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RAS系统的影响。方法 收集原发性PD患者50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PD组和PD伴高血压组,测定2组血清中AngⅠ、AngⅡ、Ang-(1-7)、ACE、ACE2水平,使用MMSE和MoCA评估认知功能,HAMD和HAMA评估抑郁和焦虑程度,并分析RAS组分与认知功能、抑郁和焦虑程度相关性。结果 PD伴高血压组AngⅡ水平高于PD组(P<0.05),Ang(1-7)水平低于PD组(P<0.05),其余成分无显著差异(均P>0.05)。PD伴高血压组AngⅡ水平与MMSE、MoCA评分负相关(P<0.05),AngⅡ、Ang(1-7)水平与HAMD、HAMA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可能会加重P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减轻抑郁焦虑程度。
帕金森病(P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认知障碍、精神异常、植物神经功能受损等非运动症状。流行病学数据显示,PD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已超过1%,且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呈现继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PD最典型的病理学特征为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和残存神经元内路易小体的聚集,但是迄今PD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缺陷、炎症反应、自噬障碍、泛素-蛋白酶体功能异常等,其中氧化应激被认为在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临床上PD患者常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和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血压与氧化应激可能协同影响PD的病理进程。
近年来,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过促进氧化应激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从而加剧PD的神经退行性改变[2]。同时PD患者外周血中的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外周血中AngⅡ水平的降低与PD患者抑郁症状密切相关[3]。此外,KEHOE等[4]发现AngⅡ具有抗焦虑、抗抑郁和影响认知功能的作用。这些研究表明RAS系统中的AngⅡ极有可能参与了PD的致病过程,并且对PD诸如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产生重要影响。鉴于机体循环系统中的RAS主要成分与血压的调控息息相关,血压增高是否会改变PD患者外周血中的RAS主要成分水平继而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焦虑抑郁状态尚不得而知,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至今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测定原发性PD患者外周血中RAS主要成分的水平,探讨高血压对PD患者血清中RAS水平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究血清中RAS水平的变化与PD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的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8-01―2019-12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PD患者50例,其中PD组28例,PD伴高血压组22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Hoehn-Yahr(H-Y)分期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入组标准:年龄50~80岁;符合英国脑库制定的PD临床诊断标准;H-Y分期Ⅰ-Ⅳ期。排除标准:排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H-Y分期Ⅴ期、使用ACEI或者ARB类药物降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依从性差的患者。受试者均已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临床资料收集:
入院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时间、H-Y分期等,并测量所有患者非同日3次血压,然后取均值作为基线血压水平。
1.2.2RAS成分测定:
2组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中AngⅠ、AngⅡ、Ang-(1-7)、ACE、ACE2的水平,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3认知功能和抑郁焦虑评定: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2组的认知功能,分数越低,认知损害越严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2组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分数越高,抑郁和焦虑越严重。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GraphPadPrism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血清RAS成分与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血清RAS水平比较
PD伴高血压组血清中AngⅡ水平高于PD组(P<0.05),Ang(1-7)水平低于PD组(P<0.05),2组血清中AngⅠ、ACE、ACE2水平无显著差异(均P>0.05)。见表2。
2.2血清RAS成分与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的相关性
PD伴高血压组AngⅡ水平与MMSE、MoCA评分负相关(P<0.05),血清AngⅡ以及Ang(1-7)水平与HAMD、HAMA评分负相关(P<0.05)。见表3。
表12组基本资料比较
表22组血清中RAS水平比较
表3PD伴高血压组血清RAS水平与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的相关性
3、讨论
RAS在机体循环系统中主要发挥调节血压、维持水盐平衡以及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AngⅠ、AngⅡ、Ang-(1-7)、ACE、ACE2等。近年来研究表明,除此经典的RAS外,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均发现存在相对独立的RAS,并且脑内局部RAS的主要成分也与循环系统中的RAS相似[5,6]。我们课题组近期的体外研究显示,作为RAS中最重要的效应肽,AngⅡ通过与其一型受体(AT1R)结合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参与PD的病理进程[7,8]。同时AT1R拮抗剂可以调控PD大鼠模型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9]。这些研究表明,脑内相对独立存在的RAS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有关RAS系统和多巴胺能系统交互作用的临床研究十分有限。
ROCHA等[10]首次报道了PD患者外周血中的AngⅠ、AngⅡ和Ang-(1-7)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AngⅠ、AngⅡ和Ang-(1-7)水平的降低加剧了PD患者抑郁症状。国内马保俊等[11]研究也显示,PD患者血清中AngⅠ、AngⅡ和Ang-(1-7)水平与抑郁和焦虑程度负相关。但在临床上PD患者往往合并存在高血压,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高血压一方面可引起脑血管病变造成脑低灌注[12],继而进一步导致纹状体多巴胺水平下降[13,14],另一方面也可加剧机体氧化应激,增加罹患PD的风险[15]。因此,探究高血压对PD患者血清RAS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依据原发性PD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将50例PD患者分为2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2组血清中AngⅠ、AngⅡ、Ang-(1-7)、ACE、ACE2水平,使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HAMD和HAMA评估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并分析患者血清中RAS组分与认知功能、抑郁和焦虑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与PD组相比,PD伴高血压组AngⅡ水平显著增高,Ang(1-7)水平明显下降,而AngⅠ、ACE、ACE2水平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地,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D伴高血压组AngⅡ水平与MMSE、MoCA评分负相关,血清AngⅡ以及Ang(1-7)水平与HAMD、HAMA评分负相关。据此结果,并结合已报道的文献,我们推测作为RAS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效应肽,AngⅡ和Ang-(1-7)有希望成为PD治疗的潜在靶点。
本研究表明高血压可能会加重P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但本研究因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仍有待于以后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将在扩大样本量的情况下研究高血压调控PD患者血清中RAS的具体机制。
参考文献:
[11]马俊保,孙丽萍,姬要可,等.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9):81-83.
[13]郑秀琴,闫福岭.帕金森病吞咽障碍及其经颅磁刺激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20):2314-2320.
杨秀,魏明,佟强,欧洲.高血压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6):1414-1417.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9121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由于人体内部三大宏量营养素发生代谢紊乱,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为特点,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症候群,主要包括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和血糖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MS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2024-11-2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主动脉瓣钙化同时发病率与脑卒中风险成正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瓣反流均是脑卒中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今后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对患者卒中风险的筛查、评估工作,不但全面筛查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重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主动脉瓣钙化、反流程度的改变,及早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2020-09-11静态行为一般指在清醒状态时,所有能量消耗不超过1.5代谢当量的行为,处于坐着、斜倚或者躺着的姿势。近年来,有些研究人员认为静态行为的能量消耗应扩大到2.0METs。有研究发现,静态行为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直接增加了特定部位的癌症、炎症、肌肉萎缩、情绪和多种认知变化的患病率以及骨密度降低等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与其相关的全因死亡率。
2020-09-10血管周围间隙(PVS)是脑穿支血管周围的潜在腔隙,目前认为,MRI上可见的PVS即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直径<3mm。既往研究发现,EPVS与年龄、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EPVS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BG)和半卵圆中心区(CSO),不同部位EPVS的机制及危险因素可能不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是针对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建立的。
2020-09-08老年人是高血压的好发人群,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种靶器官损害。高血压的分级结合血脂、血糖、血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危险分层,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近年研究发现,除以上传统危险因素外,血浆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下降,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2020-09-08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眩晕,老年人群高发,其中后半规管最常受累,部分继发于明确病因(如突发性耳聋、梅尼埃、前庭性偏头痛、外伤、耳毒性药物等)为继发性BPPV,但大部分无明确病因的称为原发性BPPV。目前治疗主要为手法复位,复位后评估分为即时、短期、长期,不同时间段复位疗效评价的内容不同,即时复位主要是针对复位效果进行评价。
2020-09-08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主要表现为低骨量及骨组织退行性变的骨骼疾病,骨骼脆性增加,最终导致骨折。多项研究结果表明,MS可能对骨质疏松有不良影响。这两种疾病相互关联,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和高血压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MS的相关疾病。
2020-09-08当代人民群众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均随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就不断随之增加。并且,。高血压这一疾病还能够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出血等,能够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所以极有必要选用相应的药物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我院本次研究之中,选择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处理并分别开展治疗工作,将组间治疗效果作为对比内容。
2020-09-02颈源性头痛是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根据相关文献得知,颈源性头痛也成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其主要表现为头部疼痛,该病是由于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慢性发作为单侧或双侧疼痛。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该发病率每年均为增长趋势,并且此病程较长,其产生的疼痛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020-09-02冠心病心绞痛的致病因素可归结为冠状动脉的供血过程受阻,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为胸部不适感或阵发性心痛情形。冠心病心绞痛包含两种类型,即典型心绞痛情形及非典型心绞痛情形。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患者通常伴随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加上对治疗环境的陌生感及治疗费用的担忧等因素,患者通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差、神经衰弱情形,或产生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干扰性。
2020-09-02人气:16684
人气:16015
人气:15304
人气:14857
人气:1403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期刊人气:200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福建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福建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7245
国内刊号:11-5540/R
邮发代号:34-54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2
影响因子:1.46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