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24-06-14    3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通过对小麦加工企业运行现状的调研,全面分析规模企业粮食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小麦加工业已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密集型企业转变,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人才需求状况已发生深刻变化,高职院校粮食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克服实训室条件不足、教学内容滞后等不利因素,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需求。

  • 关键词:
  • 产教融合
  • 人才培养
  • 小麦加工
  • 现代小麦产业发展
  • 高职院校
  • 加入收藏

小麦是我国两大口粮之一,产量仅次于稻谷和玉米。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始终保持在1.3亿t左右,呈稳步提升态势。我国小麦的种植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北省、江苏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陕西省等地区[1],河南省的小麦产量最大,占全国小麦总产量近30%。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小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大型小麦加工企业几乎都在小麦主产区。据统计,中国面粉加工“50强”企业在河南、山东、安徽、广东、江苏、陕西、河北7省份就有38家。

在所有粮食加工中,小麦加工工艺最为复杂、难度最高、影响因素也最多。目前,我国小麦加工业正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密集型企业转变,生产技术日趋完善,生产装备更加精良,企业生产基本实现自动化,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除极少数的包装工人无须较高的文化外,其他岗位都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才能进行操作与管理。针对这些变化,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必须适应现代小麦产业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小麦加工业的现状


通过实地考察、网上查询和电话问询等多种方式调研,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家小麦加工公司产能情况见表1[2]。

与传统小麦加工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发展很快,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1 规模化

在过去的30年中,大型企业通过新建、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规模,小麦加工企业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五得利面粉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小麦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麦超过2 000万t。表1中10家小麦加工公司年加工量已超5 000万t。

小麦加工公司规模化不仅拥有资金量和资源优势,还更具有其他优势。(1)规模大的企业制粉设备可以用国内外最先进设备,设备性能更好;(2)规模大的企业制粉工艺更加科学、完善,更重视配粉和专用粉生产,小麦粉品质更好;(3)规模大的企业产品研发更有力量,高端小麦粉占比高;(4)规模大的企业质检中心功能更加完善,除了做小麦粉品质常规检验外,还可对面制食品进行化验分析,从而保证专用粉良好的性能;(5)规模大的企业产业链延伸加长,既生产小麦粉,也生产挂面、谷朊粉、馒头等产品;(6)规模大的企业,小麦粉安全卫生性能更有保证。

1.2 智能化

科技进步使智能技术在小麦加工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化生产提高了小麦加工效率、减少了人工,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更有保证。

表1的企业几乎都能做到从小麦清理到小麦粉产品码垛全自动生产,极大地减少了生产车间作业人员。原粮自动检测、生产在线品质分析、立体库技术等新技术装备已在多个小麦加工企业应用。原粮自动检测技术装备减少了人工干预,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在线产品检测技术可实现几分钟间隔抽取一次样品进行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立体库技术减少库房面积,做到先进先出;仓库机器人取代了传统叉车等。

信息化管理等新技术在小麦加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实现对每个批次、每个包装的产品可追溯,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准确发现和查找原因。

1.3 集约化

小麦加工企业集约化的特点体现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集中投入、集中管理、集中经营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小麦加工行业中,集约化能够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通过集中采购,企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通过集中销售,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集中管理,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和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表1 具有代表性的10家小麦加工企业情况


2、现代小麦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状况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短板分析


2.1 现代小麦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现代小麦产业的发展对员工知识与能力要求已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应根据需求开展专业人才培养。

2.1.1 小麦产业需要技能型人才

通过调研发现,与传统小麦加工企业人才需求相比,现代小麦产业对于人才能力要求更加全面。除了需掌握制粉基本原理,能够调整加工参数和通过工艺小改动来加工不同品质小麦外,还需掌握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软件的使用、产品质量追述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知识。

2.1.2 小麦产业需要上岗即可用的人才

小麦加工企业希望应届毕业生能够做到即聘即上岗。但传统教育下的毕业生需要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才能胜任某些岗位。

2.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短板

2.2.1 教学内容滞后于小麦加工实际情况

近十年,小麦加工技术装备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效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如色选机取代精选设备、小麦调质设备实现自动控制、专用粉生产工艺全面推行等,但学校教材、仿真软件等教学资源并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仍然是20世纪的,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追述、大数据分析等知识内容欠缺,存在教学内容滞后于小麦加工实际情况等问题。

2.2.2小麦加工实训室存在局限性

学校小麦加工实训室配备一系列和小麦加工企业一样磨粉机、高方筛和清粉机等教学用设备,以模拟企业的真实生产情况,但由于设备小时加工能力较大,无法带料生产,仅能完成设备维护保养、零件更换和设备结构等方面的教学,并不能实现在真实生产过程中根据物料加工情况进行设备参数调整和工艺改造等方面的教学,同时,学校实训室的制粉粉路较短,各加工设备之间的衔接也与小麦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3、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与融合。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路径[3]。分析认为,仅在学校进行知识教育是达不到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标准的,产教融合才能很好地将教学和产业学习联系在一起,产教融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3.1 “订单班”将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

为了高效精准地培养符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专业人才,将产业元素引到教学过程中是一项重要措施,“订单班”非常利于产教融合。“订单班”可使企业参与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也更加符合小麦加工行业需求,具有针对性。目前,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省内外多家小麦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班”协议,见表2。企业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学生定期到企业学习、实习。

表2 校企合作的“订单班”情况

3.2 跟/顶岗教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执行2+1教学模式,即两年学校学习,一年企业跟/顶岗学习,学生毕业基本能够做到独立上岗工作。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和企业签订跟/顶岗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协议,保证企业教学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制定在企业学习的教学计划和技能培养标准等文件规范企业教学,进而实现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3 让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

小麦加工企业的客户主要是面制品生产企业,主流产品是专用粉。专用粉生产要求高,同一面制品,因工艺不同,专用粉品质要求相差很大。专用粉需通过配麦、配粉、改良等复杂方式生产,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是校企合作重要工作。在专用粉课题开发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可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3.4 学生到企业实地观摩实习

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实地,利用企业现场设备开展教学,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由于校内无法开展带料生产教学,制粉设备加工能力小,反映不了真实情况,更谈不上工艺参数调整和故障排除,所以,借助企业资源完成上述内容教学非常必要。

3.5 多岗位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到企业多数从事检验、品控、生产、保管等具体操作工作,可以采用轮岗学习模式进行产教实习。实习过程中采用师徒制,安排企业师父和专任教师指导,这样,学生可以系统掌握小麦加工技能,达到独立上岗水平。


4、结语


目前,小麦加工正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标准已发生改变,高职院校必须解决培养短板问题,采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以满足学生毕业即可上岗的企业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永平.基于面粉企业现状的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面粉工业,2020,34(4):29-32.

[2]五得利新乡五车间5 000 t生产线成功投产![EB/OL].(2023-08-16)[2023-10-01].

[3]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EB/OL].(2023-05-26)[2023-10-01]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教育厅新农科项目(SJGZZ2020024);


文章来源:王玉军,纪伟东,韩俊杰,等.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粮油科学与工程,2024,38(03):37-3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农业经济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

期刊人气:134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1-6139

国内刊号:21-1016/F

邮发代号:8-15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