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在慢性牙周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江苏省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收治的16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及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和自我效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口腔保健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有利于规范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口腔保健行为,增强其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对改善病人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齿周围的细菌感染引起,是牙周组织逐渐受损的结果,可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龈红肿、口腔异味等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牙齿移位甚至脱落的现象[1]。临床中主要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和保护牙周组织为主要目标。但有研究发现,多数慢性牙周炎的病人因缺乏有效且正确的健康管理认知,导致其日常口腔护理依从性和健康行为规范性欠缺[2]。既往临床实践中对这类病人口腔护理行为的指导多以口头宣教形式为主,针对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均存在不足,且忽视病人的需求及反馈,造成病人信息接纳效果不佳[3]。目标促进方案是指通过提前设置明确、可衡量、可达成的目标,并结合可行健康行为促进方案,促使病人根据目标做出相应活动和行为反馈,并形成持久性的健康意愿[4]。但有研究发现,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口腔保健行为动机是影响其遵医行为和治疗目标的重要因素[5]。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其治疗和护理动机、提高其目标行为维持率尤为必要。动机性访谈是用于探索和理解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动机、态度、信念和内在驱动力的心理干预模式,通过半结构访谈的形式收集个体的主观经验和观点,识别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因素,有利于临床中做出更利于目标实现的措施,以提升目标的执行率和维持率[6]。为此,本研究基于动机性访谈制定目标促进方案,观察其对慢性牙周炎病人口腔保健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收治的16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第4版《牙周病学》关于慢性牙周炎的诊断及分类标准[7];3)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4)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6个月内接受过非手术性牙周病治疗者;2)孕妇及哺乳期者;3)有精神病史者;4)合并心肾功能不全者;5)既往参加过类似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及指导。即对病人进行常规入院宣教,通过健康手册讲解牙周炎相关知识,内容包括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治疗、护理、预防、口腔保健等知识,并通过口腔模型进行现场示范,使病人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行为。每个月对病人进行1次电话随访,嘱咐病人定期入院复诊,并针对居家口腔护理疑问进行解答,共干预6个月。观察组则实施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1 目标确定阶段
1.2.1.1 确定动机性访谈内容
病人确诊后由护士对其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进行收集,然后进行第1次动机性访谈,旨在掌握病人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口腔护理行为的规范度。内容包括“您觉得慢性牙周炎是什么样的疾病?”“您是如何发现自己牙齿需要就医的?”“您知道主要的治疗方式有哪些吗?”“您觉得口腔护理的作用有哪些?”“你每天刷牙的方式是什么?”“你每天刷牙的频率和时间是什么?”“你每天清洁牙齿的方式是什么?”。
1.2.1.2 确定目标
根据访谈结果,评价病人当前的疾病认知和口腔护理行为,基于文献检索与分析确定本研究的口腔管理目标。知识目标为能感知慢性牙周炎的严重性,提高口腔护理的益处认知,具备良好的口腔护理动机[8]。行为目标为执行正确的口腔护理行为,维持规范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分别制定知识目标和行为目标的汇总表,以便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
1.2.2 目标促进阶段
首先成立由1名牙周科医生、1名专科护士长、2名专科护士组建的护理团队,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并进行相关内容培训,确保各成员掌握慢性牙周炎的疾病特点、治疗、防治知识,以及本研究口腔健康管理的目标、动机性访谈的实施流程、调查问卷的使用方法等。然后查阅牙周疾病病人口腔健康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口腔健康指导的相关文献[9],并结合口腔管理目标制定本研究目标促进方案的具体细则,内容如下。
1.2.2.1 知识管理目标促进措施
干预前由护士将访谈谈话锁定在疾病和口腔护理知识进行动机性访谈,访谈提纲为:“您觉得牙周炎是由什么引起的?”“您认为口腔护理对你有哪些益处?”“您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您觉得不坚持正确的口腔护理会造成哪些影响和危害?”,根据访谈结果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1)回授性教育:根据访谈结果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包括牙周炎的基本知识(图片),如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促发因素等;牙周炎的治疗(视频),如基础治疗、牙周手术治疗、修复治疗、牙周支持治疗等;口腔卫生指导(视频),如每天的刷牙次数、每次的刷牙时长、如何挑选牙刷和工具、定期洗牙的意义等;病情控制的护理(视频、模具、牙具),如巴氏刷牙法及牙线、冲牙器、牙缝刷的使用方法等。最后,为确保护士能把以上知识点讲解清楚,进行回授提问,确保病人能重复宣教内容。2)强化效能:通过动机性访谈掌握慢性牙周炎对病人生活、经济、工作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邀请病人加入医院的互动微信群,并命名为“健康生活在齿刻”,每周在群内分享知识,提供群内交流的机会,促进病人之间对口腔护理重要性的探讨;鼓励并指导病人做出口腔自我护理的承诺,并采用签署行为协议的方式进行巩固,强化其行为效能。3)目标反馈:采用知识目标汇总表评价病人目标完成情况,对如实记录且完成目标的病人采用代币奖励法进行奖励,集齐一定数量的代币后,可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若病人未能完成目标,则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方法直至其目标完成。
1.2.2.2 行为管理目标促进措施
知识管理目标促进措施实施后,进行行为管理目标促进措施。护士将访谈谈话锁定在口腔保健的益处和不坚持口腔保健的危害进行动机性访谈,访谈提纲为:“您对慢性牙周炎最坏的结果了解吗?”“您了解口腔护理对控制疾病进展的重要性吗?”“您觉得多久应该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您日常有使用牙线的习惯吗?”“对于口腔维护,你有哪些担心的问题?”,根据访谈结果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1)体验式教育:通过口腔模型现场演示正确口腔护理的方式,指出口腔清洁误区,并教会病人维护牙齿卫生的方法,如牙刷、牙膏、牙线等工具的选择,以及刷牙次数、时间和方法等的口腔护理行为;鼓励病人现场演示自己日常刷牙方式和牙间隙清洁的方法,由护士根据错误点进行纠正和反复宣教,帮助病人初步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2)刺激控制管理:为促进病人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为其设计口腔保健行为记录单,该记录单由小组成员根据正确的口腔健康指南制定[10],包括刷牙行为、口腔健康情况、饭后漱口行为、牙间隙清洁行为、吸烟行为等内容,出院前护士通过现场讲解和示范的方式教会病人记录单的填写方式,每周护士通过微信或电话随访的形式收集和整理记录单,并督促其完成填写,帮助病人建立起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模式。3)管理反馈:通过每周电话提醒完成门诊随访,并采用行为目标汇总表评价其目标完成率,对于目标完成者可通过发放牙刷、漱口水、牙线等口腔卫生保健用品进行鼓励,对未完成者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方法直至完成目标,实现循环评估、目标设定、目标监督、评价的目标管理过程。共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口腔保健知信行
在参考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1]的基础上,由本研究团队自制口腔保健知信行调查表进行评估,包括口腔保健知识、口腔保健态度/信念、口腔保健行为3个维度,总分32~108分,得分越高表明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0。
1.3.2 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采用吴迪等[12]汉化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Self-Care, SESS)进行评估,包括口腔就诊的自我效能感、正确刷牙的自我效能感及平衡饮食的自我效能感3个维度,共1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15~75分,得分越高表示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
1.3.3 生活质量
采用辛蔚妮等[13]汉化的口腔健康影响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 OHIP-14)进行评定,包括口腔功能受限、生理性疼痛、生理障碍、社会障碍、心理不适、身心缺陷及心理障碍7个维度,共1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0~56分,得分越低表示病人生活受到口腔健康的影响越小,生活质量越好。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
1.4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由接受专业培训和考核的研究者进行资料收集,科室成员协助。调查期间均由研究者讲解调查目的、过程和问卷填写方法,每次调查时间为40 min, 完成后由专人收集问卷,并检查问卷的完成度。最后采用双人核对法进行资料录入,确保资料的有效性。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0~60(41.46±3.8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例,高中及以上47例;牙周病分期:轻度26例,中度23例,重度31例。观察组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0~60(42.41±3.3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8例,高中及以上42例;牙周病分期:轻度21例,中度30例,重度29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得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得分比较
2.3 两组病人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比较(见表2)
表2两组病人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比较
2.4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见表3)
表3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
3、讨论
3.1 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对慢性牙周炎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口腔保健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表明本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且与临床常规口腔指导相比优势较为明显。分析原因可能为:1)传统临床实践中多以被动性宣教为主,缺乏双向互动和针对性,而本研究在干预前通过动机性访谈与病人深入沟通,掌握病人对口腔保健的认知水平,使其意识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并使其主动参与到牙周维护过程中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中,有助于病人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腔保健行为[14]。2)本研究明确口腔保健的知识和行为目标,并通过目标促进方案中的各项健康教育措施,帮助病人更好地了解慢性牙周炎的相关知识和口腔保健措施,包括慢性牙周炎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同时利用模具演示、回授教育及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帮助病人学习牙刷、牙缝刷、牙线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技能,增强病人对牙齿清洁方法的了解,进而提高病人正确口腔护理的信心和态度[15]。3)常规的健康教育采用讲座、宣传册等方式进行,而本研究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更注重个体的参与和体验,通过现场示范、回授教育与动机性访谈帮助个体在认知和行为上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改善病人口腔保健态度,并建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意向。
3.2 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对慢性牙周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牙周炎常伴随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症状,导致口腔不适和疼痛,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导致其生存质量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01),与杨华瑾等[16]对病人实施口腔管理能有效提高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1)与知识目标的实现有关。本研究通过回授法教育、口腔卫生指导和体验式教育等方法,提升病人的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从而保障病人日常口腔护理行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有效控制和预防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疼痛和不适,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对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17]。2)与行为目标的实现有关。本研究通过制定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等口腔健康行为目标和口腔保健计划,促使病人采取正确的口腔卫生行为,如刷牙、牙线使用、定期洗牙等,有助于控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口腔健康状况,并减少口腔相关问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3)与自我效能的增强有关。刘丽丽[18]的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口腔生活质量与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互相分享经验、共同签订口腔自我保健协议等措施,有利于病人主动和自觉地参与口腔保健知识的获取与行为维持,增强其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口腔保健行为记录单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病人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依从性,使其自觉遵守维护牙周健康的行为,提高牙周治疗效果,减轻牙周疾病的进展。
4、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可以增强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提升其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和生活质量,对长期口腔保健行为的转变和牙周病病人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本研究属于单中心研究,样本代表性受限,且因临床资源有限,样本量纳入较少,慢性牙周炎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也存在差异,今后还应继续开展多中心研究,增加样本量,对该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京津,马欣.中老年人群牙周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34(7):739-741.
[2]陈晴晴,武曦,李华,等.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1):1628-1633.
[3]雷冰,李婧,冯梦娇,等.系统性口腔卫生指导应用于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6):3669-3673.
[4]高侨,李俊逸,张金蕊.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7):396-397.
[5]吕晓强,丁福.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21,50(19):3333-3337.
[6]张春瑾,郭三兰.动机性访谈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0,36(4):246-248.
[7]孟焕新.牙周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8]嵇兆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0):1236-1237.
[9]陈伟璇,严巧婷,王晓芳,等.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健康行为指导在老年牙周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8):2613-26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45(6):325-330.
[11]王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
[12]吴迪,张燕,梁会,等.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58-762.
[13]辛蔚妮,凌均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的验证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4):242-245.
[14]毛秋婷,朱光勋.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牙周维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3,39(3):160-163.
[15]娄丽娟.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及健康状态的影响[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15(1):103-106.
[16]杨华瑾,贺高美,林志玲.慢性牙周炎维护期护理中系统化口腔护理干预对菌斑控制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7):139-140.
[17]雷冰,杨棽华,苗棣,等.回授法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卫生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0,27(14):75-78.
[18]刘丽丽.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锦州:锦州医科大学,2019.
基金资助:2024年度苏州市护理学会科研项目,编号:SZHL-C-202410;
文章来源:丁明娜,吴毅,张菊.基于动机性访谈的目标促进方案在慢性牙周炎病人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4,10(20):3728-3731.
分享: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微生物所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炎性反应,导致牙周袋形成及牙槽骨吸收,是成人失牙的重要病因。研究表明,口腔感染源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在牙周炎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CD4+辅助性T细胞(Th)是一种可调节免疫应答、诱导其他免疫细胞分化的T细胞亚群。
2024-11-19光动力疗法(PDT)为新型无创牙周治疗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靶体内特定波长的光敏剂生成活性氧,进而对细菌及其产物产生毒性和破坏作用,达到杀灭牙周致病菌的治疗目的,已逐渐成为牙周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3-4]。然而,现阶段临床关于PDT对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菌群的影响尚无统一定论,缺乏有效参考依据。
2024-11-15目前,临床多选择根管治疗进行干预,但实际工作中却发现仍有较多因素干扰治疗结果,甚至导致治疗失败,其中以细菌清理效果作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2]。此外,根管系统存在一定复杂性,针对部分根管通过预备及冲洗消毒较难彻底清除根管中细菌,针对此,临床需选择其他物理或者化学方式清除细菌,从而达到无菌目的[3]。
2024-10-28龋病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时,及时行盖髓治疗可保存牙髓活力,防止龋病进一步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病,避免进行创伤相对较大的根管治疗。盖髓治疗分为间接盖髓术(indirect pulp capping, IPC)和直接盖髓术(direct pulp capping, DPC),两者都是活髓保存治疗的常用方法,通过放置盖髓剂于近髓牙本质或暴露牙髓处来保护牙髓组织的健康和完整性。
2024-10-25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齿周围的细菌感染引起,是牙周组织逐渐受损的结果,可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龈红肿、口腔异味等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牙齿移位甚至脱落的现象[1]。临床中主要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和保护牙周组织为主要目标。
2024-10-24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是指恒牙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根尖孔,极易因各种外伤、龋病等因素出现牙髓感染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预防,情况严重时导致牙髓坏死,牙根的生长发育会被迫停止。牙髓坏死不仅会使年轻恒牙的管壁变得薄弱,也会让根尖孔长期呈现出开放的喇叭口状,导致管腔变大,增加恒牙治疗难度。
2024-10-14口内扫描(intraoral scanning,IOS)技术是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近年来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IOS技术是指应用小型探入式光学扫描探头获取口内软、硬组织表面的三维形貌和颜色纹理等信息,存储为数字格式,并能生成数字化印模的扫描技术,具有用户友好、患者友好、准确且多功能等诸多优势[2]。
2024-10-08目前,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均是以各分支学科(牙体牙髓、牙周、修复、正畸、颌面外科等)进行讲授,但患者是按照疾病症状及体征为主诉来医院就诊,导致广大基层医生和年轻医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患者就诊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关联,也难以根据患者主诉及时进行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2024-10-08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1],其发生并非由变异链球菌等单一致病菌所致,而是口腔菌群失调的结果[2-3]。频繁的糖摄入被认为是诱发口腔内正常菌群向致龋菌群转变的主要危险因素[4-5]。在各种膳食糖类中,蔗糖已被证明更易导致龋病发生[6-7]。然而目前有关蔗糖刺激作用下健康人群和高龋患者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研究仍然有限。
2024-09-18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发病人群主要为40岁以上中老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4]。
2024-09-18人气:15272
人气:14762
人气:14664
人气:14453
人气:1317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382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0098
国内刊号:11-2144/R
邮发代号:2-64
创刊时间:195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40
影响因子:0.980
影响因子:0.786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85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