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生态鸡养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将本土鸡或是杂交鸡作为主要饲养主体,实施无害化的养殖模式。随着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意识到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因为生态鸡的营养价值较高,同时具有丰富的口感,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因此,需要提高生态鸡养殖技术,增强生态养殖的技术特点,将生态鸡的经济效益进行最大化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生态鸡养殖技术的特点。
生态鸡养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将本土鸡或是杂交鸡作为主要饲养主体,实施无害化的养殖模式。利用这种饲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可以为鸡肉的品质提供保证,利用这种模式生产出的生态鸡,其肉质鲜美,没有受到任何农产品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销售前景。
1、分析生态鸡养殖的技术特点
养殖人员在饲养生态鸡的过程中,不可以使用任何的化学药剂,例如利用催熟激素加速鸡群的生长,会对肉鸡的肉质造成破坏,并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需要为鸡群使用健康的营养物质,生态鸡养殖可以让鸡群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因此,生态鸡体内不具备任何的化学激素,且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从农业经济的层面进行分析,生态鸡的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但是与生态经济学原理相互适应,生态鸡养殖技术是在传统养殖技术的基础之上,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形成的新型养殖模式,饲养人员通过对林地、田野等自然地势进行充分利用,饲养出高质量的肉质产品,通过采用放养模式,鸡群可以利用树叶等腐蚀生物进行自主觅食,同时增添人工饲料,确保鸡群可以顺利成长,需要保证饲料中不含有任何合成添加剂,确保生态鸡的肉质健康,促使其可以达到科学的生产标准,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科学需求[1]。
2、分析生态鸡科学饲养的技术要点
2.1鸡舍的科学构建
在搭建生态鸡舍时,不仅需要考虑实用性的需求,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通常来说,需要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进行科学构建,有效节约经济损耗,将鸡舍的高度建设在2m左右,利用杂木、藤条、稻草等作为鸡舍构架的组成材料,利用预制防水材料组成屋顶,其中需要包括架子和饮水槽,以及饲料槽、保温设施等。生态鸡的养殖数量对鸡舍的建筑面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除此之外,需要对生态鸡的养殖密度进行合理管控,使其具有充足的生存空间,空气的流通性较高。建筑房屋需要具有牢固耐劳的作用,可以抵御冷空气的影响,起到保暖作用,大型的生态鸡养殖场需要建设围栏,避免生态鸡群过于集中,为生态鸡提供安全保障,需要引进其他的生产设备,保证生态鸡的健康。
2.2科学选取生态鸡种
生态鸡养殖模式相对于传统的鸡群养殖模式,需要花费较高的经济成本,所以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生态饲养,同时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基础导向,充分融合地理特色,进行合理选择,选取销量较高、且适应能力较强的品种,为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提供安全保证,注意鸡的饲养特点,进行放养管理。在一般情况下,当地的土鸡作为生态鸡养殖的主要品种,本地的土鸡可以快速适应养殖环境,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抵抗病毒的性能较强,降低了疫病的发生频率,确保鸡群可以健康成长。可以让本土鸡和高脚鸡等品种进行混合饲养,提高肉鸡品种的多样性,提升养殖人员的经济收益[2]。
2.3设置科学的养殖密度
生态鸡饲养需要充分利用周边的生态资源,饲养人员需要提升环保意识,在进行生态鸡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将绿色养殖概念进行贯彻实施,对生态环境进行充分保护,促使鸡群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所以,在生态鸡的养殖过程中,需要严格管控养殖密度,合理管控鸡群的活动范围。鸡舍建设规模的大小是决定生态鸡养殖的关键,鸡舍建设规模过大,会对周边植被的生长环境造成破坏,促使土壤遭受严重危害,同时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鸡舍的建设规模较小,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养殖,不利于养殖人员获取足够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将养殖数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4饲养管理
在生态鸡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饲养管理技术,首先饲养人员在培育雏鸡时,需要细心照料小鸡,为小鸡提供充足营养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培训,促使其可以自主进食草料。其次,需要采取合理化的饲料配比,在其中增添钙、磷等多种元素,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需要安排不同的放养时间,养殖人员需要这些技术特点,科学安排生态鸡的放养时间,生态鸡在不同生长阶段,会有不同的放养时间,除此之外,需要保证生态鸡饮用水的健康,增强疫病防控工作,对鸡舍进行定期的消毒管理,保证鸡群可以在干燥环保的环境中进行生存,重点在给鸡群注射相关疫苗,对生态鸡进行有效保护。
2.5生态鸡的疫病预防工作
在生态鸡的饲养过程中,虽然生态鸡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是在生态鸡的饲养过程中,同样需要注重疫病防治工作,饲养人员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通过优化生态鸡品种、疫苗接种等措施,减少鸡群出现各种疫病的概率,依据相关的饲养需求严格管理,对于外来的引进品种需要进行隔离检查,确保鸡群健康后进行混合饲养,接种疫苗时,需要选取正规的动物防疫部门,并且按照有关流程注射疫苗,通常会采用弱毒性疫苗或灭活性疫苗,进行疫苗接种,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需要注意接种顺序性,防止其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有效减少鸡群感染疾病的概率[3]。
2.6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生态鸡养殖模式主要是对鸡群进行散养,将其放养在林地、果园等地点中,这些地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存有野猫、黄鼠狼等鸡群的天敌生物。将鸡群放养之前需要将这片地点进行消毒管理,消灭老鼠等害虫。灭鼠后需要把死老鼠和毒药进行彻底清理,以防鸡群误食,造成死亡。饲养人员发现养鸡场内出现天敌动物后,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驱赶。饲养员碰到极端天气时,需要尽早收牧,及时补充饲料,防止鸡群因为自然灾害出现大面积损失的现象。
2.7轮牧时间的合理化
鸡群饲养场地的使用时间过长,会对场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场地会滋生很多细菌,继而对鸡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鸡群的成活率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容易把养殖场内的草根、树根以及树皮等食物都啄尽,导致土地板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阻碍了果树的生长,生态鸡养殖时间较短,投资重复,增加了成本效益,因此采用两年一轮的方式,可以防止生态鸡出现灾患。
3、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鸡笼养殖模式,生态鸡养殖具有高标准的要求,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实施科学的管控工作,保证生态鸡可以健康生长。需要做好疫病预防工作,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管理以及科学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郑小军,赵倩,李树红.生态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兽医导刊,2019(19):60.
[2]罗羽佳.农村生态鸡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9(18);65.
[3]李家发.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探讨[J].畜禽业,2019(9):25.
文章来源:周萍.生态鸡养殖技术[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09):89-90.
分享: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全封闭环境控制已成为现代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 其中光照作为关键环境因素, 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 在雏鹅的实际生产中, 仍存在免疫性能较差、 采食量不足等问题, 直接导致成活率偏低、 生长速度缓慢, 从而影响整体养殖效益。因此, 探索提高雏鹅生长品质的有效策略已成为畜禽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5-02-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人们对畜禽的需求量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养殖场的规模化养殖面积也需要急速的扩张,因此畜禽养殖的饲养密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虽然近年来前人对饲养密度进行的研究较多,但是前人的研究大多均以比较2~3个水平的饲养密度为主。
2024-06-13生态土鸡主要饲养生活在草原、果园、丘林、山坡地、树林等天然放牧场地中,是禽类市场上十分受欢迎的一类肉鸡,具有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长、杂食性、耐粗粮等特点[1]。因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越,没有污染源,且草料丰富、水源充足、场地开阔、温湿度适宜,生产出的鸡肉品质鲜美、风味优良适口、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畜禽养殖动物,其养殖前景十分广阔[2]。
2024-05-19随着经济的发展,禽类养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禽类呼吸道疾病不断出现,对禽类的健康和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禽类呼吸道疾病一般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如何净化空气、切断空气传播是预防和控制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
2024-05-17本研究对藏鸡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鸡的生长发育指标和生殖系统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藏鸡在体重、体尺指标、睾丸体积、睾丸总重、睾丸指数及睾丸生精小管直径和生精上皮厚度指标上均显著低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鸡(P<0.05)。说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公鸡的体重、体尺及睾丸发育情况优于藏鸡。
2024-05-11饲料是肉鸡养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投入品之一。饲料可能存在致病微生物、霉菌毒素、重金属、违禁药物的污染或非法添加,严重影响鸡肉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饲料质量安全控制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肉鸡成品饲料和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危害及防控措施,供养殖企业(户)参考。
2024-05-11代肉鸡养殖中发挥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机体生长的功能。但六君子汤发酵剂的研究较少,为更好地提高其疗效,本课题组对六君子汤进行了加味研究并制成发酵剂,添加于肉鸡饲料中,测定料肉比、日增重、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ND)抗体效价和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等指标变化,旨在探讨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作用,为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2024-03-19断奶肉兔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到环境影响,饲料“禁抗”之后,肉兔死亡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夏季高温应激,可导致断奶肉兔的死亡率高达40%~50%,其中肠道问题是导致家兔死亡的主要原因。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利于动物机体健康,经培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后可以制成应用于动物的活菌制剂,是目前公认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之一。
2024-02-18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养禽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禽病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其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 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 n f e c t i o u 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群体发病率高达85%,已经蔓延至全球养鸡业[1]。该病在春秋季节交替时多发,尤以成年鸡多见。病鸡特征为呼吸极度困难,咳出血痰。剖检可见喉部及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有时附着黄色干
2024-02-07雌性禽类在性成熟时,在骨髓腔内产生髓质骨。骨骼分为结构骨(皮质骨和网状骨)和非结构骨(髓质骨),髓质骨是雌性鸟类特有的骨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于骨髓腔等骨骼腔体中,在胫骨和股骨的骨髓腔中出现。髓质骨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在鸟类繁殖期提供钙元素,因为雌性鸟类需要大量的钙元素形成蛋壳。在大部分情况下,日常摄入的钙很难满足要求,髓质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产卵过程提供钙质。
2024-02-06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畜禽业
期刊人气:479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8-0414
国内刊号:51-1508/S
邮发代号:62-184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95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