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部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 CT与病理学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检出效果比较均无显著差异(χ2=3.077、2.035、1.333、1.018、0.000、0.000,均P>0.05);化脓性阑尾炎的渗出CT征象率高于其他类型阑尾炎(χ2=11.101,P<0.05);穿孔坏疽性阑尾炎的管径高于其他类型阑尾炎(t=54.715,P<0.05)。结论 腹部CT诊断鉴别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较好。
急性阑尾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若未能尽早治疗,易引发粘连性肠梗阻、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1]。该病症状并不完全典型,易出现误诊、漏诊等,且不同类型的疾病体征、症状虽相似,但不同病理类型的治疗不同[2]。因此,如何明确疾病诊断和类型,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不容忽视。本文研究腹部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存在恶心呕吐、下腹痛、发热等症状,资料完整,年龄>18岁,意识清醒、精神状态正常,首次发病急诊入院,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存在CT检查禁忌,合并恶性肿瘤,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入组前1 d接受急性阑尾炎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73~28岁、平均(49.81±10.6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5 h~3 d、平均(1.54±0.44)d,体质量指数19~29 kg/m2、平均(25.70±3.21)kg/m2。
1.2 方法
对受检者行检查前宣教,确保其无禁忌证后行腹部CT扫描。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引导其双手抬高至头顶以上,扫描范围为膈下至耻骨联合上缘;设置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s,调整层厚、层间距均为5 mm,重建层厚、层间距均为1 mm;指导患者在1次屏气下完成扫描。发现病灶后经肘静脉给予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注射,行腹部增强CT扫描后将图像上传至工作站,开展多平面、三维曲面重建,由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阅片后进行诊断。收集CT征象,直接征象包括:阑尾管壁增厚、管腔扩大,直径在0.6 cm以上;阑尾腔内存在粪石、积气情况。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回盲肠部存在片状高密度影、条状高密度影,可见筋膜增厚;阑尾周围出现团块影,其内可见脓肿。
1.3观察指标
(1)分析腹部CT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图像。(2)分析腹部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3)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腹部CT、病理学检查诊断效能。其中,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4)比较不同类型阑尾炎的腹部CT、病理学检出效果。病理学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表现:单纯性急性阑尾炎可见病灶仅在黏膜、黏膜下层,阑尾各层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化脓性阑尾炎可见病灶深达浆膜层和肌层,阑尾管壁各层均可见积脓的小脓肿;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可见阑尾管壁部分坏死且呈暗紫色,腔内探查可见积脓。(5)分析不同类型阑尾炎腹部CT扫描征象。记录典型CT征象情况,比较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盲肠壁增厚、肠淤涨、阑尾粪石表现,记录阑尾周围渗出情况,测量并比较阑尾管径。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腹部CT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图像分析
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中,57例经腹部CT检查可见病变,伴随不同程度局部脂肪间隙模糊,可见阑尾增粗、增大、小气泡影。部分患者可见盲肠部不规则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伴小肠扩张、散在小气泡影;另有部分患者可见盲肠壁增厚,肠内密度不均匀,阑尾显示不清;盲肠周围组织间隙模糊,邻近组织淋巴结肿大;另有部分患者阑尾未见明显增粗且其周围脂肪间隙稍有模糊。
2.2腹部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分析
60例疑似患者的病理结果显示阳性(急性阑尾炎)58例,阴性(非急性阑尾炎)2例;腹部CT诊断真阳性56例,真阴性1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
2.3 腹部CT、病理学检查诊断效能比较
病理学的检查准确率为100.00%(60/60)、灵敏度为100.00%(58/58)、特异度为100.00%(2/2),腹部CT检查分别为95.00%(57/60)、96.55%(56/58)、50.00%(1/2)。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77、2.035、1.333,均P>0.05)。
2.4 不同类型阑尾炎的腹部CT、病理学检出效果比较
病理学对单纯性、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检出率分别为100%(29/29)、100%(18/18)、100%(11/11),腹部CT对上述阑尾炎的检出率分别为96.55%(28/29)、100.00%(18/18)、100.00%(11/11)。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阑尾炎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18、0.000、0.000,均P>0.05)。
2.5 不同类型阑尾炎腹部CT扫描征象分析
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盲肠壁增厚、肠淤张、阑尾粪石CT征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5.241、4.754、0.751,均P>0.05);化脓性阑尾炎CT征象示阑尾周围渗出率最高,其次为穿孔坏疽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1,P<0.05);穿孔坏疽性阑尾炎的阑尾管径最粗,其次依次为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15,P<0.05)。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阑尾炎腹部CT扫描征象分析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能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手术联合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金标准,但该方式创伤大、费用昂贵、无法重复检查,既不利于临床推广,也无法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参考。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检查为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诊断和鉴别提供了新思路。由于阑尾结构细小,个体之间可能存在明显差异,CT能多角度、直观、立体显示阑尾病变情况,其对阑尾病灶的识别和周围组织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不容忽视[3]。
本文结果显示,腹部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腹部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较好,能够获得与病理学检查类似的结果,且患者间CT图像表现各异,表明不同类型的阑尾炎也可通过CT检查加以鉴别[4]。从CT图像角度分析: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阑尾未见明显增粗且阑尾周围脂肪间隙稍有模糊,无其他特殊改变;化脓性阑尾炎盲肠壁增厚,肠内密度不均匀,阑尾显示不清;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局部脂肪间隙模糊,可见阑尾增粗、增大、小气泡影,部分患者可见盲肠部不规则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伴随小肠扩张、散在小气泡影。腹部CT与病理学检查对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阑尾周围渗出可作为排除单纯性阑尾的重要CT征象,对比阑尾管径也可见不同急性阑尾炎中管径有所差异,以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最粗。上述结果证实腹部CT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该检查方式能有效识别阑尾病变、非阑尾病变。此外,腹部CT扫描还具备诸多优势,包括扫描速度快、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检查禁忌少等[5]。本文3例病理学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经CT检查出现漏诊,分析原因:部分患者脂肪层较少或早期单纯性阑尾炎,此类患者自身阑尾体积相对较小,难以通过腹部CT扫描进行准确诊断;盲肠具有一定的移动性,回盲瓣作为寻找阑尾位置的标志可能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综上所述,腹部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处于较为理想水平,其方便快捷、成像清楚,结合增强扫描和图像重建能够明确病灶情况,为不同类型阑尾炎的诊断提供了有力参考。
参考文献:
[1]付鹏飞,陈峰,汪林兵.腹部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探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8):4078-4079.
[2]马晓慧.腹部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治疗中的积极意义和诊断要点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0):123,125.
[3]张方顺.腹部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0):3392-3394.
[4]张光. CT检查在腹部急症炎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61-62.
[5]刘晓乐.高、低频超声联合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6):733-734.
文章来源:马爱冬,张勇.腹部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2):130-131.
分享:
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为右下腹部疼痛、腹膜刺激征等。目前,现代临床胃肠外科中的阑尾炎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发病急骤、进展迅速。临床中常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直接切除病灶。但传统手术会给患者机体造成损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
2025-03-25据报道,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为1∶1000~1∶1500[1-3]。诊断急性阑尾炎非常具有挑战性,妊娠期常存在非典型表现,此时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子宫不断增大,妊娠子宫会提升并牵拉前腹壁远离发炎的阑尾,阻碍网膜和发炎阑尾之间的接触,因此腹部压痛可能不太显著,反跳痛或肌紧张也较少。
2025-03-14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恶心及呕吐,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一般由阑尾管腔堵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引起阑尾穿孔、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
2025-02-28急性阑尾炎(acuteappendicitis,AA)是最常见的急腹症[1]。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手术器械的进一步改进,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和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手术方式之一[2]。
2025-02-27阑尾炎是一种因多种因素引起的炎性改变。该病为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能够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短期恢复,死亡率较低,若误诊误治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阑尾炎患者可出现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症状多见[1-2]。
2025-02-24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患者可在短期内康复,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阑尾坏疽、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隐痛,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可转移到右下腹部,常伴有消化不良、寒战、高热等症状 。
2025-01-28急性阑尾炎是一种非常常见急腹症类型,此疾病在各年龄段的人群都会出现。此病症的发病主要归因于阑尾腔内有细菌侵袭,如果发生了阻塞,就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案是手术,这包括传统的开放式阑尾切除术及通过腹腔镜进行的手术。传统的开放手术取麦氏切口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逐步解剖皮肤和皮下逐层进腹以切除阑尾。
2025-01-26阑尾炎患儿年龄小,易产生明显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做好术后护理十分必要。中、西医综合护理不仅能促进患儿术后康复,还能改善患儿心理状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本文主要探讨针刺和中药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5-01-17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占腹部外科疾病的10-15%,多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等因素所致,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阑尾穿孔、化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治疗。
2024-12-30急性阑尾炎(AA)具有发病急特点,且进展快,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右下腹痛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还可并发阑尾穿孔等情况,增加死亡风险。手术为AA首选方案,尽早切除病变阑尾,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但部分患者早期缺乏典型表现,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故需寻找适宜的诊断方式。
2024-12-28人气:16600
人气:15949
人气:15243
人气:14730
人气:139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胃肠病学
期刊人气:160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7125
国内刊号:31-1797/R
邮发代号:4-624
创刊时间:199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220
影响因子:0.900
影响因子:1.023
影响因子:1.245
影响因子:0.6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