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关于延吉机场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2020-07-16    33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利用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以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等相关资料,对2019年11月17-18日延吉机场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延吉机场在此次天气过程中,环流系统总体为后倾结构,并且系统十分深厚,这意味着降水属于为稳定性降雪。从物理量场来看,本次强降雪出现过程中,延吉机场比湿以及水汽辐合条件均较好,再加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对于垂直运动的发展十分有利,这些共同推动了此次延吉机场强降雪天气的出现。

  • 关键词:
  • 天气形势
  • 延吉机场
  • 强降雪天气
  • 气候学
  • 物理量
  • 加入收藏

对延吉机场2019年11月17-18日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以不断提升对降雪天气成因以及强降雪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为延吉机场航班稳定运行以及预警服务保障提供指导。


1、天气实况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9年11月17-18日延吉机场出现强降雪天气过程。11月17日18:36,延吉机场开始出现小雪天气,积雪深度cm;11月18日凌晨降雪持续,18日01:50,小雪转为中雪,能见度500m,02:55能见度上升至800m,03:56转为小雪,能见度1200m,04:00能见度1500m,04:36分降雪结束,积雪深度为11cm。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致使延吉机场部分国际航班延误,大量出入境旅客滞留机场,强降雪天气给出入境旅客带来诸多不便,直接影响了口岸正常通关。


2、天气形势分析


2.1高空形势分析

通过对本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可知,亚欧大陆区域500hPa高度层环流形势主要呈2槽1脊型,2槽分别是贝加尔湖至里海区域的横槽和东北冷涡向南延伸的低槽。2019年11月17日08:00,延吉机场被横槽前端和来自东北冷涡底端偏西气流所影响。17日20:00,冷涡后端的横槽慢慢转竖,延吉机场受槽前西南气流所控制。延吉机场处在位东北冷涡底前端,18日凌晨,延吉机场处在冷涡槽后。200hPa高度层在降雪时间段,有一横槽持续在贝加尔湖一带出现,延吉机场处在冷涡底端,受槽前影响。通过对700hPa高度层形势分析可以获悉,17—18日冷涡后端的横槽同样慢慢转竖,17日白天,延吉机场一带主要被槽前西南偏西气流所影响,17日20时延吉机场在700hPa上处在槽后区。850hPa形势场上在17日20:00有弱切变分布,18日凌晨始终处在低涡底端,随后慢慢变成高压前端。

2.2地面形势分析

图12019年11月17日05:00(a)、08:00(b)地面天气图

2019年11月17日05:00,在地面天气图上(图1a),我国以北的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有强大的高压区已经形成,中心气压高达1067hPa,这是大量严寒空气堆积在近地面而形成的超强冷高压,如此强盛的冷高压出现在我国以北,预示在南下的寒潮威力较大,冷空气将在东北形成气旋,东北多地将遭遇猛烈暴雪袭击。11月17日08:00地面天气图上(1b),在强势冷高压推动冷寒潮进入我国的时候,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个低压区,随着温带气旋进一步推进到我国东北地区,冷暖空气要在气旋的作用下激烈对撞,从而推动了东北地区降雪天气发生,延吉机场同样受其影响发生强降雪天气。


3、物理量场分析


3.1水汽条件

通过此次强降雪期间比湿场与相对湿度场进行分析可以获悉,2017年11月17日08:00,湿度大值区处于延吉一带,随着急流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以及上升运动作用,延吉境内湿度逐渐增大,为本次延吉机场强降雪天气出现给予较好的水汽条件。

3.2动力条件

由本次强降雪过程物理量场剖面分析可知,2017年11月17日08:00,中高层300~700hPa区域属于辐散区,700hPa以下低层区域延吉机场处于辐合区,辐合强度很大,这样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共同产生较强的抽吸作用,促使较强的上升运动形成,同时低层出现正涡度中心且维持。与此同时,垂直运动速度场上,500hPa以下区域属于上升运动区,上升运动较为显著,为本次强降雪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4、结论


本次强降雪天气发生过程中亚欧大陆区域500hPa高度层环流形势主要呈2槽1脊型,2槽分别是贝加尔湖至里海区域的横槽和东北冷涡向南延伸的低槽。极地冷空气在东北冷涡后端的偏北气流的作用持续朝东北输送,再加上横槽作用,冷空气大量在东北集聚,并形成气旋,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强势冷高压推动冷寒潮进入我国的时候,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个低压区,这是正在发展中的温带气旋,随着温带气旋进一步推进到我国东北地区,冷暖空气要在气旋的作用下激烈对撞,从而推动了东北地区降雪天气发生,延吉机场同样受其影响发生强降雪天气。从物理量场来看,本次强降雪出现过程中,延吉机场比湿以及水汽辐合条件均较好,再加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对于垂直运动的发展十分有利,这些共同推动了此次延吉机场强降雪天气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安冬亮,赵俊荣.新疆天山中部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3,30(3).

[2]张广周,等.一次暴雪天气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J].气象2008(9):65-72.

[3]刘志辉,程玉琴,马小林,等.赤峰市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5(2).


仵可.2019年11月17日—18日延吉机场强降雪过程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9):10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气象学报

期刊名称:气象学报

期刊人气:213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0577-6619

国内刊号:11-2006/P

邮发代号:2-368

创刊时间:192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