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鸡球虫病是一种鸡寄生性原虫病,是在鸡群中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种传染病,若不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很容易造成鸡只的大量死亡。又因球虫对一些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即使病愈后也会变成球虫的携带者,导致肉鸡增重和蛋鸡产蛋量下降,给养鸡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鸡球虫病的诊治方法与体会作一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
鸡的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的一种或几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内引起的以血痢与贫血为特征的原虫病。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都能感染此病,但以2~6周龄的鸡发病率最高,危害性严重,很少见于2周内的雏鸡和产蛋的成鸡。
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当的温度(26~32℃)和湿度的环境中,一般经24~72h就能发育成孢子化的卵囊,当鸡吃了这种卵囊后就会发生球虫病。因此,摄入成熟的孢子化卵囊是唯一的天然传播方式。
1、主要症状
临诊上一般将鸡球虫病分为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或急性型、慢性型两种。
1.1盲肠球虫病(急性型)的症状
多由柔嫩艾美尔球虫引起,常见于雏鸡,多呈急性暴发式,病程一般2~3周,病鸡表现精神萎顿,打堆,缩颈闭眼,羽毛蓬松,3~5d后排出带有血液的稀粪或排出的全是血液,继而出现共济失调,鸡冠发白,食欲废绝,痉挛麻痹等神经症状,重者1~2d内死亡,如不及时治疗,发病率可达50%~80%,死亡率可达30%以上。
1.2小肠球虫病(慢性型)的症状
当前流行的主要是危害较大的巨型艾美尔球虫和堆型艾美尔球虫。多见于3~5周龄的幼鸡或成年鸡,病程较长。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逆立,冠和肉髯苍白,食欲减退,消瘦,嗉囊内充满液体。粪便稀薄、内混有未消化好的饲料颗粒;有的排粪很细,分节或呈串珠样,粪、水分离,严重者排西红柿酱色稀粪;有的排粪较干,粪中夹有红色颗粒,到后期多数排红、绿、白色稀粪。两脚无力,瘫倒不起,最后衰竭死亡。产蛋鸡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轻,气室大,白皮和软壳蛋增多。该病死亡率较盲肠球虫病低。
2、病理变化
2.1柔嫩艾美尔球虫
盲肠肿大、比正常粗数倍,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血液或血凝块。
2.2毒害艾美尔球虫
主要寄生于小肠中1/3段的上皮细胞内,往往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同时感染。小肠中段膨胀变粗非常显著、肠壁增厚脆弱,臌气,呈粉红色。浆膜面有粟粒大的出血斑点或灰白色坏死灶。剪开后可见肠腔内充满血液和血凝块,并混有泡沫样液体,肠黏膜肿胀粗糙,肠腔内含有大量血液和豆渣样坏死物。
2.3堆型艾美尔球虫
表现为十二指肠肿大明显,肠黏膜出血、浆膜面可见少量点线状的灰白色坏死灶或小斑点,严重时呈梯状外观,并且感染时间越长该病变越明显。
2.4巨型艾美尔球虫
主要侵害小肠中段,即从十二指肠襻以下到卵黄蒂下方,重者波及整个小肠。表现为肠管扩张,肠壁增厚松弛,有严重的坏死灶,肠腔内常充满橙黄色黏液或血凝块。
2.5其他小肠球虫
其他小肠球虫有的致病力较弱,病变不太严重和明显,一般能使相应肠段黏膜出血、坏死,肠壁松弛褪色,肠腔内充满水样液体或消化不良的饲料,重者带有血样混合物。
3、诊断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死后取肠黏膜触片或刮取肠黏膜涂片镜检,如果查看到有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是不是由球虫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4、预防
4.1搞好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本病的中心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平时要保持鸡舍的通风干燥,饲养密度要适当,粪便应及时清除并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可用沸水、热蒸汽等处理,由于球虫卵对一般消毒药有很强的抵抗力,故用3%~5%氢氧化钠热溶液消毒效果较好。日粮中添加0.25~0.5mg/kg硒可增强鸡对球虫的抵抗力。补充足够的VK和给予3~7倍推荐量的VA可加速鸡患球虫病后的康复。
4.2分段饲养
成鸡与雏鸡应分开喂养,避免鸡、鸭、鹅等混养,以免带虫的成年禽散播病原体导致雏鸡暴发球虫病。
4.3免疫预防
目前,用于鸡场计划免疫的球虫疫苗主要有三价(柔嫩+巨型+堆型)活疫苗和四价(柔嫩+毒害+巨型+堆型)活疫苗。免疫方法主要有滴口法、喷料法、饮水法和喷雾法等。其中以滴口法免疫效果较好,能够使鸡群达到均匀的抗体水平,但操作费时费力且易造成应激,主要适用于中小型鸡场的免疫;喷雾法一般用于孵化室内对1日龄的雏鸡进行免疫;喷料法与饮水法是中大型鸡场较常采用的方法。一般1~5日龄免疫一次,蛋鸡或种鸡在育成上架前(16~18周龄)再进行补免一次。
4.4药物预防
除抗生素类球虫药外,还可选择中药制剂,不但效果好,还减少了药残和毒副作用,如青蒿常山颗粒,白头翁颗粒等制剂。
4.5药物治疗
治疗时的原则是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合成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等。化学合成类药物主要有氨丙啉、常山酮、地克珠利、磺胺喹噁啉和乙氧酰胺苯甲酯等。
4.6应用球虫药的注意事项
为防止球虫的抗药性,应采取穿梭式或轮流式用药方法,即不同类型的抗球虫药要交替使用;如果应用一种球虫药,用药时间不宜太长和次数过多,一般连用不超过3次,否则易产生抗药性。
为防止球虫药中毒或引起不良反应,要注意给药量不要过大,药物拌料时应充分搅拌均匀,采取少投勤添的方式进行喂料,即节约饲料又能保证鸡采食药物的均匀度。
按照作用峰期合理用药:如对于生命周期短的肉仔鸡,应选择能在短期内能迅速控制球虫病的药物,即作用峰值于第一代无性繁殖期的抗球虫药(如氯羟吡啶、喹啉类、氯苯胍等);而对于蛋鸡因其生命周期长,其用药目的除控制球虫病外,主要致力于使鸡产生免疫力,要选择作用峰值于无性繁殖第二代以后的抗球虫药(如氨丙啉、尼卡巴嗪、磺胺类等)。一般来说,作用于第一代裂殖生殖的药物预防性强,但不利于鸡对球虫免疫力的形成;作用于第二代裂殖生殖的药物,即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抗球虫免疫力的形成影响不大。
对于肉仔鸡在屠宰前和产蛋鸡在产蛋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遵守药物的休药期和停药期,避免出现药物残留或影响产蛋的质量和孵化率。
5、体会与探讨
鸡球虫的发生与危害程度有以下特点:从发病日龄看,雏鸡发病率大于成鸡;从发病季节看,夏秋季发病多于春冬季;从养殖方式看,地面养殖发病率大于架上养殖;从发病品种看,肉鸡发病重于蛋鸡。因此,根据不同特点及时做好预防是避免或减少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球虫病能够抑制鸡体的免疫功能,造成免疫失败;感染过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的鸡只,是球虫病的易感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慢性球虫病,主要对小肠黏膜造成较重的损伤,极易造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的并发或继发感染,是导致病情恶化、鸡群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通过实践证明,在选用有效的抗球虫药时,同时配合使用抗肠道菌高敏感的药物,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诊断时,应注意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魏氏梭菌)病的区别,坏死性肠炎的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的中后段,肠管因充气而膨胀变粗,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或污黑绿色,肠壁变薄,肠腔内充盈着灰白色或黄白色样渗出物,而其它肠段或组织器官病变较少。
急性球虫病因临床症状明显、病理变化也较为典型,一般比较容易诊断。但对慢性球虫病由于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多不明显,造成诊断困难,应采取多观察、多剖检等办法进行综合分析。
在夏季进行解剖诊断时,应选取濒死或刚死的鸡只,因为短时间内的内脏和器官不会造成腐败,能够使小肠黏膜的坏死、肠壁褪色和肠内容物西红柿酱样保持原病理状态,有利于对疾病做出正确判断。
文章来源:刘思春.鸡球虫病的诊治探讨[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09):52-53.
分享: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全封闭环境控制已成为现代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 其中光照作为关键环境因素, 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 在雏鹅的实际生产中, 仍存在免疫性能较差、 采食量不足等问题, 直接导致成活率偏低、 生长速度缓慢, 从而影响整体养殖效益。因此, 探索提高雏鹅生长品质的有效策略已成为畜禽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5-02-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人们对畜禽的需求量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养殖场的规模化养殖面积也需要急速的扩张,因此畜禽养殖的饲养密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虽然近年来前人对饲养密度进行的研究较多,但是前人的研究大多均以比较2~3个水平的饲养密度为主。
2024-06-13生态土鸡主要饲养生活在草原、果园、丘林、山坡地、树林等天然放牧场地中,是禽类市场上十分受欢迎的一类肉鸡,具有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长、杂食性、耐粗粮等特点[1]。因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越,没有污染源,且草料丰富、水源充足、场地开阔、温湿度适宜,生产出的鸡肉品质鲜美、风味优良适口、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畜禽养殖动物,其养殖前景十分广阔[2]。
2024-05-19随着经济的发展,禽类养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禽类呼吸道疾病不断出现,对禽类的健康和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禽类呼吸道疾病一般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如何净化空气、切断空气传播是预防和控制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
2024-05-17本研究对藏鸡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鸡的生长发育指标和生殖系统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藏鸡在体重、体尺指标、睾丸体积、睾丸总重、睾丸指数及睾丸生精小管直径和生精上皮厚度指标上均显著低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鸡(P<0.05)。说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公鸡的体重、体尺及睾丸发育情况优于藏鸡。
2024-05-11饲料是肉鸡养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投入品之一。饲料可能存在致病微生物、霉菌毒素、重金属、违禁药物的污染或非法添加,严重影响鸡肉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饲料质量安全控制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肉鸡成品饲料和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危害及防控措施,供养殖企业(户)参考。
2024-05-11代肉鸡养殖中发挥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机体生长的功能。但六君子汤发酵剂的研究较少,为更好地提高其疗效,本课题组对六君子汤进行了加味研究并制成发酵剂,添加于肉鸡饲料中,测定料肉比、日增重、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ND)抗体效价和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等指标变化,旨在探讨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作用,为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2024-03-19断奶肉兔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到环境影响,饲料“禁抗”之后,肉兔死亡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夏季高温应激,可导致断奶肉兔的死亡率高达40%~50%,其中肠道问题是导致家兔死亡的主要原因。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利于动物机体健康,经培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后可以制成应用于动物的活菌制剂,是目前公认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之一。
2024-02-18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养禽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禽病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其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 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 n f e c t i o u 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群体发病率高达85%,已经蔓延至全球养鸡业[1]。该病在春秋季节交替时多发,尤以成年鸡多见。病鸡特征为呼吸极度困难,咳出血痰。剖检可见喉部及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有时附着黄色干
2024-02-07雌性禽类在性成熟时,在骨髓腔内产生髓质骨。骨骼分为结构骨(皮质骨和网状骨)和非结构骨(髓质骨),髓质骨是雌性鸟类特有的骨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于骨髓腔等骨骼腔体中,在胫骨和股骨的骨髓腔中出现。髓质骨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在鸟类繁殖期提供钙元素,因为雌性鸟类需要大量的钙元素形成蛋壳。在大部分情况下,日常摄入的钙很难满足要求,髓质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产卵过程提供钙质。
2024-02-06人气:4226
人气:1887
人气:1557
人气:1442
人气:130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
期刊人气:972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出版地方:内蒙古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5-5959
国内刊号:15-1150/S
邮发代号:16-49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95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