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联合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10]。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常采用部分切除保乳治疗,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治疗可保留乳房形态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国内由于很多患者发现较晚、分期较靠后,改良根治术仍旧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11,12]。
476
0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致死率高居女性癌症首位。临床常用化疗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化疗会对患者身心造成负担,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产生一定影响[1]。基于此,本研究以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对象,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其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63
缺氧微环境广泛存在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实体肿瘤中[2]。本文拟将缺氧与无血清培养获得的MSCDs相结合,观察不同氧浓度MSCDs的成瘤情况,并通过Westernblot及RT-PCR技术检测瘤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探讨缺氧影响乳腺癌细胞生物学成瘤性的可能机制。
30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新辅助化疗相关治疗优势,如减少复发转移率、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及延长生存期等。研究指出,新辅助化疗会增加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这便导致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存在争议。
319
近年来,全球乳腺癌患者数量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尤其是年轻的乳腺癌患者数量开始增加。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侵袭性强,预后较差;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但患者临床特征是否是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尚不统一。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行辅助放射治疗(放疗),虽然部分乳腺加速照射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情况下已应用于临床,全乳腺照射加局部瘤床补量的照射方法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放疗方式。调强放疗(IMRT)在保乳术后放疗中较三维适形放疗,无论是在靶区适形度及均匀度或乳腺周围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677
PCNA在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预后及预测有一定关系[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重要的抗HER-2靶向药物。本研究观察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及吡咯替尼治疗后肿瘤组织及血清PCNA的表达变化,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HER-2阳性乳腺癌PCNA表达的影响及PCNA与疗效的关系,报道如下。
149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疾病。美国2019年最新的癌症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3种癌症是乳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这3种癌症占所有每年新诊断癌症患者的一半,仅乳腺癌一项就占女性所有新癌症诊断的30%。乳腺癌具有的细胞因子受体,包括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抗原Ki-67,这些因子共同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362
浸润性乳腺癌为乳腺癌(breastcancer,BC)最常见类型,对更多年龄阶段的妇女人群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对BC分子生物学指标以及诊治手段的认识不断加深。多普勒超声、X射线、CT、MRI均为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MRI具有操作简单、立体多方位成像及分辨率高等特点,已成为诊断BC的重要手段。
285
在过去的几十年,人类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对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美国有超过271000例乳腺癌新发病例和约42260例死亡病例。作为一种异质性很高的疾病,乳腺癌可以根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抗原Ki-67的表达状态分为若干亚类。
144
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和微转移发生,还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期以达到手术指征、实现保乳手术,减少局部复发风险,并降低死亡率。NAC的最佳结果是病理性完全缓解,这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上通过乳腺体格检查、超声、X线和磁共振成像等预测乳腺癌NAC疗效,但缺乏诊断标准。
193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世界有约210万新发的乳腺癌患者。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整体上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肿瘤的发生、进展、浸润和转移涉及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和过程,每一环节均受到多个基因、蛋白质或酶的调控。
239
目前,大多数实验表明,肠道微环境中存在特定微生物可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试验和科学实验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论。深入探究乳腺癌与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有利于突出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稳态从而促进新型乳腺癌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发展。
205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基质形成和血行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4],升高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5,6],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被证实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7,8],但其与新辅助化疗间相关性少有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161
目前在临床上关于pCR与长期获益的争议已经明确。但对于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达到pCR的临床因素没有明确定论。所以明确影响新辅助化疗获得pCR的相关临床因素变得极为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论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pCR的相关临床因素,以便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444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918
影响因子:1.148
影响因子:1.435
影响因子:1.92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