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MRI征象及其在纵向随访中的变化与转归

  2021-06-03    1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肝硬化结节MRI特征及其在纵向随访中的影像学变化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HB后肝硬化患者2次以上腹部MRI,根据首次MRI诊断结果分为肝再生结节(HRN)组(n=68)及肝细胞异型增生结节(HDN)组(n=12),分析其特征改变及进展为肝细胞癌(HCC)情况。结果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N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0.5个月,恶变率32.35%(22/68);HDN组中位随访时间39.0个月,恶变率为16.67%(2/12)。首次MR显示HRN组67例T1WI呈等信号、1例呈高信号,T2WI、DWI、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均呈等信号;HDN组T1WI9例呈等信号、3例呈高信号,T2WI显示10例呈等信号、2例呈高信号;DWI均呈等信号;动脉期4例呈等信号,8例呈高信号,延迟期10例呈等信号,2例呈低信号。随访结束时24例恶变,T1WI示21例呈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T2WI、DWI均呈高信号,增强MR动脉期20例呈高信号、4例呈等信号,延迟期23例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结论肝硬化结节转归具有多样性,增强MR动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T2WI及DWI信号逐渐增高可提示其恶变。

  • 关键词:
  • 慢性乙型肝炎
  • 磁共振成像
  • 肝再生结节
  • 肝硬化
  • 肝细胞异型增生结节
  • 加入收藏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第4位常见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1]。我国HCC多由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肝硬化发展而来,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根治机会[2]。HCC存在多个发展阶段,肝再生结节(HRN)是肝内局灶性增生,通常为良性,而肝细胞异型增生结节(HDN)由HRN进一步分化增生,分为低度异型增生结节(LGDN)和高度异型增生结节(HGDN),HGDN是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3]。病理学认为HDN为癌前病变。目前筛查HCC癌前病变处于初步阶段,尚需更多研究以诊断和界定HRN及HDN[4],随访HCC主要依赖于影像学、病理学和分子诊断学技术[5]。本研究观察CHB肝硬化MRI特征及在纵向随访中的变化及转归。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5月80例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CHB肝硬化患者,男54例,女26例,年龄28~84岁,平均(52.9±11.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首次腹部MRI疑诊HRN或HDN;③接受2次以上MR检查,时间间隔≥3个月;④经手术病理或肝动脉造影证实HCC,或连续随访≥3年未见恶变。排除标准:①随访期间接受放射、化学或手术治疗;②肝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血管瘤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富血供结节。检查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Avanto1.5T/Verio3.0TMR仪,12单元腹部相控阵线圈。嘱患者仰卧,采集腹部轴位脂肪抑制T1WI,TR3.9ms,TE1.4ms,层厚2.5mm,矩阵179×256;呼吸门控快速自旋回波(turbospinecho,TSE)序列轴位脂肪抑制T2WI,TR3520ms,TE78ms,矩阵168×320。轴位DWI采用自旋回波(spinecho,SE)序列,TR3000ms,TE83ms,矩阵106×160,b值为100和800s/mm2。经手背或肘正中静脉以流率3ml/s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0.1mmol/kg体质量,于其后18~20s、50~60s、5~10min行轴位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动态增强MR扫描。

1.3图像分析及随访

由2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独立阅片。参照文献[6]标准评价肝内结节:T1WI呈等-略高信号、T2WI呈等-略低信号,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等信号、延迟期强化纤维分隔中见相对等-低信号为HRN;HDN可单发或多发,T1WI呈等-略高信号,T2WI呈等-略低信号,动脉期无强化或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或低信号。根据首次MRI诊断结果分为HRN组(n=68)及HDN组(n=12);存在多个结节时,若其中1个倾向HDN,则归入HDN组。2名医师意见不一致时,由1名具有1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任医师做出判断。观察随访过程中肝硬化结节的形态和信号变化,计算2组随访结束时的恶变率,恶变率=随访结束时恶变病例数/各组病例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2组年龄及随访时间的差异;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组间性别及恶变率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HRN组68例,中位年龄54.5(45.25,61.75)岁,HDN组12例,中位年龄51.5(44.25,60.5)岁(Z=0.425,P=0.671)。HRN组男45例,女23例,HDN组男9例,女3例,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HRN组中位随访时间41.5(32.00,57.75)个月,HDN组39.0(29.75,43.75)个月(Z=0.890,P=0.374)。随访结束时共24例诊断为HCC,其中HRN组22例,恶变率32.35%(22/68),HDN组2例,恶变率16.67%(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

图1患者男,51岁,首次诊断为HRN,17个月后复查诊断为HCC

图2患者女,42岁,可疑动脉期强化小结节,10个月后复查仍存在

图3患者女,61岁,首次诊断为HDN,6个月后复查诊断为HCC

首次MR检查显示HRN组67例(67/68,98.53%)T1WI呈等信号、1例(1/68,1.47%)呈高信号,HDN组9例(9/12,75.00%)呈等信号、3例(3/12,25.00%)呈高信号;T2WIHRN组全部68例、HDN组10例(10/12,83.33%)呈等信号,HDN组2例(2/12,16.67%)呈高信号;2组DWI均呈等信号。增强MRI动脉期HRN组全部、HDN组4例(4/12,33.33%)呈等信号,HDN组8例(8/12,66.67%)可见强化;延迟期HRN组全部及HDN组10例(10/12,83.33%)呈等信号,HDN组2例(2/12,16.67%)呈稍低信号。

随访结束时,24例HCC中,21例T1WI呈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24例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20例呈高信号、4例呈等信号;延迟期23例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见图1~3。


3、讨论


HRN是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局灶性增生,多呈弥漫性,主要由门静脉供血;其病理学基础是局灶增生形成肝实质小岛,内含非瘤肝细胞,恶变概率较低;增强扫描多无异常强化,各期均呈等信号[7]。HDN自HRN进一步分化而来,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不典型增生,细胞密度及细胞异型度高于HRN;随其分化程度不同,在增强MRI中的强化表现不一。LGDN亦多由门静脉供血,但来自动脉的血供较HRN有所增加,动脉期增强多呈等或轻度高信号,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信号[8]。SATO等[9]通过长期随访发现HDN的恶变率达42%,远高于HRN(13%)。本研究HDN组恶变率为16.67%,HRN组为32.3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随访时间较短、且HDN组样本量较少有关;此外,本组HDN组结节多数仅动脉期出现强化,而在其他序列图像中均无明显异常改变,可能原因在于增强扫描敏感度较高,可检出异常灌注、肝动脉-门静脉短路或肝炎性损伤等所致直径数毫米的异常强化信号,难以与HDN鉴别而均纳入HDN组,导致恶变率低估。对以动脉期信号表现鉴别HRN及HDN的可行性尚需进一步观察。

不同分化程度HDN细胞成分和信号各有差异,恶变风险不同。HCC较常出现脂肪沉积,可能与组织缺氧、变性有关。若复查发现原T2WI呈略低信号结节信号增高或呈“结中结”改变,且病灶进行性增大、结节直径>3cm、病灶内脂肪变性、病灶摄取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能力减低,均提示结节恶变[10]。本研究1例HDNT1WI同相位呈高信号、反相位部分信号减低,提示结节内含脂肪成分,6个月后诊断为HCC(图3)。

HRN、HDN含有库普弗细胞,可吞噬红细胞产生的顺磁性含铁血黄素致T2WI信号减低。HCC分化较差,缺乏库普弗细胞,不能正常代谢含铁血黄素,故其T2WI信号高于HRN、HDN。CHOU等[11]发现HDN与高分化HCC的T2WI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HRN组全部68例(68/68,100%)、HDN组11例(10/12,83.33%)T2WI表现为等信号,2例HDN(2/12,16.67%)T2WI呈稍高信号;24例HCC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DWI反映人体内水分子微观运动情况,肿瘤组织内细胞密度增高,水分子扩散受限,故呈高信号。本研究24例HCCDWI均呈明显高信号,提示纵向随访中发现肝硬化结节T2WI、DWI呈高信号提示其癌变。

新发HCC是病灶不经特定良性病变或癌前病变而直接恶变形成,或此前可能已形成病灶但影像学未能检出,相关报道较少,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肝硬化程度高有关[12],可见于部分终末期肝病患者,常见高危因素有老龄、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等[13]。本研究中多例于CHB肝硬化背景下新生HCC,其中1例随访间隔仅17个月即出现癌变结节(图1),较为少见。SASAKI等[14]对128例HC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发现术前存在肝硬化者术后5年HCC复发率(12.7%)高于无肝硬化者(5.9%)。LEE等[15]以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量化评价肝脏,发现以肝硬度>13kPa预测肿瘤发生的效能较好。

总之,增强MR动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T2WI及DWI信号逐渐增高提示肝硬化结节发现恶变。本研究样本量少,可能存在偏倚,且部分病例未使用肝胆特异性对比剂,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40(2):112-128.

[2]谭学渊,陈珊红,张杨贵,等.MRI扫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9):40-42.

[3]《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3):514-518.

[4]邱艺杰,董怡.影像学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5):762-766.

[5]朱楠,张甜甜,吕维富,等.影像学诊断中晚期肝癌TACE术后活性病灶[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9,16(3):173-177.

[7]张琦,张岩岩,李云芳,等.高级不典型肝脏增生结节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4):679-682.

[8]毛思月,谢传淼.肝硬化结节和早期肝癌的病理基础及MRI诊断和鉴别[J].放射学实践,2019,34(12):1285-1288.


文章来源:夏子强,叶泳松,严兆贤,刘波.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MRI征象及其在纵向随访中的变化与转归[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1,37(05):712-71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肝脏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期刊人气:366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3418

国内刊号:50-1113/R

邮发代号:78-56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