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2021-06-03    11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养心组)和对照组(疏肝健脾组),各36例。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养心法组方及疏肝健脾法组方治疗,疗程为12周。最终纳入患者69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肝纤四项及肝纤维化评分进行观察。结果疏肝健脾养心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纤四项及肝纤维化评分,其疗效优于疏肝健脾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结论疏肝健脾养心法中药联合基础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疗效显著。

  • 关键词:
  • 慢性乙型肝炎
  • 疏肝健脾养心法
  • 纤维化指标
  • 肝郁脾虚
  • 加入收藏

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率高、病程长且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慢性乙型肝炎因传染性、迁延难愈且最终导致肝硬化失代偿、肝功能衰竭以及肝癌等特点,导致患者需长期忍受病痛折磨,耗费高昂的治疗费用,心理负担较大。因此精神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普遍较高[3],尤以焦虑抑郁常见[4,5]。本课题组前期临床研究[6,7,8]证实,与单纯疏肝健脾法相比,采用疏肝健脾养心治法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慢性乙型肝炎属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患的发病率更高。基于此,本课题组根据多年的临证用药经验,在疏肝健脾的治法组方基础上予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药物,组成疏肝健脾养心法治疗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的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就诊于上海市中医医院脾胃科及肝病科病房或门诊、经HAMA、HAMD量表评分为轻中度焦虑抑郁,且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9]。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肝郁脾虚》中肝郁脾虚证中医诊断标准[10]。

1.3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接受抗病毒治疗不限;2)HAMA、HAMD量表评分为轻中度焦虑抑郁;3)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4)年龄18~70周岁;5)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类型肝炎者;2)合并重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或肝癌者;3)合并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者;4)心血管、血液、内分泌等系统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5)合并精神疾患及怀孕、哺乳期妇女;6)已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无法耐受者。

1.5剔除标准

1)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等,根据医师判断停止入组治疗;2)参试对象不愿意继续临床治疗或终止随访自行脱落者。

1.6随机分组方法

本研究根据以上标准,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养心组)和对照组(疏肝健脾组),各36例。

1.7治疗方法

治疗组(疏肝健脾养心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养心的治法组方治疗,方药组成:党参12g,焦白术12g,白茯苓12g,柴胡9g,陈皮9g,郁金9g,枳壳9g,茯神9g,煅牡蛎27g,麦冬9g,生地黄9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口服,疗程12周。对照组(疏肝健脾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的治法组方治疗,方药组成:党参12g,焦白术12g,白茯苓12g,柴胡9g,陈皮9g,郁金9g,枳壳9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口服,疗程12周。西医基础治疗包括:保肝降酶(如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环醇等);抗病毒(如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

1.8疗效观察指标

1)血清肝纤四项。2)肝纤维化评分:①CHILD分级及评分,患者总胆红素(以34μmon/L及51μmon/L为分界),低白蛋血症程度,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腹水程度,肝性脑病分级分为1~3分。然后照总评分分为A级(5~6分),B级(7~9分),C级(10分以上);②APRI评分,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在国内指南中推荐用于评估非创伤性肝纤维化;③FIB-4指数,年龄(岁)×AST(U/L)/血小板计数(109/L)×ALT(U/L)的平方根,属于一种无创性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方法;④GPR指数,通过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评估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数。

1.9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计数资料采用中位数(M)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或)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等级相关者采用Spearman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肝纤评分比较

2.1.1基线各组Child-Pugh评分分级情况 

2组基线Child分级构成比大致相同,治疗组34例,A级23例,占67.64%,B级8例,占23.53%,C级3例,占8.83%;对照组35例,A级21例,占60.00%,B级11例,占31.43%,C级3例,占8.37%,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1.22组治疗后Child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后比较,Child-Pugh评分变化不服从正态分布,经秩和检验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评分,治疗前后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Child分级分布情况,分别比较分级改善变化,治疗后,治疗组34例,A级25例,B级7例,C级2例;对照组35例,A级18例,B级9例,C级3例,经秩和检验分析,2组基线与观察结束后各分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2组治疗后Child评分比较

2.1.32组ChildPugh治疗后分级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2组治疗后ChildPugh分级疗效比较

2.1.42组治疗前后APRI、FIB-4、GPR疗效比较 

见表3。

2.22组治疗前后肝纤指标比较 

见表4。

表32组治疗前后APRI、FIB-4、GPR疗效比较

表42组治疗前后肝纤指标比较


3、讨论


据统计,我国HBV携带人数约9300万,每年近30万人因肝癌病死,占世界因乙肝后肝癌致死人数的一半以上[14]。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长期抗病毒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而过度担心疾病进展恶化,身心过度紧张,表现为思虑过度,焦躁不安,或因受外界歧视及过度恐慌自身疾病传染,心怀负罪感,长期处于负面应激之中,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目前较为公认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限制HBV增殖,减轻肝组织炎性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肝功能失代偿及肝癌发生[15]。目前使用的药物在抑制HBV增殖、延缓病情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无法清除HBV及HBV共价闭合环状DNA[15,16]。对于焦虑抑郁状态,一方面,患者较难接受自己属于心理异常,拒绝接受抗焦虑抑郁治疗;另一方面,由于药物本身的副作用,也限制了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同时存在易复发及难以停药的缺点[17]。中西结合辨治此类患者,有一定的优势[18]。

中医学没有“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记载,但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可归属于“胁痛”“黄疸”“积聚”“郁证”等范畴[19]。本病病因外因为外感湿热毒邪,内因多与情志不畅、素体虚弱、饮食劳倦相关,且互相影响。

基于前期研究,疏肝健脾养心治法组方中党参补养中焦之脏、健运脾胃之气,柴胡入肝胆,发其郁遏之气,可升举中阳,且和脾解郁,两药合而为君,升疏并用;焦白术除中焦湿邪、和脾胃之气,白茯苓可健脾渗湿,亦宁心安神,两药合而为佐,健脾渗湿,益气宁心;陈皮理气散逆,燥湿化痰;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顺,肝属木而喜条达,故方中枳壳下气消积、安胃逐水;郁金为“血中之气药”,行血利气、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与柴胡共用,善治心肝郁火所致之胸胁刺痛、燥扰不宁;茯神与茯苓同出一体,性味相似,善治心神恍惚、虚劳烦躁之体;煅牡蛎益阴潜阳、重镇安神;麦冬入心、肺、胃,生地黄归心、肝、肾,两药同用,能补益心血、滋养肝阴,为“益阴血之佳品”。诸药共施,疏肝健脾、养心安神。

本研究发现,疏肝健脾养心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肝纤四项及肝纤维化评分,其疗效优于疏肝健脾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6]谭文婧,陶智会,王鑫,等.肝心同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30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1):23-27.

[7]李勇,王鹤潼,谭文婧,等.肝脾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与“心”虚证候相关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5):12-14.

[8]王鹤潼,谭文婧,王健,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血清脑肠肽变化研究[C]//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长江三角洲中医肝病协作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学术年会文集,杭州:2011.

[9]王贵强,王福生,成军,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41-1960.

[10]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7]张晓霞,王有奎.广泛性焦虑症采用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3):87-88.

[18]许政,何安民.中西医结合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抑郁状态[J].吉林中医药,2017,37(2):144-147.

[19]张涛,张斌,吴眉,等.疏肝健脾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临床应用概述[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96-199.


文章来源:陈懿榕,苏凯奇,阙任烨,林柳兵,晏旎,周蒙恩,李勇.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21,41(05):614-617.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157);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医学引导类(18401904000);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19YF1445200);上海市卫健委中发办青年基金(2018LQ016);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18LK07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肝博士

期刊名称:肝博士

期刊人气:239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0550

国内刊号:50-1171/R

邮发代号:78-155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32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