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梅毒疫情始终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3]。获得真实可靠的性病疫情信息是制定性病防控策略和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自2004年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启用后,性病疫情的报告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但性病疫情报告质量仍存在不足,其中梅毒病例重复报告问题较为突出[4]。
322
0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根据不同阶段梅毒分为三期,一期梅毒发生在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的2~4周,6~8周后,患者皮肤出现皮疹,主要分布在手心及足跖,该阶段为二期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均发生在受到感染的两年内,又称为早期梅毒。
31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其可侵犯全身机体,导致急性皮肤感染、生殖器溃疡、脊髓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死亡。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为性接触,其可呈现进展型发病趋势,但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故加强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280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其形体细长且尖直,螺旋致密并且规则分布,是由Schaudim和Hoffmann在1905年发现的。Fraser等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对TPNichols菌株全基因组测序,TPNichols菌株有1,138,006个碱基对,其中包含1041个开放阅读框。TP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TP在基因分子学领域开展研究奠定基础。随后对多株TP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
526
近时起于岭南,传于四方。”[4]大抵认为此源于弘治末年,始于卑湿淫猥的岭南之地,并据此称之为“广疮”,它更常被称为“杨梅疮”,因疮形似南方的水果杨梅而得名。这一问题直至近代才得到部分中国学者的关注,最早是医史学家王吉民在1918年的《博医会报》上发表的《中国梅毒之起源》(Notes on Chinese Medicine:Origin of Syphilis in China),提出“汉唐时期中国已有梅毒”。
近年来,乙肝发病率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人体自身免疫防御系统遭到破坏而引起的[1]。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免疫功能完全消失或者部分消失,继而导致肿瘤情况发生,严重者易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乙肝为临床医学界治疗难题,而进行婚前医学检查能有效进行预防,对乙肝、梅毒进行阻断[2]。因此,本次研究选取婚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289
吸毒人群是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也是开展艾滋病(AIDS)干预的重点人群。近年来青海省针对吸毒人群开展了美沙酮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心理健康咨询、安全套推广、同伴教育和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为了解青海省吸毒人群高危行为特征、HI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下一步制定艾滋病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5-2018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55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梅毒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临床上男性患者血清固定的发生率低于女性患者,很大部分女性患者由于处于生育期,疾病原因不明、治疗困难、孕后是否会导致胎传梅毒等给生育期女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1,2,3]。
25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系统性、慢性传染性疾病,可以造成机体多个系统、脏器损伤,甚至威胁生命。主要传播途径为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1]。妊娠合并梅毒会对胎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可引起自然流产、死胎、早产、低体重、先天梅毒等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影响妇女儿童健康。
346
神经梅毒是梅毒侵犯大脑的中枢神经后出现的感染,与初级梅毒、继发性梅毒和三级梅毒不同,它可以在梅毒感染的任意一个时期出现,它被赋予“伟大的模仿者”的称号,不安全的性行为是神经梅毒传播的一个很大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在男男性行为者中最为显著,在美国他们约占梅毒病例的8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在大多数梅毒患者中,所以早期接受治疗尤为重要。
410
本病例入院时外周血及脑脊液检查已经提示梅毒,但并未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分析误诊的原因有:(1)本病临床少见,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2)临床医师因惯性思维没有详细询问病史,主观臆断,对临床症状缺乏细致研究。提醒临床医师在工作中碰到类似患者时应考虑神经梅毒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减少漏诊误诊。
442
神经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见于梅毒感染的各个时期[1,2]。近年,随着梅毒发病率在我国的逐年上升[3],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也正在逐渐升高。由于梅毒本身自然病程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同时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导致神经无典型临床表现,症状非特异,增加了临床诊疗难度,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4,5,6,7]。
309
本文精选梅毒论文常见题目,在论文发表过程中,好的题目能给审稿人带来初步的印象,所以论文选题对一篇文章来说是首先要考虑的文章,以下题目是收录于皮肤病、性病专业期刊上的的优秀题目,供参考。1、梅毒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分子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研究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和IgM抗体在早期梅毒诊断和治疗的应用评价3、多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811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治疗棘手,预后不佳。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治疗此类患者的重要手段,该治疗主要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及营养状态,让患者生命得以延续。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播疾病,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梅毒病例,且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梅毒疫情蔓延,尿毒症合并梅毒患者日趋增多。
270
梅毒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慢性传染疾病,侵犯皮肤、黏膜与多个组织器官,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与母婴传播。根据临床特征可以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胎传梅毒和隐性梅毒。自2005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进行大数据的汇总、分析,以及治疗的及时响应,其结果显示梅毒报告病例数呈快速升高趋势[1],且一直占据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前3位[2]。
721
影响因子:0.836
影响因子:1.042
影响因子:0.991
影响因子:0.670
影响因子:0.420
影响因子:1.272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