和王少平(2007)的研究使用泰尔指数(Theil)表征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变量。

2、解释变量:经济增长。

现有的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表征经济增长。但GDP不能精确地反映经济的均衡程度,本文借鉴景斌强(2019)的研究,使用人均GDP(Pgdp)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

3、中介变量:城镇化。

城镇化是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持续性地由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本文采用城市人口数量与总人口数量的比值来表征城镇化(Urb)。

4、控制变量。

由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本文借鉴王向和王庆芳(2013)的研究,选取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1)市场化程度;(2)第二产业产值比重;(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4)基础设施建设;(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中,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根据相关的基础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到。

(三)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为2001~2020年我国29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其中,泰尔指数的相关基础数据来自各省份的官方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城镇化、经济增长、市场化程度等相关基础数据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找齐,由于西藏与重庆部分指标数据缺失较多,将其数据剔除。


三、实证分析


(一)联立方程模型分析。

本文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运用eviews8.0进行数据分析,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

由表1中方程(1)与方程(2)可知,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回归系数为-0.3774,对城镇化的回归系数为0.2917,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经济增长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能够推进城镇化建设,与假设1、假设2相符。

(二)全国样本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分析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促进作用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考察城镇化是否在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施加了作用,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选择城镇化作为中介变量。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存在直接效应,直接效应(β3)为-0.0106。即经济增长直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说明在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城镇化是经济增长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


四、结论及建议


基于2001~2020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就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检验,得到以下结论:(一)从总体效应的视角来分析,经济增长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促进作用强度与经济发展正相关。(二)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经济增长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三)从中介效应的视角来看,城镇化在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4.26%,即经济增长能够通过推进城镇化这一中介路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表1联立方程模型2SLS估计结果一览表

注:l n表示取自然对数变换,括号中的数据为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

根据上文实证检验结果,为了更好地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使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拓展农业边界,实现农村产业多样化,丰富农村地区收入来源。将基础建设的重点向农村经济发展转移,以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充分挖掘农业产业的潜在发展路径,使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充分发展,构建多元化、创新化的乡村产业体系,根据当地拥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情况,建设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为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以推动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作为经济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应充分发挥其传导作用。政府应充分利用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的助推作用,持续稳健地推动城镇化。首先,对城乡分割的户籍政策进行改革,放宽城镇落户限制与人才落户缴纳社保年限的限制。其次,合理分配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适当地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从而有效推进城镇化发展,形成“城市支持农村”的局面,增强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使其经济持续增长,为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2]景斌强.城镇化率、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一--基于省级面板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05).

[3]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一一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12).

[6]崔忠平,王浩名.城镇化、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一-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财会月刊,2017(30).

[7]马强,王军.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与效应一一-基于中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8(10).

[8]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42(10).

[9]王向,王庆芳.城镇化、服务业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协整方法和结构方程的经验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33(06).

[10]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05).


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县域经济分类发展研究”(编号:2022YB065)资助;


文章来源:马建威,宋丽丽.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2):30-3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经济研究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

期刊人气:337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0577-9154

国内刊号:11-1081/F

邮发代号:2-251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