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分析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中药加味三香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0-05-12    42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中药加味三香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8年9月河南省邓州市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治的10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抽样划分为常规组(n=50)和试验组(n=50)。给予常规组基本西药进行治疗,对于试验组予以中西药结合(基本西药+中药加味三香汤)进行治疗,最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情况均优于常规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加味三香汤措施治疗后效果明显。

  • 关键词:
  • 中药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加味三香汤
  • 肝郁脾虚型
  • 加入收藏

肝郁脾虚型又称肝脾不和症,主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1]。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中医在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已取得一定效果[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该院100例(2015年10月-2018年9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运用中药加味三香汤治疗作为该次研究重点分析以及研究其临床效果,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探究,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河南省邓州市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常规治疗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合计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进行随机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50例常规组和50例试验组。两组患者研究病例相关资料完备,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2~60岁,平均年龄(46.21±12.1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43±1.56)年。试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7.25±12.3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45±1.92)年。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对比上述两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研究对比性,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30~62岁;(2)存在腹胀、胸胁胀痛等症状的患者;(3)确诊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经相关委员会研究批准以及患者家属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知情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不能协同相关医护人员完成此次研究过程的患者;(2)之前进行过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3)存在严重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

1.3方法

1.3.1常规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基本西药(法莫替丁片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给予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服用法莫替丁片[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631],采用口服方法,20mg/次,两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采用口服方法,2粒/次,三次/d。

1.3.2试验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基本西药(法莫替丁片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中药加味三香汤

加味三香汤其药法组成:柴胡(10g)、厚朴(10g)、藿香(10g)、香附(10g)、广木香(10g)、鸡内金(15g)、炒神曲(15g)、白豆蔻(15g)、枳实(15g)、党参(15g)、生白术(15g)、茯苓(15g)、莱菔子(20g)、焦槟榔(20g)。采用加水煎煮的方式,200mL/剂,1剂/d,早晚饭前后半小时口服,100mL/次[3]。

两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实施4周的治疗时间。

1.4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和分析两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其中中医症候疗效指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症候积分×100%,运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进行程度分级。(1)治愈:疗效指数>95%;(2)显效:疗效指数处于55%~94%之间;(3)有效:疗效指数处于25%~54%之间;(4)无效:疗效指数<25%。

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观察和记录两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的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两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后,发现试验组患者在采取加味三香汤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采取基本西药治疗后的常规组总有效率78.00%(39/50),组间存在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N=50,n(%)]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后,试验组胃泌素水平低于常规组,胃动素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


3、讨论


肝郁脾虚型其临床表现以腹胀、胸胁胀痛等为主,而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主要以健脾疏肝进行医治,肝气郁结而出现脾气功能失去运作,从而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致使四肢倦怠、食不甘味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胃肠病,多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失调及胃肠运动功能发生障碍有关,主要表现以食欲不佳、恶心及腹痛等[4]。而中医学普遍以“痞证”、“胃脘痛”及“呃逆”等作为该病的病历范畴,其发病与脾虚存在关系,因此采用疏肝健脾的原则进行治疗是其关键[5]。本文旨在研究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加味三香汤治疗后的疗效和临床价值,为临床研究作参考。

将我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5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确诊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常规组(78.00%),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水平(35.18±6.54)ng/L低于常规组(39.87±6.34)ng/L,胃动素水平(541.13±150.32)pmol/L高于常规组(434.87±132.84)pmol/L,P<0.05。研究数据表明,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在于疏肝健脾,理气调气,而加味三香汤中的柴胡、鸡内金、党参、炒神曲及白豆蔻等诸药房均具备疏肝调理、理气消食及健脾功效。

综上所述,加味三香汤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改善胃肠症状具有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许卫华,王微,吕冉等.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4,6(6):437-440.

[2]周凤霞,袁成业.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6,31(4):584-587.

[3]冯辉,卫辉.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临床分析[J].2016,34(4):906-908.

[4]李莉,陈昶洲,从军,等.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6):44-48.

[5]鲁小艳,喻斌.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4):60-63.


张金辉.中药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J].临床研究,2020,28(04):118-11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人气:261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5302

国内刊号:11-2272/R

邮发代号:2-45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