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皮炎湿疹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6例在我院治疗的皮炎湿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分为联合组和对比组,两组人数各68例,联合组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对比组为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每天做好记录,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疗效、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区别。结果:联合组在治疗效果及减轻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皮炎湿疹治疗中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治疗价值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皮炎湿疹作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其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通常认为它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因素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内在因素包括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心理及精神压力是否过大,有无免疫及代谢异常等,外在因素包括某些食物(如鱼、虾海鲜等)、物理化学刺激(如日晒、化妆品、搔抓等),都可刺激皮炎湿疹的发生[1]。本病的治疗方式较为繁杂,糖皮质激素治疗皮炎湿疹效果较好,但副作用也较为显著。我们对本院皮炎湿疹患者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治疗,疗效佳,不良反应少,现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至2017年间在我院治疗的皮炎湿疹患者136例,全部患者皮炎湿疹均诊断明确。纳入研究病例共136例,其中男71例,女65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为(33.7±5.4)岁。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68人,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为(32.9±4.7)岁。对比组68人,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为(34.1±4.6)岁。研究前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程度进行统计,发现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研究。
1.2 治疗方法
所有确诊皮炎湿疹患者首先应配合生活宣教,如加强患者皮肤常规护理,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功能损坏从而造成局部细菌、真菌感染,同时避免接触粉尘、花粉及宠物等过敏源,忌食鱼虾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远离烟酒,避免皮肤日晒,不用热水或者肥皂清洗患处等[2]。联合组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治疗,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采用5mg每片规格,患者每日餐后服用1片每天1次。复方甘草酸苷片服用方法为一次2-3片,每天3次,饭后服用。对比组为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给药方法和剂量同联合组。所有患者用药疗程为2周,2周后观察疗效。每天记录每位患者疗效变化。
1.3 疗效评价指标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采用
(1)瘙痒评分及分度法[3],无瘙痒评分为1分,分度为0度;轻微瘙痒,轻轻拍打患处即可缓解瘙痒,无继发性皮疹评分为2分,分度为Ⅰ度;瘙痒症状较为明显,轻拍症状不缓解,患处见搔抓导致的继发性皮疹评分为3分,分度为Ⅱ度;瘙痒症状剧烈,工作睡眠受到干扰,患处见搔抓导致的明显继发性皮疹评分为4分,分度为Ⅲ度;瘙痒症状严重,严重干扰工作睡眠,影响恶化患者情绪,出现严重继发性皮疹评分为5分,分度为Ⅳ度[3]。
(2)疗效分级:明显缓解:2周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皮损消退面积恢复70%以上;部分缓解:2周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得到部分改善,皮损消退面积恢复30%以上但未达到70%;无效:2周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无缓解或者恶化,皮损消退面积小于30%甚至皮损增加。总有效率=明显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3)药物副作用:观察记录每位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做好登记,主要观察患者有无嗜睡,头痛,乏力,恶心,口干等。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通过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瘙痒评分统计比较
本实验研究表明,联合组和对比组在治疗前瘙痒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并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瘙痒评分统计比较
2.2 两组患者疗效分级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并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分级比较
2.3 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
研究表明,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为相似,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
3、讨论
皮炎湿疹发病原因争议很多,相关因素分为内因、外因及其他因素,内因包括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皮炎湿疹患者很多为过敏性体质,因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现象,负面心理状态可加重患者病情,如紧张、焦虑、失眠等,另外,相关研究表明,皮炎湿疹的发病也与患者代谢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相关[4]。外因主要为某些食物及物理化学刺激(如日光、摩擦、化学药品、动物皮毛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在皮炎湿疹患处数量远高于正常皮肤,可诱发甚至加重本病,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治疗皮炎湿疹较为广泛,虽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反复用药可引起明显皮肤副反应,最常见的是反跳性皮炎及药物依赖性皮炎,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外用亦可对患者全身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肥胖、电解质紊乱等。另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药物为抗组胺药,也在临床大量应用,其代表药物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它作为一种高效的外周H1受体拮抗剂,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抗组胺作用抑制患者体内变态反应,阻止相关炎性介质的释放,达到抗过敏的目的[6]。复方甘草酸苷片为复方制剂,组分包括甘草酸苷、甘氨酸、蛋氨酸及甘草酸单铵盐,研究表明,复方甘草酸苷片通过诱导干扰素的产生,使NK细胞、T细胞得到激活,阻断组胺释放通路从而达到抗炎抗过敏的目的[7]。复方甘草酸苷片作用较为持久,能够明显抑制炎症介质,抑制相关抗体产生,并且降低类胆固醇代谢速度,使患者肝脏不会受到额外损害。研究表明,两种药物联用可明显增强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8]。
本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显著减低了患者的瘙痒程度,总有效率达到96%,治疗价值明确,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的治疗效果。证实两药联用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总的有效率,相关药物副反应也控制良好。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效果良好,能够达到良好的疾病控制率,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用药也弥补了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单一用药的缺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帆.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7):18-19.
[2]刘凯.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22):66.
[3]安力.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皮炎湿疹的治疗价值探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5):122-123.
[4]曹娜,于华,姜启君.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泛发性湿疹临床疗效初探[J].当代医学,2009,15(32):145-146.
[5]陈晓阳,简仁杰,郑森,等.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8):115-116.
[6]黄裕德,邓列华,吴炎,等.复方甘草酸苷片、左西替利嗪联合三氯生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16-17.
[7]李苏青.国产与进口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3,25(3):151-152.
[8]毛太生,毛宁,吴婷婷,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皮炎湿疹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6,1(10):1-4.
陈洁.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11):94-96.
分享: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SD)是皮肤科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头面部,病程长、易复发、迁延难愈、有损容性,对患者工作及生活影响极大。该病发病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异常分泌、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2024-11-23角化型湿疹好发于手足部位,发病时间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糠酸莫米松乳膏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抵抗炎性反应、减轻瘙痒及减少伤口液体渗出等作用,是治疗角化型湿疹的常用方法。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不良反应,如皮肤红斑、皮肤潮红、皮肤萎缩及皮肤浅表的真菌感染等。
2024-11-08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瘙痒。AD患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AD的临床表现因患者年龄和病程的不同而呈多样性,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干燥、瘙痒和湿疹病变,程度分为轻度至中重度。通常,特应性皮炎在婴幼儿早期发病,症状往往在出生后的第2个月首次出现,在第3个月达到严重的阶段。
2024-10-24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指因会阴或外生殖器周围的皮肤长时间反复暴露在尿液或者粪便当中引起的皮肤损伤和炎症的发生。IAD是失禁的常见并发症。排泄物集中于会阴、肛周、大腿内侧等常使患者出现皮肤红斑、浸渍、糜烂等,伴有瘙痒和疼痛。失禁频繁发作、皮肤状况差、意识障碍、移动能力下降是发生IAD的风险因素。
2024-10-17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湿疹致病信号通路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STAT中的关键靶点[7],且STAT3的激活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8],这提示调整肠道菌群可能有助于下调STAT3表达,从而改善湿疹症状。
2024-10-15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皮肤科临床常见的、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和特异性湿疹等。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污名化皮损和皮肤干燥等,常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1]。
2024-10-15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病率较高的趋势,尤其在儿童群体中常见。AD有多种不同的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疱疹和糜烂等,这些症状常常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精神状态受到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且具有持续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2024-10-12特应性皮炎(AD)多发于儿童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炎症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瘙痒、红斑、丘疹、湿疹等,且会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病情逐渐恶化,反复发作。A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与常见湿疹不同,其具有异质性免疫学特征(复发性炎症性湿疹样病变、强烈瘙痒、遗传特异性等)。
2024-10-08火针疗法具有助阳通络、祛风止痒、祛腐生肌等功效[6],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然而火针治疗慢性湿疹尚无专家共识及临床指南,缺乏规范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该病提供循证依据。
2024-09-24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造成患者心理负担。研究表明,AD与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其机制复杂。系统性疾病可能会促进AD的发生和发展,而AD也可能成为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3]。AD与精神神经系统性疾病的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2024-09-12人气:15299
人气:14868
人气:14701
人气:14479
人气:1321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期刊人气:2967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4963
国内刊号:32-1202/R
邮发代号:28-7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05
影响因子:0.493
影响因子:0.414
影响因子:0.644
影响因子:0.45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