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过一系列现代设施设备的应用,进一步降低养殖场劳动强度,解放一定的人力,降低用工成本和疫情防控成本,也进一步改善养殖场生产环境,不断推进家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从智能化管理的组成、智能化管理技术案例方面对家禽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家禽智能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家禽产业经过了近些年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对家禽产品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对家禽养殖管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有了新的期待。同时家禽疫病防控、生产环境改变、供给侧形势变化等方面也迫切要求对当前的饲养管理方式进行升级,以不断推进家禽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1]。
1、智能化管理的组成
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环境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消洗系统、自动饲喂、自动清粪系统、免疫喷雾系统及远程监控等。通过一系列的设施设备更新,将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应用在家禽养殖各环节,来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与养殖成本,改善养殖场生产环境,提升家禽疫病防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养殖企业市场竞争力。
1.1 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目前临清市绝大部分家禽养殖场均采用人工控制圈舍温度和通风量,存在掌握不准确、用工成本高、调整不及时等问题。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用来实现风机、水阀、湿帘、补光等设备的全程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根据实际需求,在圈舍配置智能控制器,通过对关键设备的智能控制,确保家禽生长环境适宜,能及时调整通风量改善空气质量,调整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保证满足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家禽对环境的需求,实现家禽耗料、生长最佳比例的期望,提高生产效率。自动控温系统和现代化养禽舍建筑、关键设备应该相匹配,才能发挥自动化养殖技术的高效性[2]。
1.2 自动消洗系统
这是家禽养殖场防止外病输入的第一道关口,也是禽舍实现疫病净化、控制疫病蔓延的重要步骤。通过安装自动消洗系统对进入场区的人员和车辆采用超声波的原理进行全方位喷雾消毒,降低了人员成本,减少了消毒不彻底带来的隐患,更重要的是规避了人员出入带来的疫病传播机会,提升了养殖场疫情防控水平。
1.3 自动饲喂系统
一直以来,上料上水是养殖过程中非常占用人工和劳动力最集中的程序。采用自动饲喂较大地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了喂料不均匀、供水不及时带来的生长均匀度差、生长缓慢问题(尤其是夏季供水不足容易出现家禽热死的损失)。安装自动上料系统主要包括料塔和输送机,通过输送机将饲料均匀及时地撒放在饲料槽中,自动饲喂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还通过均匀的饲喂和饮水提高了家禽的生长速度,减少了饲料和饮水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1.4 自动清粪系统
安装自动清粪系统最大的好处是粪便不落地,能及时清理,减少了粪便对圈舍内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粪便在初步发酵过程中的臭气、氨气等的释放,改善了圈舍内的生产环境。
此系统的主要组成是传送带,采用带式输送,运行平稳、噪声小。输粪带使用PP材质,粪便不易粘黏,抗菌防污性好。双刮板式设计,刮粪干净,清洁效果好。后端配置粪带防跑偏装置,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性。一体式横向清粪,承载能力强,输送稳定。实施了无人工作业,降低了人工清粪成本,减少了鸡舍氨气和细菌的滋生,提高了鸡舍的环境卫生,为鸡舍打造了洁净的养殖环境。
1.5 喷雾喷淋系统
圈舍内安装自动喷淋设备,一方面可以在环境达到喷雾免疫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气雾免疫,减少人工费用和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喷雾加通风,迅速改善圈舍内的温度和干湿度,还可以减少圈舍内粉尘浓度,降低空气中粉尘、微生物、气溶胶数量,改善生产环境。
1.6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整个智能化管理的核心部分,通过传感器、音频、视频和远程传输技术在线采集养殖场环境信息(二氧化碳、氨气、空气温湿度、水质监测、及时报警等)和畜禽的生长行为(进食、引水、排泄等),实时监测设施内的养殖环境信息,及时预警异常情况,减少损失[3]。
监控系统(硬件)主要分为3个层次:(1)采集层——通过各种传感器装置,现场采集压力、液位、温度、液体表面的气体浓度等参数,存储到无线测控装置。(2)传输层——无线测控装置将数据远程发送到智能网关,智能网关通过GPRS、TCP/IP、Wi Fi等方式,将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3)应用层——监控中心的监控软件把数据解析出来,按照客户的要求显示在屏幕上(图1)。
图1 智能化管理模式图
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由前端部分(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浓度检测仪、氮气浓度检测仪等)来完成对环境参数的监测、汇总、转换与传输等工作。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氮气浓度等,这些环境参数由数据采集终端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得到一个非常准确的测量数据,这个结果通过数据处理转换后,经由网络通讯向监测数据平台传输数据,监测数据传输平台来实现数据的接收、过滤、存储、处理、统计分析并提供实时数据查询等任务。当温湿度超过设定阀值的时候,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整个系统可实现安全、可靠、准确、实时、快速、高效地将真实养殖环境信息展现在管理人员面前的场景。
畜牧业养殖管理系统通过监控平台掌控各养殖场的状况,对养殖场的生产经营实施起监督、管理、推进作用。系统在设计上具有很大的弹性,通过数据层、中间层、表现层3大部分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智能养殖管理系统建立了属性维护机制,操作人员可以自选定义和编辑属性,无需二次开发,并提供了集成接口,实现应用系统间的无缝集成,克服信息孤岛,实现各类用户能够对数据库平台进行检索。
监控系统可以和手机联网操作,通过手机实施观看养殖场环境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手机控制是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另一种便捷控制方式,用户预先在智能手机上,下载相关管理客户端APP,可以远程查看设施环境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还可以分析数据,方便灵活管理。
2、智能化管理技术案例
山东某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占地200亩,已建设智能化鸡舍39栋,可实现存栏300余万只,年出栏可达3 000万只。该公司高度重视养殖智慧化建设,以现代化管理为突破口,以智能化生产为抓手,着力构建环境适宜、疫病防控、粪污处理利用、高效生产的现代化肉鸡养殖企业:(1)把好入门关,提高防疫水平。公司在进场大门、鸡舍入口、人员进出通道等安装了智能控制消毒通道设施,人员进入场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消毒,可以提高公司的防疫技术水平,减少污染,有效防止家禽疫情疫病的发生,为保护家禽生产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推进养殖自动化、智能化。公司安装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群智能化管理。(1)在各鸡舍安装了全自动出粪机,实现了对自动清粪装置进行智能化控制;(2)配有自动感应的精准喷淋降温系统,当鸡舍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喷淋,喷淋完成后风机运行,交替工作,有效地降低了水使用量,保证了鸡舍环境的舒适性,提高鸡的产量;(3)各鸡舍采用自动化饮水系统、自动化上料系统,实现了饮水、上料的自动化,节时省力;(4)公司还购置了空气能设备用于鸡舍取暖,不仅节能环保,还因高效、便捷、安全代表了新的理念和趋势。
该企业通过应用自动化、人工智能化的设备,取得了以下成效:(1)减少人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15%以上;(2)可提升鸡的成活率10%以上;(3)智能化设备较人更便于管理,降低管理费用,保障生产安全;(4)能有效提升产品品质,经过固液分离后的鸡粪发酵后做肥料使用,真正做到粪污还田,变废为宝,种养结合,有机循环,实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5)细化日常管理,公司安装了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养殖过程全程监控,保证了生产安全。
3、小结
家禽养殖是目前集约化养殖较为典型的行业,家禽舍的建造、设备设施的利用、现代饲喂技术的发展、对家禽产品的广泛需求、家禽将粮食转变为动物蛋白质的速度均为家禽现代化发展、智能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为家禽智能化发展实现动能转换提供了可能和必然。
参考文献:
[1]侯金玲.浅谈家禽智能化养殖技术研究及运用[J].中国畜禽种业, 2022(5):63-64.
[2]刘爱巧.物联互通实现家禽智能养殖新跨越—从峪口禽业发展看智能养殖新趋势[J].中国禽业导刊, 2019(12):12-13.
[3]李保明.畜禽养殖数字化技术装备[J].兽医导刊, 2019(15):9.
文章来源:齐树河,方雨彬,张百东等.家禽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J].山东畜牧兽医,2023,44(11):39-41.
分享: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全封闭环境控制已成为现代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 其中光照作为关键环境因素, 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 在雏鹅的实际生产中, 仍存在免疫性能较差、 采食量不足等问题, 直接导致成活率偏低、 生长速度缓慢, 从而影响整体养殖效益。因此, 探索提高雏鹅生长品质的有效策略已成为畜禽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5-02-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人们对畜禽的需求量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养殖场的规模化养殖面积也需要急速的扩张,因此畜禽养殖的饲养密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虽然近年来前人对饲养密度进行的研究较多,但是前人的研究大多均以比较2~3个水平的饲养密度为主。
2024-06-13生态土鸡主要饲养生活在草原、果园、丘林、山坡地、树林等天然放牧场地中,是禽类市场上十分受欢迎的一类肉鸡,具有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长、杂食性、耐粗粮等特点[1]。因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越,没有污染源,且草料丰富、水源充足、场地开阔、温湿度适宜,生产出的鸡肉品质鲜美、风味优良适口、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畜禽养殖动物,其养殖前景十分广阔[2]。
2024-05-19随着经济的发展,禽类养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禽类呼吸道疾病不断出现,对禽类的健康和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禽类呼吸道疾病一般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如何净化空气、切断空气传播是预防和控制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
2024-05-17本研究对藏鸡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鸡的生长发育指标和生殖系统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藏鸡在体重、体尺指标、睾丸体积、睾丸总重、睾丸指数及睾丸生精小管直径和生精上皮厚度指标上均显著低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鸡(P<0.05)。说明罗曼粉、海兰褐蛋种公鸡的体重、体尺及睾丸发育情况优于藏鸡。
2024-05-11饲料是肉鸡养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投入品之一。饲料可能存在致病微生物、霉菌毒素、重金属、违禁药物的污染或非法添加,严重影响鸡肉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饲料质量安全控制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肉鸡成品饲料和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危害及防控措施,供养殖企业(户)参考。
2024-05-11代肉鸡养殖中发挥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机体生长的功能。但六君子汤发酵剂的研究较少,为更好地提高其疗效,本课题组对六君子汤进行了加味研究并制成发酵剂,添加于肉鸡饲料中,测定料肉比、日增重、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ND)抗体效价和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等指标变化,旨在探讨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作用,为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2024-03-19断奶肉兔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到环境影响,饲料“禁抗”之后,肉兔死亡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夏季高温应激,可导致断奶肉兔的死亡率高达40%~50%,其中肠道问题是导致家兔死亡的主要原因。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利于动物机体健康,经培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后可以制成应用于动物的活菌制剂,是目前公认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之一。
2024-02-18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养禽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禽病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其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 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 n f e c t i o u 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群体发病率高达85%,已经蔓延至全球养鸡业[1]。该病在春秋季节交替时多发,尤以成年鸡多见。病鸡特征为呼吸极度困难,咳出血痰。剖检可见喉部及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有时附着黄色干
2024-02-07雌性禽类在性成熟时,在骨髓腔内产生髓质骨。骨骼分为结构骨(皮质骨和网状骨)和非结构骨(髓质骨),髓质骨是雌性鸟类特有的骨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于骨髓腔等骨骼腔体中,在胫骨和股骨的骨髓腔中出现。髓质骨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在鸟类繁殖期提供钙元素,因为雌性鸟类需要大量的钙元素形成蛋壳。在大部分情况下,日常摄入的钙很难满足要求,髓质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产卵过程提供钙质。
2024-02-06人气:2839
人气:2813
人气:2404
人气:2196
人气:218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家禽
期刊人气:2719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林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4-6364
国内刊号:32-1222/S
邮发代号:28-87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95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