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关于现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

  2020-04-29    50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排球运动在近年来取得了突出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青少年参与排球训练的热情。基于此,下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开始对如何优化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关键词:
  • 优化策略
  • 体能训练
  • 排球运动
  • 训练方法
  • 青少年运动员
  • 加入收藏

在运动员综合素质中,除了技术素养和战术素养外,体能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良好的体能直接关系到技术的发挥和战术的执行。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成长阶段,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做到精准的、可量化的体能训练,就成为训练的重中之重,也是摆在教练员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研究以体能训练为核心,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到决定体能各基础要素中,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度等,以形成一套可行性的体能训练方案,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服务。


1、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体能训练原则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是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助推我国排球运动水平不断提升的原动力。对这一群体而言,科学的体能训练,必将对其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而言,体能是其核心要素,科学的、完整的、先进的体能训练,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由于排球比赛激烈的对抗和每一个位置所肩负的不同责任,要求运动员在体能上能够达成技战术方面的具体要求,体能素养成为关系比赛胜负的根本。为此,拥有良好体能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健康发展的基石。但体能训练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体能训练中去摸索经验,形成科学的训练原则,如适度原则、周期性原则、整体效应原则等,并按照这样的训练原则进行体能训练,以确保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科学性,最终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发展服务。


2、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优化思路


2.1力量训练方法优化

排球运动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才能够获得对抗的优势,从而占据比赛的主动权。这里提到的力量训练,重点包括腰腹力量、下肢力量、爆发力和上肢力量训练。腰腹力量训练方面,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仰卧起坐、两头起和悬举腿等方法。在开展腰腹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避免枯燥、单一的训练方法,可通过灵活的训练方式对传统训练方法进行趣味化的改造,使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更主动地投身到训练中。下肢力量训练方面,训练方法可以采取“追逐蛙跳”游戏法来实现。将青少年运动员分为2人1组,一前一后,通过接力的方式完成追逐蛙跳,打破传统力量训练的枯燥,让下肢力量在游戏中得到锻炼。爆发力训练方面,可以使用弹力带完成辅助性的训练。教练员将弹力带绑在运动员的脚踝处,大腿要去尝试克服弹力带的阻力进行高抬腿训练,训练次数为20次,训练组数为2~3组。上肢力量训练方面,可以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训练,如平板支撑、俯卧撑都可以成为训练方法,当然还可以去尝试更多的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方法上的优化,摒弃了传统的枯燥训练模式,激发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动力。

2.2速度训练方法优化

排球比赛,对运动员的快速反应能力、移动速度、手臂挥臂速度及重心转移速度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比赛中拦网队员的横向移动,就对速度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副攻队员,要快速向2号位和4号位横向移动。为此,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方法优化十分关键。在速度训练方法的优化上,传统的方法主要是以短跑或者中长跑训练为主,这样的方式很难调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为调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教练员可通过台阶跑、坡度跑、横向移动穿越障碍物等多元化的速度训练方法,鼓励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参与其中,激发其训练热情。此外,实战对抗的速度训练也将产生好的训练效果,教练员可通过安排实战对抗的方式,对每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移动速度情况进行系统评判,并就个别运动员的不足提出可行性的优化策略,为后续的速度训练手段提供新思路。

2.3灵敏、柔韧性训练方法优化

排球比赛,对抗激烈,节奏回合较快,比赛中需要运动员快速地做出响应,对灵敏度是一种考验。例如,在对方进攻时,我方后排队员的接球反应,直接关系到防守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进攻的有效组织。后排队员要根据球的落点判定,前排拦网队员要根据球的位置做出拦网动作,这些都是对灵敏度的一种考验。为此,在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灵敏度的训练时,可以采取实战击球训练的方式,即青少年运动员站在赛场的中间位置,教练员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击球,运动员快速地做出移动的反应并完成垫球。初期的训练以垫到球为主,每组完成20次垫球结束,如此往复2~3组。后期的训练则要求将球垫到网前的3号位,成功10个结束,如此往复2~3组。这样的逐层训练方式,对运动员的灵敏度锻炼效果良好。柔韧性训练,作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的训练方法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成长十分重要。运动员的柔韧性,指的是各个关节的韧带、肌肉弹性。为此,开展柔韧性训练,要结合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调整柔韧性的训练强度,通过主动柔韧性训练(肩绕环、扩胸、踢腿)、被动柔韧性训练(压肩、压腿)等训练方式,达到训练目标,使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柔韧性素质得到锻炼,以减少其损伤的概率,延长其运动寿命。

2.4耐力训练方法优化

一场排球比赛,对抗异常激烈,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才能够坚持整场比赛。耐力训练方法的优化,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开展耐力训练时,教练员可采取循环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当然,整个训练过程中既要关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综合耐力素质情况,也要密切关注耐力素质训练与上肢、躯干和下肢的组合训练。例如,有氧耐力训练方面,可以采取排球场折返跑、十字摸线跑等训练方法,来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同时,也可采取实战对抗的方式,进一步激发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潜能,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


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础保障


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而言,体能训练备受关注,决定体能各项要素训练方法的优化,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支持。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要想体能训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保证训练效果最大化,还需要在基础保障上下功夫。

3.1注意训练负荷的调整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来支撑。为此,作为教练员,在开展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地追求以训练强度来提高训练效果,这样的训练理念通常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要注意训练负荷的及时调整,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开展体能训练时,要充分地了解每名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对身体负荷强度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从而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既能够达到训练极限,也不会造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提高训练有效性。例如,在开展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训练的负荷强度、训练组数等都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练员必须根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具体确定训练负荷,并保证训练的灵活性,以来确保每名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3.2教练员训练水平的提升

教练员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整个训练的过程,都需要按照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方法来具体实现,使体能训练更科学、更有效。可见,教练员训练水平的提升是关键所在。一方面,教练员要实现自我成长,不断去接触和学习针对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并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去检验训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形成系统的训练方案,为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强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除了教练员的自我不断提升之外,相关单位也要积极拓宽教练员外出学习的空间和渠道,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促进训练更加科学化。当然,也可以通过外聘的方式,来补充和完善教练员队伍,提升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教练员综合水平的提升,势必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提升提供帮助。

3.3健全完善基础场地设施

排球运动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只有健全完善基础场地设施,才能够确保体能训练的有效开展。例如,在进行体能训练时会涉及实战训练的方式,这就要求具有标准的排球场地供运动员进行实战训练。同时,有一些训练也需要使用到辅助工具等,这就要求设施方面较为全面,确保体能训练得以有效开展。为此,相关单位应加大资金方面投入,确保排球场地环境优良,与体能训练相关的器材设备应较为充分,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甲元.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课的特点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06.

[2]鲁毅,李涛,张江霞.广东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功能性运动筛查及部分体能测试结果分析[J].运动,2015(22):29-30,58.

[3]闫升,蔡杰涛.现代排球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5):39-40,34.

[4]宋玉婷,余初孺.苏州市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调查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2(1):59-60.


石兴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优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1):93-9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安徽体育科技

期刊名称:安徽体育科技

期刊人气:85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安徽体育科技

主办单位:安徽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1008-7761

国内刊号:34-1153/N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