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临床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02    3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由于医学生临床综合水平的个体差异,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为每一个医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医学学习机会,进而使临床技术的提高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各不相同,分层次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不同难度和深度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2,3]。标准化分层次临床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采用多样化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自身潜能,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4,5]。

  • 关键词:
  • 临床带教
  • 临床综合水平
  • 分层次教学
  • 医学生
  • 胃肠外科
  • 加入收藏

由于医学生临床综合水平的个体差异,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为每一个医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医学学习机会,进而使临床技术的提高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各不相同,分层次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不同难度和深度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2,3]。标准化分层次临床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采用多样化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自身潜能,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4,5]。胃肠外科以深化人才培养为动力,以提高医学生医疗质量为目的,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将分层次教学应用于科室医学生的教学中,成绩显著,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胃肠外科实习的医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进修生)共50名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胃肠外科实习的医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进修生)共50名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在胃肠外科实习;(2)能够按时参加临床实践教学;(3)服从老师安排。排除标准:(1)不服从安排者;(2)中途退出者。观察组中男生36名,其中研究生12名、本科生21名、进修生3名,女生14名,其中研究生4名、本科生10名、进修生0名,平均年龄23.50±1.529岁;对照组中男生32名,其中研究生10名、本科生20名、进修生2名,女生18名,其中研究生3名、本科生15名、进修生0名,平均年龄23.58±1.579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医学生集体授课,然后进入病房观察病人,了解病情;观察组采用多样化、分层次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基础不同,分为研究生组、本科生组以及进修组,分别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在临床教学中选择适合医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对医学生的分层是一个相对动态过程,根据医学生能力不同而灵活调控学生的分层组别。

1.3 观察指标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6]。既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互相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为了评估学生在分层次教学中的学习成果,可以采用以下考核方案:

(1)在教学的初期,需要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核,以确保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必要的知识。考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于没有通过基础知识考核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学习机会。

(2)在基础知识考核之后,进行应用能力的考核。这个考核包括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没有通过应用能力考核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辅导。

(3)在应用能力考核之后,进行创新能力的考核。这个考核包括设计项目、创新计划等,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创新应用能力。对于没有通过创新能力考核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培训和指导。

之后,对比两组教学模式结束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学生满意度情况[8],以及指导老师对于两种教学方案的评价。由科室设置出科考核办法及试卷,包括理论知识、医患沟通能力、临床医学技能、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外语等5项考核内容,每项100分,总分500分,各项考核占比20%,由科室老师统一审核评分,且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成正比。此外,还要对带教后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改善的情况进行调查:1~3 分为没有改善,4~6分为改善良好,7~9分为改善较好。教学质量和满意度评价: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实施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于分层次教学的质量评估架构

以胃肠外科为例,见图1。

图1 分层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2 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出科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分)

2.3 学生自信心、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调查

对照组中自觉没有改善的16人,改善良好的25人,改善较好的9人,总体改善满意度为38.00%(19/50);观察组中自觉没有改善的9人,改善良好的26人,改善较好的15人,总体改善满意度为82.00%(41/50)。结果表明,观察组中学生对于自信心、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1.420,P=0.000)。详见表2。

表2 学生自信心、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改善情况调查(人数)

2.4 教学质量及满意度评价

两组教学模式下的满意度情况,对照组中满意16人,基本满意25人,不满意9人,总满意度为75.00%(41/50);观察组中满意30人,基本满意20人,不满意0人,总满意度为100.00%(50/50)。结果表明,观察组教学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890,P=0.002)。见表3。

表3 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人数)

2.5 指导老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

对8名指导老师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可以得出结论,传统教学模式和分层次教学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它们有着明显的差异和特点。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带有固定性和一致性,而分层次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力[9]。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在课程内容、进度和质量上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而分层次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和互动,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见图2。

图2 教学老师对分层次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调查结果


3、讨论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其优势和缺点在医学生中也十分具有代表性。由于医学生学习背景和学科差异很大,更适合采用该教学方式[10],作为一种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和分级指导的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1]。通常可以制定不同层次的课程和任务,更加精准地掌握每个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提高。本研究调查了2020年、2021年两批共100名实习生,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并实施,最终通过对比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学生自信心、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的改善情况、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及指导老师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来对该项研究进行评述。

分层教学模式不是为了分层而分层,而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各方面的差异。通过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观察组与常规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相比有较大的差异,观察组学生大部分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临床医学技能、自主创新能力及专业英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对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可能没有效果,主要是因为医患沟通能力不仅涉及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关键的是情感认知、人际交往以及聆听等方面的素养。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和意见,并通过有效的技巧传递信息和建立信任。因此,分层次教学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医生在实践中所需的技能和素养培养。在学生自信心、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的调查中,观察组学生对于自信心、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学生满意度的调查中,应用分层次教学的组总体满意度为100%,而传统模式教学下的组不满意率达18%,可见分层次教学更适用于临床医学生的教学。除此之外,关于教学老师对于这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两种模式有些差异及各自的特点,但大多数老师更倾向于在分层次教学的模式下进行教学。

分层次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12],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不同级别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13,14]。虽然分层次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即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如果一个学生一直参加较低层次的课程和任务,那么他可能会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变得更大,从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所以,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收集反馈,并对反馈结果进行评估,以便加以改进。

综上,将分层教学模式引入到胃肠外科本科生实行和医师培训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医院竞争力,推动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临床带教医生的专业成长,但也需要注意避免分层次教育带来的不公平和歧视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有芬.临床教学中PBL全病例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3):85-89.

[2]黄玲玲,邓丽,黄燕,等.分层次教学联合PBL教学法用于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22):91-95.

[3]覃倩倩,黄丽涛,李敏华,等.分类分层教学在脑病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5):67-71.

[4]李笑莹,陈丽.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4):1-2.

[5]郭卫霞.专业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实践[J].公关世界,2022,531(16):92-93.

[6]刘小青,周烨,沈敏,等.分层次教学模式对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166-168.

[7]盛婷婷,刘春娟,瞿春华.Seminar法结合护士分层次教学对门诊护士心肺复苏术培训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3):491-493.

[8]龙浩.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5):155-156.

[9]吴文娟,李儿,骆欣,等.分层次教学培训对护士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6):99-101.

[10]刘敏,冯清.武汉市某大学医学基础化学模块化、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医学与社会,2018,31(12):79-82.

[12]陈冬莹,李昊,詹钟平,等.分层教学在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索[J].新中医,2021,53(22):228-230.

[13]吴灵敏,陆小娇.浅谈分层教学在中医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21,23(3):121-123.

[14]陈哲,王晓娟,李利红,等.分层教学法在内分泌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2020,21(8):85-88.


基金资助: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2022jyxm1011、2020jyxm1212);


文章来源:朱冰,管佳佳,骆杰.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临床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4,41(04):340-34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成都医学院学报

期刊名称:成都医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310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成都医学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2257

国内刊号:51-1705/R

邮发代号:62-314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