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动脉成形术联合动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双盲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通过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再通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再通率62.5%,P<0.05。两组ESS评分、Barthel指数、MR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成形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当前,我国脑血管病症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不断发展,且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直接的威胁[1]。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这类病症患者经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成形术治疗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脑血管病症防治指南溶栓的标准[2],排除意识障碍者、合并癫痫病症者、颅内肿瘤病史者、发病——溶栓开始的时间,间隔超过6h者、2w内,无活动性出血者、1个月内没有实行手术治疗/外伤史者、CT检查,Salt、脑出血和梗死后出血/颅内肿瘤者、供血区域低密度造影者、沟回饱满/中线移位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区间60~78(69.7±5.6)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区间64~80(72.5±5.8)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首先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尿激酶50万U,并做好介入准备,将6F导管引入患侧血管颈动脉,若存在脑内大动脉闭塞情况下,采用微导丝送入微导管至血栓位置进行溶栓治疗。若存在脑皮质动脉梗死,则仅使导管置于责任血管下方即可。采用微量泵注射器将50-70万U的尿激酶与生理盐水混合溶液注入责任血管中,注入时控制速度在1万U/min。间隔10min进行一次造影复查,当血管再通后,即可停止治疗。若椎基底动脉注射70万U尿激酶后,血管并未再通,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尿激酶30万U,确保溶栓成功。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动脉成形术治疗,当完成动静脉溶栓后,患者存在血管闭塞或者血管狭窄问题,经沟通后采取动脉成形术治疗。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咀嚼后口服或者采取肛塞用药,剂量300mg.依照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支架或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时将Mariveks球囊置入患者血管狭窄处,进行1-2次的扩张操作。完成扩张后10min进行复查,造影结果若为闭塞情况,则选择支架进行植入。选择波士顿公司的Wallstent自膨式支架在患者血管狭窄明显位置植入,完成动脉成形术。
1.3 疗效评判标准
血管再通,经TIMI行分级评价,完全再通3级、部分再通2级、再通~无再通0~1级。
早期神经功能评分,经欧洲卒中(ESS)评分,治疗前、后1d评分。基本治愈:ESS评分≥95分;有效:ESS评范围50~94分;无效:ESS评分<50分。
Barthel指数,BI≥90分,痊愈;BI评分范围60~89分,有效;BI评分<60分,无效。
MRS,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除,且没有残疾症状;有效:存在轻微/中度的残疾症状;无效:残疾症状、植物状态严重,以评判患者生活能力和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的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检验分析计量数据分别为通过均数标准差(x±S)、t表示,P<0.05,即可判定数据间、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的对比。观察组中,完全再通、部分再通、无再通各10%(4/40)、85%(34/40)、5%(2/40),总再通率90%(38/40);对照组中,完全再通、部分再通、无再通各5%(2/40)、57.5%(23/40)、37.5%(15/40),总再通率62.5%(25/40);P<0.05。
2.2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的对比。两组1d内E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的对比[n,(x±s)]
2.3 两组远期神经功能评价的对比。观察组30d内,BI指数、MRS评分均非常理想,治愈率、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30%(12/40)、57.5%(23/40)、12.5%(5/40);对照组治愈率、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20%(8/40)、42.5%(17/40)、37.5%(1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溶栓治疗,需对血栓形成栓子栓塞的部分实行溶解。临床较好的状况下,能够成形动脉血管,主要的目的为缩短实际所需的时间,尽可能修复脑部的正常功能[3]。血管再闭塞,为溶栓治疗、球囊扩张的并发症之一[4]。这一并发症的出现,与溶栓、球囊扩张后血流发生移位栓塞血管、微血管痉挛、局部血栓再形成等,均有直接的联系。血管再闭塞进行评判的标准,应结合张丽,丁世芳、王斌、吴春阳等人提出的标准操作[5-6]。
总而言之,动静脉联合动脉成形术,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放入支架,并实行血管的再通处理。同时,还能控制病死率、病残率,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游国超,高毅.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43—144.
[2]赵蓓,刘利峰,刘瑛琪等.冠状动脉内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支架植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08):661—665.
[3]赵宇新,陈国秀,秦菘等.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15,37(05):456—459.
[4]杨宇,梁梅冰,许顶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功能和血浆B型利钠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6) : 1866-1869
[5]张丽,丁世芳,蒋桔泉等.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56—1160.
[6]王斌,吴春阳,施亚明,等.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行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 (9):1498-1499.
章敏,黄文国,颜冬润,张敏.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体会[J].海峡药学,2017,29(01):157-158.
分享:
急性期脑梗死是指短时间内脑血管发生阻塞而导致大脑缺血缺氧的一种急性疾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期脑梗死的一种常见治疗方式,对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以预防或减少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例如再次发生脑梗死、血栓形成或心脑血管事件等。
2024-11-18脑梗塞治疗因受药物血管刺激性大、患者情绪及治疗时间长等的影响,会提高普通针的固定难度,影响疗效。而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在脑梗塞中应用广泛。对PICC置管患者应优化护理,以确保治疗有序进行。本文分析综合护理对PICC置管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2024-10-10脑外伤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2012年欧盟超过 150 万人因脑外伤住院,相关死亡人数达56 946人,是欧洲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脑外伤是全球青壮年(25~44岁)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是65岁以上患者死亡的第五大原因,2019年美国因脑外伤死亡人数超过61 000人。脑外伤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有关。
2024-09-04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后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若病情严重,还会导致患者丧失生命。因此,应当在患者发病后予以及时有效的救治。本文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4-08-02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类型,发病率较高,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致残,严重时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因此,积极治疗对提升预后至关重要。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以期为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和数据支持。现报告如下。
2024-07-29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残疾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需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次复发即二级预防。虽然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方法明确,但脑梗死仍然有较高的再发率。脑梗死再次复发使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转折点,显著增加患者残疾风险及死亡风险。
2024-06-21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AD)是指夹层从主动脉根部开始累及到升主动脉或同时累及到主动脉弓部,甚至降主动脉的的一种主动脉夹层分型,手术治疗至关重要。随着手术技术及体外循环技术的不断改进,生存率已较前逐步改善。但脑梗塞仍然是影响患者预后及远期生活质量的严重并发症。
2024-05-21下肢偏瘫是脑梗塞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临床可表现为步态减慢、肌张力增高、平衡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合理有效的康复措施是促使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笔者采用阴阳对刺针法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偏瘫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
2024-05-21脑梗死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且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脑梗死发病率不断攀升,需要关注其诊疗工作[1,2,3]。当前,临床主要通过溶栓、介入疗法等手段挽救脑梗死患者生命,虽然效果确切,但是为了促进病情恢复,也有必要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4]。
2024-04-19老年人群是脑梗塞多发人群,由于免疫力低下、机体功能衰退、合并基础性疾病,导致其发病后治疗难度、致残致死风险均高。因此,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应作为临床治疗、护理的重点关注人群。优质护理模式是将基础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升级并整合,以患者实际需求为依据,保证了护理的针对性,同时能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提升护理效果及效率[1]。
2024-04-19人气:17917
人气:15272
人气:14761
人气:14664
人气:1445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1308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153X
国内刊号:42-1603/R
邮发代号:38-347
创刊时间:199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