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研究中药抗菌洗剂湿敷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

  2020-01-09    33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皮炎湿疹方面中药抗菌洗剂湿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皮炎湿疹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自拟抗菌洗剂湿敷,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口服及糠酸莫米松软膏外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复发率为24%,对照组总有效率84%,复发率56%。结论:在治疗皮炎湿疹方面,中药抗菌洗剂具有效果显著、复发率低的优势,且无明显的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 中药抗菌洗剂
  • 临床研究
  • 皮炎湿疹
  • 过敏性炎症
  • 加入收藏

抗菌洗剂是我院皮肤科专家周勇主任中医师的经验方,主要由苦参、黄柏、黄芩、地肤子、白鲜皮、甘松、土茯苓、苍耳子、徐长卿等药物组成,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疾病如急性湿疹、急性湿疹并感染、急性接触性皮炎、手足癣等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的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现将我科观察中药抗菌洗剂治疗皮炎湿疹效果的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从2017年-2019年治疗的20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100例。治疗组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47.21±14.18岁,病程0.2~60个月,平均7.2±15.3个月;对照组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46.97±14.41,病程0.3~60个月,平均6.9±16.2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症状积分统计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病例选择

参照200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孙传兴主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拟定的“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并参照《皮肤病药物治疗学》对于“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的标准进行诊断与纳入病例。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01,8.8mg)口服,用法:每日1次,每次1粒。糠酸莫米松软膏(湖北恒安芙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73,10g)外擦,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菌洗剂湿敷,组方:苦参30g、黄柏20g、黄芩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甘松15g、土茯苓20g、苍耳子15g、徐长卿15g,纱布包好放入汤锅,加冷水3000毫升,浸泡20分钟后煎煮,先武火煎沸,再文火煎煮20分钟,将药液倒入脸盆,放凉后用4层消毒纱布浸入药液后,再湿敷皮损处,每次15分钟,纱布干后再次浸入药液,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7天为一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包括瘙痒程度、渗出糜烂、浸润肥厚程度、丘疹水疱四个方面。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各观察一次,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观察复发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后测定肝功能(ALT)和肾功能(Cr、BUN)指标

1.5 疗效判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关于皮肤病中急性、亚急性湿疮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治愈:自觉症状消失,治疗指数≥90%;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指数<90%、≥30%;未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症状积分<30%。治疗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借助计算机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以P<0.05作为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临床疗效。表1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症状积分。表2显示,治疗后两组在瘙痒、渗出糜烂、浸润肥厚、丘疹水疱的评分及总积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瘙痒、浸润肥厚及总分方面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表2  2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x±)

2.3 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治疗后1个月后测定肝功能(ALT)和肾功能(Cr、BUN)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3、讨论


皮炎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皮损部位常与真菌、细菌的感染有密切联系,尤其是搔抓破溃以后,皮肤屏障被破坏,感染几率大大增加。研究表明,皮炎湿疹的皮损部位的细菌真菌检出率高达68.35%[1],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红色毛癣菌、青霉菌及白念珠菌等[2]。金葡菌分泌的超抗原促使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激活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使得皮肤炎症加重[1]。

细菌、真菌的耐药性使抗感染治疗面临新的挑战。研究表明,中药成分中含有的多糖类、生物碱、黄酮类、萜类及有机酸多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尤其是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类的中药。抗菌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的特点使中药不易产生耐药性,且中药复合制剂的作用成分更加复杂,抑菌作用明显强于单味药[3]。抗菌洗剂是我院皮肤科专家周勇主任中医师的经验方,主要由苦参、黄柏、黄芩、地肤子、白鲜皮、甘松、土茯苓、苍耳子、徐长卿等药物组成。实验发现,该方能有效阻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布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白色假丝酵母菌4种标准菌的生长[4]。中药湿敷使得药物的渗透性更强,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

综上所述,皮炎湿疹与细菌、真菌的感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使用中药抗菌药物洗剂治疗皮炎湿疹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且无明显的耐药性,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杜金红.皮炎湿疹患者皮肤细菌、真菌的检测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01):98-99.

[2]刘玲,李谦,王红云.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及抗菌作用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04):77-78.

[3]程成,张薇,朱波,史丽云.中药抗常见耐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02):229-233.

[4]周勇,熊学平,孔丽媚,潘丽娟,王素玲.中药抗菌洗剂抗菌效果的实验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6):19-20.


熊学平,周勇,单云,等.中药抗菌洗剂湿敷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研究[J].家庭医药,2019,(10):12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期刊名称: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248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1293

国内刊号:11-5654/R

邮发代号:2-946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