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有关商洛市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量大的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大力推广化肥减量使用的六项技术。2017年全市肥料利用率达到37.8%,化肥使用总量5.73万t,较2005年下降10.5%;2018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较2014年下降22.7%。肥料结构发生改变,由以单质氮肥为主转变为以配方肥、复合肥为主,2017年复合肥用量2.79万t,占当年农用化肥使用总量的48.7%。
长期以来,在商洛市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中,一直存在单位面积施肥量大的问题。据调查,全市2014年粮食作物化肥用量达355.5kg/hm2(折纯养分量),超出推荐用量的30%;设施蔬菜化肥用量504kg/hm2,超出推荐用量的50%以上。施肥方法不合理、肥料结构单一、施肥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施肥观念等不科学的施肥行为,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用肥成本增加,肥料使用效益下降,大量肥料挥发损失或残留在土壤中,随降雨、灌溉影响地下水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别是氮素肥料的过量施用,使得产品的口感、着色等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农产品的品质下降。通过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减肥增效行动,有效地减少了化肥施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减量控害的目标,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主要技术途径
1.1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精、调、改、替”为技术路径,通过精制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精准施肥、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提出了河谷川原区、山地干旱区的施肥原则,抓好食用菌废弃菌包、畜禽粪便、沼肥、饼肥等有机肥资源利用,加快转变施肥方式,加大新型肥料和新技术应用,提高耕地质量等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
1.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自2005年起在全市范围内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生产实际,设计研发了作物施肥大配方9个,其中小麦3个、玉米3个、马铃薯2个、油菜1个。采取站厂结对子、农企合作,技术部门通过采土化验分析、试验示范,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由肥料定点生产企业组织生产、供应作物专用配方肥,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落地生根”。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7.33万hm2以上,作物专用配方肥和群众自配自用配方肥应用率在70%以上。
1.3 加强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2017年,商洛市农技站采购生物有机肥30t、商品有机肥50t,在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桃园村,开展了高山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示范面积28hm2,方案设计采取示范田与当地常规施肥总养分相等,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试验示范。2018年,在洛南县城关街办邢塬村、景村镇鑫源家庭农场开展了茄子、南瓜、线辣椒高山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3.67hm2,投入有机肥20t/hm2,使用3t/hm2生物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替代20%的化肥。
1.4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洛南县农技中心依托农业部下达的2017—2018年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建立了马铃薯、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示范区143.33hm2,其中马铃薯120hm2、玉米23.33hm2,核心片区4个90hm2,带动建成旱作节水技术集成示范区2个,面积2000hm2。
1.5 强化减肥增效技术集成示范。2018年,商洛市农技站在丹凤县竹林关镇宏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设施蔬菜减肥增效技术集成示范。示范蔬菜大棚20个2.33hm2,投资20.87万元建成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系统;采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投放生物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各10t、水溶性肥料1t,集成示范水溶性肥料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减肥增效技术、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物理诱杀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冬春季增温补光等新技术,促进了设施蔬菜生产的提质增效。
1.6 扩大新型肥料示范应用。2016、2017年商洛市农技站提供小麦缓控释肥26t,在商州区夜村镇涝峪村、商南县富水镇茶坊等村,开展小麦新型缓控释肥应用技术示范33.33hm2。
2、取得的成效
2.1 化肥使用量扩大“零增长”。商洛市农用化肥使用总量2000年为5.1万t,2005年达到最高值6.4万t,2006年后随着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全市化肥使用总量逐年下降,2017年5.73万t较2005年下降10.5%。肥料使用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由以单质氮肥为主转变为以配方肥、复合肥为主。2017年复合肥用量2.79万t,占当年农用化肥总量的48.7%。2018年商洛市7县区农技中心对全市小麦、玉米、马铃薯、烤烟、油菜、花生6种作物施肥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共调查265户,调查面积59.8hm2,加权平均N120kg/hm2、P108kg/hm2、K56.1kg/hm2,NPK合计284.1kg/hm2。其中,小麦种植调查77户,调查面积6.12 hm2,化肥施用量N128.4kg/hm2、P107.7kg/hm2、K12kg/hm2,NPK合计248.1kg/hm2,较全省平均水平413.1kg/hm2低165kg/hm2,单位面积用量减少39.9%;玉米调查84户,调查面积6.73hm2,化肥施用量N211.2kg/hm2、P53.7kg/hm2、K5.85kg/hm2,NPK合计270.75kg/hm2,较全省平均水平46 2kg/ hm2低191.25kg/hm2,单位面积用量减少41.4%;马铃薯调查74户,调查面积5.22hm2,化肥施用量N146.4kg/ hm 2、P105.15kg /hm 2、K53.5kg/ hm2,NPK合计305.1kg/hm2;烤烟调查10户,调查面积25.8hm2,化肥施用量N82.5kg/hm2、P135kg/hm2、K82.5kg/hm2,NPK合计300kg/ hm2;油菜调查10户,调查面积0.5hm2,化肥施用量N129kg/hm2、P57.75kg/hm2、K21.75kg/hm2,NPK合计208.5kg/hm2;花生调查10户,调查面积4.3hm2,化肥施用量N88.8kg/hm2、P44.7kg/hm2、K53.55kg/hm2,NPK合计187.05kg/hm2。除马铃薯外,粮食、经济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量控制在300kg/hm2以内,粮食作物平均施肥量274.65kg/hm2,比2014年的355.5kg/hm2下降80.85kg/hm2,单位面积施肥量降低22.7%。
2.2 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使得粮食作物增收750元/hm2以上,经济作物增收1500元/hm2以上;2018年肥料利用率达到37.8%,较常规施肥提高4.3个百分点,马铃薯的肥料当季利用率提高11.4%;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肥料施用量同比下降9.7%,经济作物下降12.5%。据测算,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相当于节约燃煤30kg/hm2,减少CO2排放量63kg/hm2,减少硝酸盐流失85.5kg/hm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减肥增效、生态环保作用凸显。
2.3 有机肥替代化肥。据在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桃园村高山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用3t/hm2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辣椒化肥使用量减少26.9%~53.7%,豆角化肥使用量减少46.8%~78%;菜花、辣椒等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用3t/hm2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的28.4%~38.7 %。据洛南县示范,施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田块,蔬菜叶片浓绿,长势健壮,坐果率高,上市早,产量高,茄子增产8.3%,增值7500元/hm2,增长14.3 %;南瓜增产6.7%,增值4500元/hm2,增长9.4%;线辣椒增产25%,增值1.5万元/hm2,增长50%。
2.4 水肥一体化。洛南县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带动旱作节水技术应用3333.33hm2,肥料用量减少210t,节本增效2970万元。马铃薯、玉米膜下滴灌比地膜覆盖栽培、露地栽培分别增产7.73t/hm2、12.53t/hm2,2.4t/hm2、3.29t/hm2,增收8400元/hm2、3750元/hm2以上;分别较传统灌溉方式节水1200m3/hm2、1575m3/hm2,节水率40%、42.9%;分别较传统施肥总养分减少69.45kg/hm2、69kg/hm2,肥料用量减少15.6%、18.9%。同时浇水时间减少22.5~30h,减少用工30%以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探索形成适应农户小面积种植的大井统一管、农户分开用、作物轮流浇“一统两分”灌溉施肥技术模式。
2.5 减肥增效。据调查,大棚蔬菜节水、节肥、节药3000元/hm2,产量增加7.5t/hm2,产值增加1.5万元/hm2以上,增收节支1.8万元/hm2,实现了“三节一增”,即节水、节肥、节药和菜农增收,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2.6 应用缓控释肥施用。小麦缓控释肥,小麦生长后期肥力供应充足,耐旱性强,落黄好,籽粒饱满,平均单产5.55t/hm2,较习惯施肥增产1.25t/hm2,增幅22.5%,增值2554.5元/hm2;较复混肥增产516kg/hm2,增幅9.3%,增值1704元/hm2。
3、小结
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减肥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新型肥料等技术,调整肥料品种结构,有效降低了肥料的施用量,实现农业绿色生产、减肥增效和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加快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李拴曹,李存玲,屈战伟.商洛市化肥减量施用的途径及成效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0):99-100.
分享: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对于乡村开展特色茶叶种植,带动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中国作为茶叶之乡与茶叶消费大国,饮茶历史十分悠久,这使得茶叶产业成为支撑农村建立良好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产业之一。
2023-10-19小型农田水利是促进农业及其附属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有必要深入研究农田水利供给机制。文章提出利用"入股"的方式给予农田水利一定的财政补贴,能够有效解决资金运转不足的问题,结合个人占地面积合理划分邻近区域,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单元的合理规划可以有效避免整体土地分割的现象。
2021-12-271988年以前,我国的城镇土地和农村土地都不能买卖、出租。1988年分别修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1990年《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一次性地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出让制度——城镇土地出让及转让、出租、抵押,实现了城镇土地和城镇房地产市场化。2004年以来,国家支持和鼓励农村宅基地、承包地流转(出租)。
2021-07-26武山县于2007年开始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实施的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难题,包括现有农业保险产品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多层次风险保障需求,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主管部门与承保机构之间也存在协调方面的问题等。本文从武山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出发,浅析农业保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利于当地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2021-06-24邯郸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的旱作梯田不仅具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独特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文文化。涉县旱作梯田是千百年来农民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农事下的乡村民情与乡村文化。笔者从农业文化入手,将梯田文化、石头文化、驴文化等与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相结合,凸显农业文化的重要性。
2021-06-18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农业产品层出不穷,农业产品质量也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升级,示范性农业基地建设对于研究农业产品适应性和挖掘更高效率的农业生产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了示范性农业基地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其次对建设示范性农业基地的基本意义做出详细的说明,最后探讨了示范性农业基地的构建方法。
2021-06-09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给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了基本条件。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强调,必须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新动能的培育。搞活农地承包经营权和推进农地流转,发展规模经济,是农村产业发展改革、转变产业发展及经营模式的关键点。
2021-06-07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2021-06-07“经营村庄”是促进乡村发展、产业兴旺、村民致富的创新实践和有效模式。本文基于浙江省的多案例考察,分析了经营村庄面临的主要挑战,总结了经营村庄的典型实践,提炼了村集体在经营村庄中的重要功能。研究表明,各地可从空间优化、要素激活、产业开发、政策保障等方面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经营村庄路径。村集体通过发挥整合功能、协调功能、治理功能保障经营村庄的有效运行。
2021-06-07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动物防疫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农村这一基层乡镇来说,涉及到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少,也就是说我国农村动物防疫管理机构的工作十分不到位。之所以我国农村动物防疫体系制度不完善,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财力方面没有相关匹配的能力,因为整个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强有力的财力进行支撑,但是乡镇的动物防疫管理机制所得到的财力并不能够支撑起防疫工作的运行。
2021-01-23人气:7377
人气:4946
人气:4002
人气:3902
人气:368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
期刊人气:1077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578-1752
国内刊号: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创刊时间:196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165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4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