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把互叶白千层作为试验材料,使用L16(43×22)正交设计方案,对不同生根剂种类、不同浓度和不同基质对互叶白千层扦插的影响进行研究,选出最佳组合。结果发现:生根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扦插影响明显。ABT浓度为500mg/kg,IBA浓度为150mg/kg,基质:沙子,光照:有光,切口方法:平切,该因素与水平是互叶白千层的最佳扦插组合。其生根率达到65.8%,生根数达到2.89条。
互叶白千层是桃金娘科白千层属的一种常绿小灌木,原产澳大利亚,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经济树种[1]。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从1993年起先后成功引种了互叶白千层,其枝叶可以提取有用的精油,称茶树油[2]。茶树油在医药、日化、香料、食品方面等等的用途非常的广泛[3]。互叶白千层最常用是种子繁殖的繁殖方式,但种子败育较多,发芽率偏低,差异性较大,不能很好地保持母体的优良性,使得优异种苗匮乏,制约了精油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也制约应用与推广应用[4]。因此,开展互叶白千层研究扦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材料取自于玉林师范学院东校区生物与制药学院苗圃,选择健康无病虫害枝条作为试验材料。1.2试验方法采用的是正交实验L16(43×22)正交设计,因素与水平见表1。每个水平扦插200根,重复3次,扦插后60天统计平均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
表1因素水平表
2、试验结果
互叶白千层的扦插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生根率和生根数最高的组合是A3B3C1D1E2,其次为组合1:A1B1C1D1E1,但组合1的生根数较低。生根率最低的为组合9,生根率仅为30.7%。由表3可知,对生根率影响最大的是基质,其次是光照、切口方法、ABT,IBA的影响最小。
表3生根率极差表
表4生根数极差表
由表4可知,对生根数影响最大的是切口方法,其次ABT、基质、光照、IBA的影响
3、讨论
综上所述,扦插方案组合A3B3C1D1E2(ABT浓度为500mg/kg,IBA浓度为150mg/kg,基质:沙子,光照:有光,切口方法;平切)为最优的扦插配方,生根率为65.8%。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扦插方案组合A2B2C1D2E2可能为较好的方案,因此方案使用的ABT和IBA浓度比最优方案低,但生根率可达62.4%,生根数可达2.67cm。研究结果表明,扦插所用的基质以沙子为佳,其具有良好的土壤特性,土质疏松,透水性和透气性好,能很好地防止水分过多而烂根,扦插效果较好。ABT/IBA的混合剂对互叶白千层有显著的生根作用,ABT有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成活率,提高抗逆能力[5]。IBA有促进植物扦插生根的早生根、多生根。两者结合提高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能力。苗木扦插成功的关键,除了上述研究因素外,还应加强苗木管理,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加强扦插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和人工管理。
参考文献:
[1]柴玲,刘布鸣,林霄,等.互叶白千层花、果与叶挥发油成分的对比分析[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4(6):1-4+16.
[2]金其璋.什么是茶树油?[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1(3):37-39+9.
[3]古佛政,张燕君.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提取和利用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1999(3):35-39.
[4]郭逸成.互叶白千层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8,78(3):26-27.
[5]朱丽春,王传军,王志杰.ABT生根粉在育苗中的应用试验[J].实验研究,2014(3):22-23.
陈森兰,王媛,周楚凝,等.正交设计优选互叶白千层扦插条件[J].现代园艺,2020,(7):47,166.
分享:
晋商文化在茶叶经贸以及茶文化产业发展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晋商文化将茶产业通过不同的地域特征创造出具有当地属性的本土茶产业文化,并将自身的经营文化赋能其中,两者融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品牌文化,进而将茶产业品牌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价值、渠道价值、品牌价值进一步的升华;另一方面,晋商文化的价值与茶产业本身交相辉映,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根源性,都具备传承的各项要素。因此,晋商文化对茶产业品牌文化的影响既是悠久的更是具有时代性的,更是积极与健康的。
2023-10-19在我国,甘蔗属于热带及亚热带作物,是糖料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国甘蔗年均总产量一直在1亿t以上,国内秸秆可回收总量约7亿t,其中广西甘蔗年均总产量超7000万t,占全国60%以上。甘蔗尾叶(下文用蔗尾描述)是甘蔗收获后残留的甘蔗顶部2~3个嫩节及其附带的整个叶片(以下简称蔗尾,包括尾茎和尾叶两部分),约占甘蔗全重的20%。
2023-10-0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带来农村的繁荣与农民的增收,最终才能促进农业强国的建设。
2023-08-21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以国家农业知识创新平台、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主导构建的网络体系,负责全国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试验推广活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动力。
2021-12-272020年9月11日,国家档案局和科技部发布第15号令,公布《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公布,是全面加强科研档案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促进科研档案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农业科研档案作为我国科研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服务支撑。
2021-12-27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档案局和科技部联合出台了新规定,对科研档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档案的作用,对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完善档案工作相关制度、抓好科研档案管理、合理配备档案管理人员、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建议。
2021-12-27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文章在调查研究与文献信息分析等基础上,对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021-12-27随着我国贫困瞄准机制的不断变化,研究视野不断聚焦,贫困识别率不断提高。2021年,我国进入全面脱贫向乡村振兴转变过渡期,巩固和发展产业是基础。文章以人-产的合理匹配为切入点,从管理者、贫困户、产业等角度分析识别多维困境,探索人-产匹配的实现路径,归纳出人-产高匹配度模式的4种变形,期望实现人-产最优匹配。
2021-12-27文章在对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河北省在生态节水农业、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量、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河北省在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体系、制度保障、科技支撑、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2021-12-27农业科技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其配置直接关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现阶段,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研究成果丰硕,但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文章从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相关概念界定、模式、效率评价、现存的问题、优化对策五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简要评述,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1-12-27人气:7410
人气:5953
人气:5276
人气:5046
人气:47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 广西农学报
期刊人气:1135
主管单位:广西农业农村厅
主办单位: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出版地方:广西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3-4374
国内刊号:45-1133/S
邮发代号:48-189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165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4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