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作为科研院所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管理对于科研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直接决定了科研项目的成败。因而,文章通过对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来达到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目的。
一、引言
进入到新时代,国家大力支持科学研究,例如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技术支持、合理调配人员等等,我国的科研科技项目都呈现出日益好转的趋势,但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科研院所也存在项目管理资金分配不良、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等相关的问题,只有优化这些问题,才能够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
二、科研院所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科研院所主要是以科研项目作为课题来进行工作的,项目是科研工作的一切中心,也是科研院所生命力的直接体现,一个科研院所发展的越好,也就会对国家的推动力度越大。只有进行科学的项目管理,不断提高实际的管理水平,才能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研究出新的技术成果,提高技术的有用性。
目前的科研项目主要是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项目中期验收、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圈的全方位过程,来进行目标性的任务管理,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通过连续动态的管理方式,对于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灵活的监督与控制。在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纳入科学管理、技能管理、工具管理、技术应用等相关的内容,可以使得整个科研所项目管理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1]。
三、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果的对策
(一)正确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科研院所管理的实际水平来看,很多科研院所都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进行项目管理以及任务管理,科研院所对实际的项目并不起主要管理职责,而是由具体的课题组来进行相应的管理,这种计划时代下的项目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技术发展方向,只有对项目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拆分,监督项目的执行过程,通过有力的工具以及科学的检查方式,对于项目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才能够提高科研项目的实际管理成效。
(二)开展任务驱动管理
科研院所管理的过程当中,要避免重成果、轻过程的管理,从过程入手,强调流程、强调动态,也就是说,要使得整个项目管理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加强团队建设以及组织管理。
1、任务管理方式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思路,可以为科研院所的未来发展指出一个明确的目标,使得所有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适用目前的技术发展思路与背景。
2、采用科学的调查方式进行动态灵活化地控制:科研院所在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要确立整体目标,统一科研的方向,避免项目目标过高,不切实际,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要避免项目目标过于低,导致工作人员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3、要结合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等等,进行重点攻关,区分明确,结合合理,制定前瞻性和切实性的科学发展规划。关注社会经济的热点,关注科研计划的可执行性,避免脱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
(三)强调动态过程管理
在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执行阶段以及结题验收阶段,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细致的准备,加强对于过程的监督与控制。
首先,在科研项目的立项阶段,要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执行性以及可操作性,来探讨项目的实际执行效果,邀请相关的专家,从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技术性、研究的经济性等多方面,对于立项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论证,并且组织各方人员进行答辩,督促已经具备科研实力的项目部门,进行实施方案的相关探讨。并且加强对于项目可执行性的周密分析与安排,通过项目的流程划分等等,确立明确的思路,对于项目的流程进行有效的指导。
其次,在项目的执行阶段,要对各个实施节点进行严格的把控,尤其是采用中期检查的方式,进行分阶段、分过程、分节点的控制,对于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严格分析与把握,从技术的角度以及管理的角度,对于各个重大节点进行专业评估与论证,方便项目实施有序可循。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跟踪以及监督反馈等等,对于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如果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就需要及时的归纳、整理、分析、反馈,有效的解决。
最后,在项目的结题验收管理阶段,要根据上一级管理单位的组织,进行结题工作验收的管理升级,将一些可以转化为具体生产结果的项目,进行科学的申报,避免由于成果报奖等引导工作不到位,影响整个项目的一体化管理。
(四)培养高素质科研管理队伍
目前很多科研所的管理人员,都由科学技术研究人员进行兼任,这些人员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科技研发阶段,对于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不足,因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科研所还要对部门的研究项目进行申报管理,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这种横向纵向的相关人才组织,保持管理人员与科学研究人员可以分开。
既要对上级科研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指导了然于心,也可以协调好各个科研环节,做到人员配合的有效调动,提高工作的全面性。科研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工作道德、专业工作素质、优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专业化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实现传帮带,老带青等等,促进人才队伍的优化建设[2]。
四、结论
综上所述,科研所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科研水平以及项目运行的成功性。从本文的研究分析可知,探讨科研所的项目管理有利于我们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目前管理工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因而我们要对科研院所工作的流程进行具体分析,开展过程指导以及监督控制,提高科研所日常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珊珊.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经费内控系统建设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7):48-50.
[2]林修竹,熊兴平.智慧治理视角下科研院所信息化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62-65.
施晓敏.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8):79.
分享: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黄芩有抗炎、抗菌、保护心脑血管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2023-08-28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需要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社区智慧程度,实现社区基础数据自动感知、智能分析社区数据、自动决策精准合理,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指数..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信息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智慧社区建设迎来了契机
2023-06-30截至2020年年底,江苏共建有省重点实验室150家,其中,学科重点实验室74家,企业重点实验室7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实施国家科技战略、探索前沿理论研究、培育重大创新项目、培养探索创新型人才、开展产学研技术服务、搭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载体。文章分析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现状,研究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2022-01-03随着国家对科研单位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深入,科研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科研经费管理也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尊重科研自身规律,既管好科研经费,维护财经纪律,保障资金和科研人员安全,又用活科研经费,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经费效益和科技产出,增强科研人员成就感、获得感,这已成为科研单位面临的新课题。
2021-07-29公益类科研机构是支持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力量,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是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公益类科研机构发展的引擎动力。我国各地区积极推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发展,近年来,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在科研机构运营管理机制、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大胆革新。
2021-06-25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断完善管理办法,赋予依托单位更多自主管理权。高校作为依托单位应抓紧落实改革政策、提升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水平。本文基于财务视角探讨高校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全流程管理,就关键环节分析问题、提出管理办法,以期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促进国家科技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2021-04-30近年来,大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政府部门、社会企业以及学术界等。高校作为我国科研重要基地,其科研信息化水平直接关乎到其创新事业的发展进程。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科研管理信息化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弱势,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进行了详细分析。
2021-04-29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其中政府下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691.7亿元,增长10.5%;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457.9亿元,增长15.2%,政府下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支出占全国科研经费总投入超过20%,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对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1-01-13康复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给予残疾人一定的物质帮助,使他们达到并保持社交功能和自我生活的最佳水平,帮助残疾人得以借助一些辅助办法,来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康复保障一般包括提供恢复功能、补偿身心功能缺失或补偿身体功能限制的各种措施,也包括解决就业方面的恢复等。
2020-12-17科技成果转化中,原创成果的大量涌现主要源于大规模、高质量的知识协同[1]。然而,知识协同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似乎一直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目前知识协同过程的相关研究仍主要借鉴知识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尚缺乏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证据。知识协同最早由Karlenzig[2]研究。
2020-12-04人气:4257
人气:3591
人气:3541
人气:2273
人气:79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科研管理
期刊人气:399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管理
国际刊号:1000-2995
国内刊号:11-1567/G3
邮发代号:2-505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702
影响因子:0.875
影响因子:0.10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7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