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利用农业资源是很重要的。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一直是被关注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怎样更快地提高农业发展,怎样解决农业中存在的利用问题,本文很好地阐述了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发展前景,研究存在的因素,提出相对对策,争取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全国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的含义
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存在的并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的物质,可以分为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可以包括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的各种资源。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收获,生产成果和社会成果,都与农业劳动力息息相关的。劳动力的多少和质量、农业技术、交通运输、交流等,都会对农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农业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资源连年下降
根据我国农业部门的调查,我国现有的土地耕地总量在连年下降,人均耕地数量从0.106hm2下降到0.094hm2,耕地总量大约减少了850万hm2。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因素是非农业建设的占地面积严重,可耕种土地日益减少。从20世纪开始,非法占地、滥用土地的现象就屡见不鲜。如今依然在递增,从1987—2000年这些年的调查,损失的土地面积比小国家的耕种总面积还要多。我国人口的增加,需求的不断增长,都是影响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土地的减少,需求的增加,导致我国的农业资源很难得到有效的改善。
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必须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前提,生态环境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我国现在的农业处理方式是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边改造,整体在不断的矛盾着,导致土地资源遭到不断的破坏,水土流失、森林资源生态下降、土地沙漠化。我国水土资源每年都在流失,平均每年流失土地面积2万hm2,再加上农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水资源又遭到污染,如何保护农业资源和利用率,已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难题。
2.2 水资源的不足
我国并不属于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达2.80万亿m3,在世界各国排名第6,但因人口的优势,人均量较少,排世界109名。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国经济用水的80%以上,因我国地区的水资源不平衡,有些地方水源充足,有些地方则缺水或者无水,很多土地因缺水成为了干旱地带,不能利用。不仅是土地,全国有将近1亿的人饮水资源困难。局部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抵抗饮水困难,造成部分江河产生断流现象,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考验。
2.3 农业资源的法律保障不到位
我国关于环境的保护法不少,但关于农村的规划法则没有,导致农村环境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和监管,处于管理盲区。很多农业资源的利用问题必须动用法律法规来进行处理,真正起到对农业环境做出保护的是农业法,本法则第8章第57条到第66条用10个条款的内容,对农业环境保护问题做出了规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提出了规划措施,涉及到了农业资源的利用问题。尽管这样,还是有漏洞可言,“异地开发”、“掠夺式资源利用”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量农业资源的浪费。在当下市场的情况中出现的问题。农业物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参与部门众多,导致意见不统一,产生分歧的同时,分工也不明确,没有做到有效的保护。
3、农业资源利用的应对策略
3.1 缓解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实行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推动自然资源存储量的新发现和利用规模与效益的提高,用新技术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在生产中挑选价廉效果好的资源替代各种同类稀缺资源,促进收益、促进农业发展、扩大整体的生产规模;面对农业竞争,实行多种发展策略,“对症下药”,发展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销售本国优质的农业产品与科技,推出本国的农业优势,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
推进农业资源的重复利用、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的整体发展,能很快适应今后农业发展的各种变化,并实行转变:减少农荒的开垦、改进低产农田、让农业综合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力结合起来;从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为主的目标,转换一下中心,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着科技进步。
3.2 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
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能完美继承传统农业的的优势,以农业资源的保护和环境保护出发,促成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严重抵制因一己私欲滥用资源去实现资源的猛涨。近几年国家在广泛关注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一些农业资源稀缺地区来说,应该积极调整农业发展的策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能保护环境的平衡。比如保护水资源,就可以实施绿色农业和节水农业,如滴灌式、喷洒式滋润农作物,能很好处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加强水资源的节省和利用。
3.3 建立农业资源的核算
当前我国农业资源价格体系还有明显的缺陷和问题,主要的一点就是农业资源价格较低,很多资源被无偿使用。建立农业资源核算,对农业资源的所有权关系和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建立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的预估和实物账户,作为综合环境核算体系的基础,对现有的资源进行补充;国家财务分析措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因为环境问题而导致的一切损失折旧纳入其中,方便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作补偿;将国家财务在计算农业资源所取得的收入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农业资源减少、环境质量的变化所产生的损失计算其内。
3.4 发挥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人均资源紧张是国家实情,因为我国人多地少,可以根据其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发扬人力资源等社会资源的优势,开发人的知识素养与科技能力,转向生态环境建设,整治国土资源环境、抗灾抢险、整治水土荒漠、土地退化、山路险区的开展,对于农村过剩的劳动力,下岗专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组成各种农业队伍,整治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在生态不稳地区种草、种树,对沙漠化、水资源稀缺的土地采用抗旱植物稳固其土地,针对当地的气候环境,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于山区崎岖土地,采取改梯田力度,扶持贫困山区的人们建立基本农田,让其生活有所保障,逐步消除贫困,实现全国小康的盛况。
3.5 建立、完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会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导致农业资源枯竭的同时破坏生态系统。因此,应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以生态发展规律为基础,减少运用化学手段,根据生物变化趋势,恰当运用现代化技术,在对环境进行全面监测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以便能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的防止、控制农业环境损害。
4、结语
农村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影响我国的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大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管控,向农业劳动者普及环境教育、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有效方法,并大力推广,从而让我国的农业安全、有效的实行可持续发展方针。
参考文献:
[1]田绿,曲娟娟.浅析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73
[2]张环宇.浅析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62-63.
[3]张志彬,王琼.粮食安全框架下国际农业资源利用的路径、模式与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14(12):20-25.
[4]李飞,董锁成.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与潜力及利用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156-158.
李玲.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17):76-77.
分享:
我国秸秆年产量约为8.65亿t[1],预计2025年仅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53亿t左右[2]。巨量的秸秆处理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难题,秸秆饲料化是处理秸秆且提升秸秆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3,4],秸秆饲料打捆机是能够直接将机收后田地上的秸秆进行捡拾、粉碎、除尘、压缩成可直接作为粗饲料的设备,近年来发展迅猛[5]。
2024-01-15农民工权益表达是农民工通过一定渠道向相关个人或机构提出权力和利益要求的过程,农民工权益表达的根源在于权益受到损害。近年来,虽然国家权益保障制度供给不断完善,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作环境、劳动合同签约等问题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权益被侵害现象仍时有发生,空壳合同、变相克扣工资、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等问题层出不穷。
2024-01-06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对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种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在种子的选育、技术改良和品质提高方面。然而,伴随技术创新的是种子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也成了制约种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邓岩和陈燕娟,2022)。
2023-11-27面对耕地质量建设的严峻形势,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把耕地质量提升摆上突出位置,作为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治本之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严的制度来抓,多措并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坚决建好用好耕地这个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2023-10-27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为就是为了拯救珍稀濒危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典型性的生态系统等重要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应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发展特色生态环保经济项目,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通过对不同功能区、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
2021-07-21想要探析乡土文化资源具有的价值,就必须先了解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思想精神存续的载体,包含着:故事传说、名胜古迹、名人诗歌、传统技艺、家族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文化建设相关理念为基础,结合管理学理论,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土文化资源具备的价值。
2021-05-28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之一,是评价土地质量的重要指标,1938年土壤有机碳就被视为国家重要资源的一种[1],有机碳的迁移变化可导致土地退化并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生态环境问题[2,3]。而土壤侵蚀作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热点问题之一,对全球碳循环和土壤有机碳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4]。
2020-11-25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众多,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是我国实现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国计民生的根本。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农业资源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生产资料的需求[1]。如果无法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其他产业就无法实现实质性的进步。
2020-06-09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被广泛重视。在我国,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备受关注。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从而会影响农业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耕作栽培措施等。因此,对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对于科学高效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020-05-30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农村曾出现的“粪污随意流,蚊蝇嗡嗡飞、垃圾河边烧,杂物河里漂,鱼虾不再游,水清见了”的现象,一度使生态系统局部近乎崩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
2020-05-15人气:7398
人气:5923
人气:5247
人气:5005
人气:472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244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2030
国内刊号:32-1148/S
邮发代号:28-53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165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4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