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

  2024-09-11    1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利用熵权法、Theil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在逐渐提升,但是在区域间及区域内还存在差异性,其中区域内差异性是影响整个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知,科技教育是首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从加强技术创新,转变对外贸易格局;加强中心城市引领,提升对外贸易韧性两大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 关键词:
  • Theil指数
  • 地理探测器模型
  • 对外贸易韧性水平
  • 熵权法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 加入收藏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韧性”最初源于生态领域,即为生态系统在遭受破坏后的复原力。对外贸易韧性即为特定区域对外贸易体系遭到冲击后的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及组织重构能力。目前,我国学者对对外贸易的韧性构建进行了广泛研究,例如贺灿飞等人(2019)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不同区域的韧性阶段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出口贸易韧性总体可以分为抵抗期、恢复期及结构升级期三大阶段。从长远分析,推动我国区域出口贸易韧性提升的关键在于发展新型科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宗会明(2021)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分析了疫情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冲击及韧性格局的变化,总体而言,我国内陆省份的对外贸易抵抗性相比边境省份要好,但是对外贸易韧性复原力最好的则为新疆、云南等边境省份。此外,也有学者以我国贸易政策为例,探讨了贸易政策及韧性水平对各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

综上可知,我国学者对于对外贸易韧性的现有研究相对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宏观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评价方面,对于特定区域例如城市群、经济带等区域对外贸易评价相对较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作为我国的重要对外开放前沿,不论是“对外开放度”还是“对外开放影响力”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弯区城市群对外贸易的区域联动作用及贸易竞合关系等方面,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为欠缺。因此,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例,探讨其对外贸易的韧性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优化策略。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1.熵权法。

本文利用熵权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进行评价,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2.Theil指数及分解。

为了进一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来源,本文利用Theil指数,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3.地理探测器模型。

为了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其单因子与交互因子,具体公式如下:

(二)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各个城市官网数据及《广东统计年鉴》。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评价分析

表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评价分析

根据上文“对外贸易韧性”的概念界定,本文将对外贸易韧性分为抵抗恢复力及组织重构力两大维度进行分析。在对外贸易抵抗恢复力方面主要参考张梦婷(2022)、鲍勤(2020)等的研究结论,在对外贸易组织重构力方面主要参考高运胜(2022)、张磊(2019)等的研究成果,最终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指标体系,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可知,在2013-2022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对外贸易的抵抗风险及复原能力都在提升,对外贸易自身组织重构能力也在升级。结合数据结果及表1中的指标选取进行深入分析可知,2013-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不断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随着2019年我国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央政府及粤港澳三地地方政府对11个城市的对外贸易发展投入了大量科技与教育支持,有效提升了整个城市群对外贸易抗风险与复原能力。第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20-2030年)》等相关政策的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交通在逐渐优化,粤港澳三地与内地及对外的交流与学习机制在逐渐完善,在交流与借鉴中,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一系列对外贸易试验区及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例如广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等,有效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第三,随着三地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跨境电子商务技术、对外贸易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逐渐被引进及攻克,有效解决了11个城市企业出口难、交流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抗风险水平。

(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特征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的特点,本文将对外贸易韧性测算结果分为高韧性水平、中等韧性水平以及低韧性水平三大维度。高韧性水平是对外贸易韧性值>0.5,中等韧性水平是对外贸易韧性值在0.3-0.5之间,低韧性水平是对外贸易韧性值<0.3。通过表2可知,在2013-2022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评价均值的韧性水平呈现逐渐上升到再下降的趋势,由中等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具体分区域进行分析可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中山五个城市在2013-2022年期间的均值均高于0.5,总体上处于对外贸易韧性的高水平阶段;珠海、佛山、惠州与东莞4个城市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均在0.3-0.5之间,属于中等发展水平;肇庆与江门则小于0.3,属于低韧性水平。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知,香港、澳门和深圳由于在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中具有先发优势,所以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较高。广州与中山两大城市有效实现了对外贸易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当地政府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出台诸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提升。反观其它剩余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更多以第二产业为主,对外贸易与科技水平相对不高,所以在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中尚未形成自身特色与产品,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由此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存在明显非均衡性。

(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区域差异分析

根据上文分析结果,将11个城市分为第一区域(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中山)、第二区域(珠海、佛山、惠州与东莞)、第三区域(肇庆与江门)。为了进一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的区域差异情况,本文计算该区域的Theil指数及其贡献率,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评价结果展示

通过表3可知,2013-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整体的对外贸易韧性Theil指数在逐渐降低,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在每一个年份都要大于其区域间贡献率,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差异,即不同城市间的对外贸易韧性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上文分析也有所显现。此外,通过时间区间分析可以得知,2013-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在逐渐上升,但是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来说,贡献率是在逐渐下降的,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总体差异在逐渐缩小,三大区域的区域间差异也在逐渐缩小,但是单个区域内部城市间差异却在逐渐扩大。2016-2018年,区域内与区域间的Theil指数在逐渐上升,但是区域内的Theil指数上升幅度更大,说明区域内差异对整体的Theil指数影响力更明显。2019-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韧性的Theil指数在逐渐降低,并且区域内指数也大幅度降低,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该时间段内总体指数降低的原因是区域内指数在逐渐降低。

表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的Theil指数及其贡献率

表4 2013年与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单因子探测结果


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上文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得知,一个区域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区域因素,最终总结为政府、市场、数字化、科技教育及结构五大方面,最终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表4可知,在以上影响因素中,除了产业结构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韧性指数影响不是十分明显外,其他几个影响因素都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有显著影响。

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2013年,跨境电商以及科技发展水平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最为明显的,其中跨境电商的q值为0.846,科技发展水平的q值为0.748。这是因为自2010年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其发展。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科技发展也是影响其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实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推动制造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有效转变了以往的高耗能与高污染发展方式。在对外贸易与国际分工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逐渐优化,也提升了对外贸易的韧性水平。在2022年,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容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其中市场容量的q值在逐渐提升,并在2022年位居第一。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消费的刺激,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逐渐提升,尤其是粤港澳三地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当地居民消费支出一直较高,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对外贸易的韧性水平。此外,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2013-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韧性正增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维度、市场容量、数字贸易维度、科技教育维度及产业结构,而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负增长的影响因素为市场潜力与贸易结构。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熵权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2013-2022年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进行评价,发现在2013-2022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在逐渐提升,对外贸易的抵抗风险及复原能力都在提升,对外贸易自身组织重构能力也在升级,并且呈现高-中-低三大发展阶段,区域内差异要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这也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影响因素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正增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维度、市场容量、数字贸易维度、科技教育维度及产业结构,负增长的影响因素为市场潜力与贸易结构。

(二)建议

基于上文研究结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加强技术创新,转变对外贸易格局。

通过上文研究可知,科学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提升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未来要加强技术创新,优化对外贸易格局。首先,粤港澳三地要加强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经费投入是保障科技持久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粤港澳三地可以构建多元化经费供给机制,成立专项基金,为粤港澳三地对外贸易韧性水平提升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三地政府还可以积极选取优秀的社会资本机构进行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的转化率。其次,粤港澳三地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下,粤港澳大湾区有更多优势可以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因此,在人才引育方面,粤港澳三地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吸收政策,真正做到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最后,粤港澳三地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粤港澳三地在推动对外贸易韧性水平提升过程中,要在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型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及个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是提升科技水平的关键。

第二,加强中心城市引领,提升对外贸易韧性。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存在明显区域内差异,即各个城市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利用该种差异,实现以中心城市辐射周围城市,进而推动大湾区对外贸易整体韧性水平的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是主要的创新型城市,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具有领先地位。同时,香港与澳门还具有独特的地理与历史优势,可以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促进区域产业高级化与合理化发展。东莞、佛山、江门、肇庆等城市是著名制造业与工业园区,可以发挥自身加工优势。由此可知,大湾区的11个城市在对外贸易韧性发展中各有特色,因此,未来要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与广州等城市的带动与示范效应,加强对周围城市对外贸易的引领作用,实现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文林,郭丽平,王海婷等.社区生态系统气候韧性概念及评估研究[J].生态经济,2023,39(3)

2.贺灿飞,夏昕鸣,黎明.中国出口贸易韧性空间差异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0)

3.宗会明,张嘉敏,刘绘敏.COVID-19疫情冲击下的中国对外贸易韧性格局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1,40(12)

4.冯笑,苏二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技术创新与中国城市经济韧性[J].城市问题,2022(10)

5.邱丹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建设数字贸易中心研究[J].价格月刊,2022(6)

6.张其富,吴一丁,赖丹.双循环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与周边地区均衡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21,40(11)

7.宋周莺,祝巧玲,徐婧雅.粤港澳大湾区的贸易竞合关系及其优化路径[J].地理研究,2020,39(9)

8.张梦婷,何剑,郑智勇.风险与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双刃剑”效应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1)

9.鲍勤,张珣,魏云捷等.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对外贸易和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2020,34(6)

10.高运胜,刘慧慧,王云飞.新冠疫情与产业链重构冲击下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2022(9)

11.张磊,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地理空间结构发展现状及重构研究[J].求是学刊,2019,46(5)


文章来源:吴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J].商业经济研究,2024,(17):189-19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商业经济研究

期刊名称:商业经济研究

期刊人气:410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2-5863

国内刊号:10-1286/F

邮发代号:2-207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