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内,我院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无创呼吸机)与观察组(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每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SaO2及PaC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及FEV1%指标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临床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有效改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受遗传因素、长期吸烟、呼吸道感染及空气污染等因素所致[1]。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临床针对此类疾病主要采取氧疗、吸痰、灌洗及药物等治疗方式,然效果并不能满足治疗的需求[2]。因此,本文通过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重点探究该措施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正文内容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自2018年1月~2020年6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男:女=29:1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1.68)岁。
观察组男:女=26:14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7.5±1.73)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使用飞利浦伟康BiPAPST无创呼吸机口鼻面罩治疗,将呼吸频率设置在15次/min,吸气压初始设置在6cmH2O(1cmH2O=0.098kPa),依据患者自身状况逐次调整为15cmH2O,呼吸压初始设置为1cmH2O,随后调整至4cmH2O。同时,相关医护人员评估其体温、血氧饱和等指标,时刻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定期为患者翻身、排痰。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安全管理,操作如下:(1)设立护理小组。选取医院呼吸科专业技术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
(2)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执行结对式认知管理,患者及其家属全程记录教育过程中讲解的重点,如无创呼吸机应用效果、治疗原理等,时间控制在30min内,结束后由家属再告知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注意要点,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3)预防皮肤损伤护理。根据患者自身病情,选用合适的面罩予以通气治疗,以此避免因固定过紧或太松进而对面部皮肤咋成损伤,达到全面贴合。
(4)吸气锻炼。相关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患者使用鼻腔吸气训练,同时督促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的训练模式,每次时间最少在10min,1天三次,随后时间延长。
(5)加强培训,规范操作。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对无创呼吸机操作的掌握程度,并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如监测生命指标、应对处理等。同时,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减少感染的发生。
(6)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血样饱和指标,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患者个各项生命体征外查看插管是否牢固,并做好饭前、饭后口腔清洁,协助患者按摩局部皮肤。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血气水平和肺功能指标情况。血气水平主要包括PaO2、SaO2和PaCO2;此外,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EV比值(FEV1%)。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水平指标
观察组患者PaCO2、SaO2及PaC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气水平指标比较分析表(x¯±s)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及FEV1%指标同对照组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分析表(x¯±s,分)
3、讨论
当前,吸烟人群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患慢阻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大多数患者都存在合并严重的呼吸衰竭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临床治疗该病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但治疗效果不明显。而机械通气是一种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的方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临床中,采用气管插管进行通气是属于有创通气治疗,对气道存在一定的损伤,且部分患者不耐受等,不利于治疗[3]。
近年来,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无创呼吸机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获得医师及患者的认可,且对其满意度较高。但也因呼吸机的频繁使用,患者及其家属对呼吸机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及其注意事项,以及因呼吸机面罩压迫进而对患者的面部皮肤、胃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进而加剧细菌的侵袭,由此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治疗的效果,且仅依靠单一的治疗不利于患者的预后[4]。因此,安全护理有助于在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改善血气水平,并通过缩唇呼吸、全身放松等训练方式强化患者呼吸肌力的协调性,改善肺部顺应性,进而促进排痰,提升呼吸效率等,有效改善呼吸道堵塞等症状[5]。
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PaCO2、SaO2及PaC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及FEV1%指标同对照组相比,P<0.05。
总而言之,采取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血气水平和肺功能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艳勋.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J].名医,2018,8(6):32-32.
[2]张凯涛.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抢救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7(55):00246-00246.
[3]王雷,邱晓梅.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5):590-592.
[4]李浩劼,胡人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4):645-647.
[5]安世琪.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1(6):817-818.
高路路.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65+69.
分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为核心症状的肺部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会逐步加剧,部分患者会选择减少甚至避免活动来缓解症状,以致于呼吸肌肌力 减 弱,加 重 呼 吸 困 难 症 状,导 致 恶 性 循环。
2025-04-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及胸闷为主要表现,常合并感染、哮喘、结核、支气管扩张及肿瘤等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2-3]。
2025-04-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医院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典型症状包含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截至 2018年,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已接近 1 亿例,40 岁以上人群占比达到 13.7%。
2025-04-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发生主要与肺部感染加重、环境刺激、不良生活习惯或剧烈运动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痰量增多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2],但长期用药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也会产生耐药性,不利于患者后期治疗。
2025-03-27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持续且进展性的气道阻塞和炎症反应。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上升,老年 COPD 患者亦随之增加。目前,COPD 急性加重的诊断和评估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和生物标志物。
2025-03-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全球发病率为9%~10%,死亡原因居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统计其发病率为13.6%[2]。
2025-03-0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COPD的病因主要与吸烟、烟雾、毒颗粒及其他气体对于气道的反复刺激有关,上述刺激可造成气道的慢性炎症而诱发本病[2]。
2025-03-0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道炎症性疾病,且病情多呈渐进式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9.9%[1]。在稳定期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2-4]。稳定期COPD患者仍然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肺功能下降是其病情进展的主要标志[5]。
2025-03-0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表现为肺功能加速下降,呈进行性发展,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1]。据调查,我国COPD病人呈上升趋势,患病率已超9%。不及时进行治疗,肺功能将持续下降,进而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2]。病人通过机械通气支持以及药物的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的治疗过程以及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会给其身心带来负担[3⁃4]。
2025-02-2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气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与空气污染、遗传因素、吸烟、呼吸道感染、职业和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1-2]。COPD患病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已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五位。由于COPD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气道炎症增加,排痰能力减弱,致使痰液在肺内积聚,导致肺部感染[3]。
2025-02-21人气:16667
人气:16000
人气:15567
人气:15289
人气:1483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期刊人气:360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6205
国内刊号:51-1631/R
邮发代号:62-246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939
影响因子:0.996
影响因子:0.964
影响因子:0.45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