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与现浇式住宅相比,装配式住宅的建造过程是一项更为复杂的需要统筹兼顾多主体、多目标和多元素的系统工程[1]。在其项目管理上,众多国内学者引入了精益建造,并将其与BIM等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结合。寇园园等[2]基于BIM技术深入分析其在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质量、安全和进度四方面的施工精细化管理优势及具体应用,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施工管理。
124
0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愈发严峻,各国领导人就共同维护地球生态问题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谈,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给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2022年3月也确定了十四五规划节能与绿色建筑目标:到2025年,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耗建筑0.5亿㎡以上。
57
BIM技术具备信息互用性、可分析性和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将其运用于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中能够起到协同各阶段和各专业的作用。
66
我国建筑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给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助力,但建筑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了环保问题。因此,建筑行业的升级和转型是必然的。在此背景之下实现建筑领域的低碳节能发展,打造绿色化和信息化体系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而BIM就是一种关键的技术辅助手段。
138
所谓BIM技术,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其主要应用原理为对各种建筑施工项目构建数字化模型,从而对其进行规划与管理,如项目的设计、建设、运维等。而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与应用功能变得更加广泛,BIM技术逐渐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成为现代化建筑行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85
智慧园区是通过对信息的有效组织,形成园区的数字化镜像,利用BIM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为具体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实现针对园区各专业领域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应用层级的有效协同、精确分析、实时预警以及动态的高仿真可视化管理[2]。
36
BIM技术在涉及多点位、大范围征迁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应用程度较为落后,可适用性平台较少,体系完整度有所欠缺。由于项目施工用地所属行政区地块类型、地下管线等各类信息整合较为困难,且跨区用地征迁流程不一,对征迁进度影响较大。
47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国家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内,为响应“十四五”规划,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大项目的试点建设。
4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建筑能效监管系统,以及需纳入管理的其他业务设施子系统等[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能通过对设备进行监控并统计分析和处理所得的监控信息,综合系统在项目中所起作用,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供业主管理部门决策各子系统设置的必要性。
42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工业建筑的节能减碳成为热点、难点、重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能量消耗与污染现象较严重,建筑自身的节能也是亟待解决。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是新常态、新要求下的全新理念和技术方法。根据当前的建筑节能要求对工业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施工是保证工业建筑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的关键所在。
49
目前建筑行业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水泵站、制冷机房、消防泵房等管道安装大多采用卡箍连接工艺,工艺较为成熟,与BIM建模技术可以有效联合,采用预制加工厂和现场流水作业安装,实现管综布线合理、三维可视化;工厂预制加工、装配工艺流程标准化。
56
202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1],指出“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58
在过去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方法,并且依赖于文本和档案等纸质方式进行工作,这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此外,在做出重要决策时,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或经验,可能会出现决策不全面、不准确、不科学等问题。因此,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并做出有效决策是关键。
60
近年来,为了增加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一座座的百米高楼拔地而起,而这些高层建筑的通风问题、热环境、健康问题、能耗问题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尤其在武汉、上海、深圳等南方大城市,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热岛效应使城中心高层室外温度快速升高,空调能源消耗大幅增加,相关研究[2]显示热岛效应每升高1℃会使得办公和住宅建筑夏季空调能耗分别提高17.5%和10.2%。
79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监测数据不够直观、理论计算与施工监控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动态温控控制方法,以解决这些问题。在Revit平台上,构建了一套针对某船闸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监测模型,并将其与Revit数据库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监测信息与模型的集成。
68
影响因子:0.757
影响因子:0.21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27
影响因子:0.7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