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我国同世界顶级大学设立的农业科学学科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视角下的科研绩效分析

  2019-12-17    52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建设国内外顶级大学和顶级学科是现代我国高等教育范围内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角度来看,以2007-2017年的EsI数据为基础,专注农业科学领域EsI排名前列的世界大学,从EsI一流论文、高被引论文、焦点论文、论文总数、论文被引总数、篇均被引用数以及研究前沿等多个指标,客观比较分析世界顶级大学在农业科学领域的科研成绩状态,以便为国内“双一流”建设绩效评议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农业科学
  •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
  • 现代我国高等教育
  • 绩效
  • 加入收藏

1、研究背景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1]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2]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对高校在EsI数据库的发文情况的综合引证分析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客观指标之一。国内外基于EsI对学科、科研等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屡见不鲜,EsI、大学、学科、科研已经成为非常密切的关键词。邱均平等[3]以EsI数据为基础,对大学、学科、科研评价等已经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此类评价涉及范围广、层面多、学科特点不同,相关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之中,而且目前对于农业科学这一国家之本的重要学科领域,基于EsI对其以评价为落脚点的国内研究还并不充分。李茂茂等[4]主要从学科生产力、影响力、发展力、创新力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梁花侠等”[5]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高被引论文等进行研究;闫素兰等[6]主要引入H指数,对农业学科的高影响力作者和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吴明智等[7]从文献量、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3个指标对农业科学研究的国家和地区、机构、作者、来源期刊以及高被引论文等进行统计分析;赵珩等[8]主要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对高校农业科学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现有针对农业科学领域的研究分析较少,而且更多是总体上的宏观分析,或者仅是个别高校、个别指标的个案分析,缺少目前基于“双一流”建设对标世界一流这一特定大学群体的聚焦分析。本文正是秉承“立足国内一流、瞄准世界一流”的思路,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农业科学领域目前处于国内外一流阵营的大学,聚焦农业科学领域的大学“第一军团”,以EsI为切入点,通过明确的指标对比情况,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国内大学在世界大学坐标系所处的位置,客观分析处于ESI排名前列的国内外大学科研绩效水平情况,以更高的标准,力求推动国内大学、学科从国内一流向国际一流的追赶与跨越。


2、数据来源及研究对象


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原汤森路透)旗下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 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 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1。EsI的机构排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校联合体。为了保证大学科研绩效对比的公平性,聚焦该学科领域占据一流阵营的特定范围,本文选取了ESI农业科学领域排名处于前列的ll所国内外高校(非高校联合体或科研院所),主要包括排名国外前5位的瓦赫宁根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圣保罗大学、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国内选取进人ESll‰的6所高校: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本文从ESI顶级论文(top p即ers)、高被引论文(highlycited papers)、热点论文(hot p印ers)、论文总数(web“Science documents)、论文被引总数(cites)、篇均被引用数(cites,p印er)、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s)等多个指标,根据科睿唯安公司2018年3月15日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数据更新节点为2018年3月14日,数据覆盖时间为2007年1月1日一2017年12月31日),客观分析这11所国内外大学(以下简称样本高校)农业科学领域的科研绩效水平。


3、ESI农业科学领域国内外代表性高校分析


3.1 ESI学科总体情况

样本高校的国外5所大学中,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具有最强的综合实力,22个ESI学科全部人选,佛罗里达大学人选21个ESI学科:这3所高校在5776家ESl人选机构中均跻身前100名;圣保罗大学人选19个ESI学科,ESl人选机构总排名为第109位;瓦赫宁根大学在农业科学领域排名第6位,在样本高校中该领域排名最前,但是综合实力稍逊二筹,只有15个学科进人ESI排名,在ESl人选机构总排名中仅居第240位。

样本高校的国内6所大学中,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最为突出,共有18个学科人选ESI,在国内大学入选EsI学科中居于首位,Esl人选机构总排名第128位;而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唯一在农业科学领域跻身世界前10名的高校,居农业科学领域世界第9名,但综合实力相对还不够强,共有11个学科人选EsI,Esl人选机构排名第604位;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的学科布局还较为单一,与其他高校相比总体差距还较大,Esl人选机构排名均在1 000名左右;华南理工大学在EsI农业科学领域位于l%。门槛,有9个学科进入ESI行列,ESl人选机构总排名为第437位,显示出了一定的总体实力。如表1所示样本高校ESI基本情况,总体而言,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科覆盖面更为广泛,无论是总体实力还是农业领域的学科实力均远远高于国内大学,国内大学与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2 高被引论文和TOP论文

高被引论文是ESI数据库中相应学科领域和统计时段中被引次数排在前l%的论文,是学科中质量较高、影响力大的高水平论文,其数量能体现学科竞争力和发展潜力[9]。从总体情况来看,样本高校中,国外5所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远远大于国内6所大学,康奈尔大学以超过2 000篇的数量遥遥领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佛罗里达大学分别以1 300余篇、1 200余篇分居于第2、3位;国内大学则以浙江大学的880余篇居于榜首,华南理工大学的430篇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如图1所示样本高校ESI高被引论文和TOP论文数量情况,样本高校的ESI高被引论文和TOP论文数相差无几,农业科学领域占其比例也基本一致,故本文仅以学校的农业科学领域ESI高被引论文数量及其占869篇ESI高被引论文数量的比例来分析:瓦赫宁根大学是唯一论文数量超过100篇的大学,以120篇的总数高居榜首,占比为13.81%,体现出该校农业科学领域强大的学科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但其总体竞争力与其他几所高校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差距不大,论文数量分别为82篇、75篇;除了瓦赫宁根大学之外的四所国外高校的农业科学领域占其总高被引论文总数的比例均集中在4%~6%之间。国内高校在农业科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总体不高,中国农业大学以50篇居于首位,华南理工大学有44篇紧随其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的论文数量均在30~35篇区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数占其总高被引论文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1.25%、25.56%、25.00%、24.17%,充分反映出农业科学在其学校学科总体发展中处于优势学科地位,学科布局相对较为单一;浙江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其农业科学占比仅为3.95%,农业科学在学校学科整体发展中优势还不明显;华南理工大学虽然才刚刚跻身ESll‰门槛,但在11所高校中却很亮眼,农业科学领域有44篇高被引论文,占其430篇ESI总被引论文的10.23%,既显示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也反映出农业科学在学校学科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3.3 热点论文

热点论文是指某学科领域近两年发表,且在近两个月内被引次数排在前1%的论文,代表着学科的科研创新力[10]。纵观样本高校的EsI热点论文情况,5所国外大学整体数量均达到30篇以上,远远超出6所国内大学,侧面反映出国内大学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康奈尔大学(58篇)、圣保罗大学(46篇)、佛罗里达大学(38篇)分别位居热点论文总数量的前三甲,显示出了不俗的科研创新力;相对而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都仅有寥寥几篇热点论文,差距明显。

如表2所示样本高校ESI热点论文情况,从农业科学领域的热点论文来看,总体而言数量较少,样本高校中,瓦赫宁根大学最多也仅有6篇,华南理工大学有4篇,南京农业大学有3篇,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各有1篇,其他高校都还是空白。热点论文数量农业科学领域占比最高的为南京农业大学,占比为50%,其次为江南大学占比为33.33%,这一方面显示出农业科学是这两所大学的支柱学科,在学校学科创新方面占有重大比重,另一方面总体数量不高也反映出学校的总体学科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康奈尔大学(占比1.72%)、佛罗里达大学(占比2.63%)、浙江大学(占比3.23%)的EsI热点论文总数相对较高,但农业科学领域的热点论文均仅有1篇,显示出这些高校的学科总体科研创新能力都较强,但农业科学仅是其科研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现出了综合性大学学科发展的均衡性。

3.4 论文总数

基于科学研究的特点,从科研成果的取得到论文发表再到被同行认可,需要一段时间。ESI数据库中,高校的论文数、论文被引用数是指从某年开始,连续5年内的总数[11]。虽然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不必然代表学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但却是科研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对大学来讲,论文数量的积累是学术能力质的飞跃的基础[12]。如图2所示,从样本高校2007-2017年农业科学领域EsI论文总数情况来看,总体而言,各所大学基本都保持增长态势:圣保罗大学2007年以来一直处于领先状态,每5年的农业科学ESI论文数量均达到2500篇以上,体现出了较高的科研生产力;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奋起直追、增长快速,与圣保罗大学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大有赶超之势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虽然起点不高,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2007-2011年的512篇跃升至2013-2017年的1744篇,增幅达到341%,论文数量的积累有力地提升了该校农业科学学科的整体水平。

3.5 论文被引用数

高质量的论文通常被引次数较高,因此被引次数也是学科学术影响力的体现[9]。当论文被引用数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它在这一领域具有较高的发言权和公信力。如图3所示,样本高校中,瓦赫宁根大学之所以能在众多大学中成为农业科学领域的领跑者,源于其强大的学术影响力:2007-2017年以来,无论是论文被引用数还是增长率,都始终处于高速快跑的态势,与其他高校相比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赶超圣保罗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成为全球第二名。从国内外样本高校增长趋势来看,国内高校近年来整体都有较大幅度的进步,中国农业大学增幅最小也有223%,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展迅猛,增幅达到682%;相对而言,国外大学在较高数量起点基础上增长较为平缓,始终处于小幅稳步增长趋势。目前,国内样本高校2013-2017年在农业科学领域的EsI论文被引用数这一指标上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3.6 篇均被引用数

ESI数据库中篇均被引用数被定义为某高校从某年开始,连续5年之内所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总数除以连续5年之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篇均被引用数被公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是反映机构科研竞争力和学科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11]。如图4所示样本高校2007-2017年农业科学领域ESL论文篇均被引用情况,样本高校中,从2007-2017年农业科学领域ESI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数来看,国内外大学的学科基础和发展状况并不均衡,多数都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个别高校出现明显波动或下滑。其中,国外5所大学的两级分化较为突出,差距明显:瓦赫宁根大学处在较高起点并保持上升势头,从2007-2011年的4.98次增长至2013-2017年的6.95次,显示出了瓦赫宁根大学在农业领域持久并强大的学科影响力;康奈尔大学起点最高,2007_-2011年篇均被引次数就已经达到5.39次,篇均被引用数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但近年略有下滑;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则在波动中前进;佛罗里达大学近年来出现了较大的下滑,科研竞争力后劲不足;圣保罗大学则在样本高校中居于末席,2013_-2017仅有3.71次,与其他大学相比差距明显。国内高校而言,华南理工大学在所有大学中上升幅度最大,从2007_2011年的3.96次跃升至2013-2017年的7.08次,攀升至样本高校中的首位,显示出了非常强劲的上升势头;浙江大学稳步增长,从2007-2011年的3.88次增长至2013-2017年的5.78次;江南大学则从20州011年国内高校的最高起点3.98次历经较长一段时间低迷后近年来又重新焕发生机;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始终处在小幅稳步增长状态;中国农业大学则发展相对较为平缓、增幅较小,2013_2017年的篇均被引次数仅为4.68次,在国内高校中为最低。

3.7 研究前沿

通过持续跟踪全球最重要的科研和学术论文,分析论文被引用的模式和聚类,特别是成簇的高被引论文频繁地共同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发现研究前沿。当一簇高被引论文共同被引用的情况达到一定的活跃度和连贯性时,就形成一个研究前沿,而这一簇高被引论文便是组成该研究前沿的核心论文[13]。为了较为清晰地了解农业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本文选取了该领域内排名前10的研究前沿进行分析。从论文情况来看,每个研究前沿都有一个相对处于引领地位的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在该研究前沿往往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例如:在“人碳酸酐酶I(HCAI)、人碳酸酐酶I、碳酸酐酶I、碳酸酐酶的抑制概况、人碳酸酐酶”这一研究前沿中的20篇高被引论文中,阿塔图尔克大学覆盖了全部20篇论文,充分显示了在这一领域的权威性。而在样本高校中,如表3所示,瓦赫宁根大学在“土壤水蚀、初始土壤侵蚀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土壤侵蚀保护措施、土壤侵蚀风险”这一研究前沿的23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2篇人选,华南理工大学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红外高光谱成像、高光谱成像技术、近红外高光谱成像”这一研究前沿的19篇高被引论文中有8篇入选。可以看出,一所大学要想在某个学科领域真正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密切并持续地关注学科前沿,只有这样才能洞察科研动向、追踪和掌握最新科研进展和动态。

3.8 高被引科学家

高被引科学家的方法论所采用的数据和分析是,由科睿唯安文献计量学专家利用科研绩效分析数据库基本科学指标,以及学术研究平台--webofScience中超过33000种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引文数据制定的独特的科研绩效度量指标和科学发展趋势数据得出[14]。在2017年度甄选出的21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有来自900家机构发表了130000篇高被引论文的3538位科研精英,其中农业科学领域共有156位科学家人选,中国在农业科学领域共有9位科学家人选。如表4所示,样本高校中,瓦赫宁根大学、康奈尔大学表现十分突出,分别有4人人选;中国则只有浙江大学的2位科学家人选,差距较大。


4、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EsI的综合引证分析,通过对国内外11所大学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整体而言,在农业科学领域的科研产出上,国外顶尖大学还是处在领跑者的地位,国内大学还处于跟跑状态;但是从农业科学EsI各项数据的增长趋势来看,国内大学的进步比较明显,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部分指标已经赶超国外一流大学,在农业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第一,以一流为目标聚焦学科前沿,真正实现引领和示范作用。标杆管理一直是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只有以世界农业科学领域为参照系,将真正的世界一流作为追求的最终目标,认清形势与不足,明确自身定位,同时密切并持续地关注学科前沿,洞察科研动向、追踪和掌握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动态,这样才有可能将国内的农业学科锻造成真正的一流学科,为国内农业学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助力,早日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角色的转变。第二,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一流学科的发展往往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学科的“一枝独秀”,而应是一流大学各学科共同发展的“百花齐放”。这不是要求大学建设要“大而全”,而是要大学在打造优势核心学科的基础上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从独领风骚到“双剑合璧”,再到“遍地开花”,只有真正实现大学内部学科的共进、共生协调发展,才能打造真正的一流大学,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双一流”。第三,以绩效为牵引、以人才为核心以创新为原动力,全心打造核心竞争力。绩效评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以评促建才是关键,而所有建设的核心都指向人才这一核心要素。EsI论文只是科研评价的一个缩影和切入点,只有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公正、有效、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从关注数量指标转变到关注人才、关注科技创新能力,对科研工作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进行引导,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这才是大学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要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关键期,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等“七大战略”的实施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十八个强国”的实现,迫切需要更多理工类顶尖学科提供引领和支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大学农业学科的发展在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国内大学要积极对接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求,在对标国际学科评价体系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学科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瞄准中国13亿人口对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需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厚积薄发,全力助推中国农业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0L].(2015-11-11)[2018-06-01]. 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0L].(2017-09-21)[2018-06-01]. 2017092l-314942.html.

[3]邱均平,孙凯.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 (5):45-48.

[4]李茂茂,史丽文,陈仕吉,.基于EsI数据库中国农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2):280-283-309.

[5]梁花侠,白君礼.基于EsI数据库中国农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3(5):7l-74,80.

[6]闰素兰,杨波,何琳.EsI农业科学的评价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22):42-47,68.

[7]吴明智,高硕.基于Esl的中国农业科学十年发展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9):69-72.

[8]赵珩,石学彬.基于EsIscI的高校农业科学发展个案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7(1):91-96.

[9]何培,郑忠,何德忠,.c9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学科发展比较:基于EsI数据库的计量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64-69.

[10]邱均平,马凤,中国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基于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7-22.

[11]倪瑞,胡忠辉,燕京晶,.基于EsI的国内外部分高校理学学科发展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32-38.

[12]刘月雷.基于EsI的地球科学领域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科研绩效分析[J].情报工程,2016(1):15一躬.

[1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睿唯安.2017研究前沿[EB/0L].(2017-11-02)[2018-06-01].

[14]科睿唯安.科睿唯安发布2017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揭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中国学术论文的产出和影响力呈现显著的提升和发展[EB,0L].(2017-11-16)[2018-06-01]. 2017-l1-16.


赵欣,扶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视角下的农业科学学科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绩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09):128-13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农业科学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

期刊人气:109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578-1752

国内刊号:11-1328/S

邮发代号:2-138

创刊时间:196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