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也是教育的根本。自从呱呱落地以来便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不仅是学会了做人的基本准则,而且精神灵魂便也有了定向。所以,看出人一生精神灵魂是否健全,直接取决于家庭教育的好坏。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而这种激烈的竞争在无形中压在了学生的身上。怎样才能在角逐之中脱颖而出呢?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努力学习,接受知识教育,取得好成绩,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在此循环之中,人们把目光放在了学校教育之中,却忽视了家庭教育。殊不知,无家庭教育,一切皆为无用功。因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家庭教育上的,家庭教育是成长的基石。
青春期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给孩子铺一条通往希望的路。而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容易与家长发生冲突。如果家长不能理智地解决矛盾,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些家长脾气暴躁,容易打骂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对家长甚至社会产生仇恨心理,甚至诱发违法犯罪。有些家长性格固执,喜欢与孩子较劲,赌气。有些家长纵容孩子,不打不骂,顺其自然发展,这样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可能会跟别人学坏。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灵活多变,抓住孩子的特性,控制住自己的脾气,用自己良好的人生观念来影响孩子,时刻督促孩子,促使孩子不脱离正确的轨道。
记得我国著名的诗人艾青说过:“人的一生很漫长,但是关键的却只有那么几步。”初中阶段就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通往成功目标的关键。从养成习惯的规律来看,初中阶段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重要时期。虽然小学生已经养成了某些良好的或者不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但是,小学阶段的习惯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很多习惯并不牢固。而初中阶段,由于孩子的性格、个性、人生观等基本定型,孩子的意志力明显增强,他们的行动从受外界的约束、调节逐步发展到受自我认识的制约、支配。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将从此逐渐成形,并伴随孩子终身。反之,如果这一阶段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孩子往往一辈子都难以摆脱不良习惯的拖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是教育的根本。而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应该是对孩子德行的培养,然后才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健全的家庭教育应该分为三个部分:德行人品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培养,知识技能的培养。
一、德行人品的培养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知识技能与考试成绩,而是德行人品是否健康,人格修养是否完善,也就是要有善良、悲悯、感恩之心,要有明辨是非的观念和控制自身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德、智、体”中“德”最重要。
德行人品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而德行人品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无形影响和自然流露的潜移默化。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与人格的形成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日常做事行为是否文明,家长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境界是否健康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以家长为榜样,所以孩子具备的真正品质与修养不是说教说出来的,而是在家庭生活环境中熏陶和感染而来的。
二、身心健康的培养
做人光有优秀的德行人品是不健全的,还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称得上身心健康。家长应该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在这方面,家长也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协助孩子制订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其严格执行,并陪同孩子有计划的参加体育活动与锻炼,例如每天早起和孩子一起晨跑,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只有这样从小培养,孩子才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才会真正成长为一个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三、知识技能的培养
在人格、身心健全的前提下,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知识文化与技能,才能真正融入到家庭与社会生活中,才能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之人。所谓的有用之人并不是一定要获得多大的成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每个孩子的资质与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特长与爱好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这样反而有利于孩子潜能与智力的开发与培养。
人生的路,很长也很短。在漫漫人生路中,我们在不断赶路,不断成长。如何能让短短的成长之路绵延无限,就在于我们怎么去踩,去踏。当我们踏着家庭教育的基石铺出的路走了很远很远的时候,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家庭教育,真是很神圣,很伟大。
总的来说父母应该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自身的修为,因为其耳濡目染地影响到了子女的人格形成,为人父母,和睦相处,吃苦耐劳,关爱长辈,与人为善,诚以待人,多学博闻,戒赌禁毒,以身作则,给子女一个好的榜样,莫要舍本而逐末,要知道婚姻家庭就是子女的家庭教育。
我们每位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从小培养,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将来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类的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苟丽萍.浅谈中小学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2016,(01):158.
[2]杨启光.让家庭教育走进中小学课程[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
温小婷.浅谈青春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南北桥,2019,(22):38.
分享:
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既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家校共育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小学家长协同育人意识较弱,教师协同指导时间少、方式单一,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针对性不强,协同指导的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厘清家校教育的边界和责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个性化的协同指导课程,搭建协同指导平台,以此促进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1-12-02当前我国亲职教育受到从政府到民众的普遍重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开展亲职教育还面临诸多挑战。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文化、制度和组织三个维度分析亲职教育开展的社会环境,发现:我国家庭教育传统中一些保守的力量使亲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使家长教育发展的制度化支持还有待完善。
2021-12-02从1978年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8%快速增长到63.89%,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政策调整经历了逐步放开农民进城、要求公平对待流动人口、全面推进市民化三个阶段[1]。相对于老一辈农民工大多只是城市过客,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工选择成为“城市移民”,而且家庭化迁移成为主体模式。
2021-12-02在"双减"政策背景的影响下,家校共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家校双方观念亟须转变,破除唯分数论;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合作信念;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尽管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家校共育的实践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仍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诸如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家校双方权责边界不明,家校合作内容、形式狭隘等。
2021-12-02儿童学习焦虑的产生根源可以划分为很多种类,其中重点包含儿童学习能力、儿童所在的生存环境气氛、教师与家长的学习引导程度等因素。相比于其他的儿童群体而言,留守儿童存在相对较高的学习焦虑心理发生概率。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非常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来疏导消极情绪心理,重新树立获得优异学习成绩的信心。
2021-09-07情绪调节在儿童情绪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发展会受到情绪环境影响,而家庭环境是儿童情绪发展关键的环境因素。由于家庭环境多样性,儿童情绪调节受到不同家庭环境因素单一或综合的影响。在本文中主要对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的模型以及对儿童情绪调节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证。
2021-06-01小学生除在学校接受教育以外,其他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小学生人格形成和成长发展,是小学生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本文从家庭角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策略,帮助促进学生、家长公共成长,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021-05-25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智力发育速度较快,是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家庭教育情况势必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产生一定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具有持续性的,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会保持规范的行为举止;相反,那些从小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小学生往往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
2021-05-12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风伴随家庭而出现,有家庭就会有家风,优良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新时代的背景下,优良家风是教育好子女的现实课题,是每个家庭渴望幸福美满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家庭与学校都是培养子女不可或缺的环节,家校共育,创新家风建设的方式方法,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质量。
2021-03-22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伦理道德观念及行为习惯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使农村家庭朴素、和睦的生活氛围,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及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加之信息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生有了接触多元文化、从更多视角了解社会生活的渠道,所以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往往无法通过家庭环境得到成长所需的各方面教育;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加剧了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2021-03-0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民族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2268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1-7178
国内刊号:11-2688/G4
邮发代号:82-895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3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47
影响因子:5.17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