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健康时代和信息时代相叠加,健康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图书馆是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力量。调研显示,当前的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存在内容片面、忽略受众需求、缺乏效果反馈等共性问题;国内外差异主要体现在形式、目标受众类型和照顾特殊群体方面。因此,有必要以提高全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目标,构建一套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公众的健康意识正变得越来越浓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并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维护人民健康2。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在近40年中,颁布过四部“健康人民”(HealthyPeople)的十年目标规划,用于指导改善全民健康3。可见在国家和个人层面,保障和维护健康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命题之一,与健康有关的信息行为越来越常见。互联网时代,随着健康信息数量剧增,其质量越发难以保证。如何查找、理解和应用健康信息,成为摆在公众面前的一道难题。这种现状对公众健康信息素养构成了挑战。即使是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也应意识到提高自己的健康信息素养以更好地服务公众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事关健康大局,提高全民健康信息素养刻不容缓。这就要求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纳入健康信息素养相关的内容。
除却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亦贯穿人的一生,重要性不言而喻。图书馆是承担着社会教育使命的机构,为了顺应社会发展,不能仅作为提供阅读的场所4,必须对社会的需要给予回应。国内外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都包括与健康相关的突现词5,这反映了图书馆学界已经注意到有关趋势。本研究主要采用调研的方法。首先,通过调研国内外图书馆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案例,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其次,结合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关制约因素;最后,构建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为图书馆及相关主体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一些依据。
1、相关研究
1.1健康信息
美国健康信息管理协会(AHIMA)定义健康信息为与人的病史相关的数据6。大健康语境下,“健康信息”的内涵更为丰富,它是可以让人“作出与健康相关决策所需的信息”7,预防、保健、康复信息等都在其范畴内8。由于事关生命,健康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希臣等9认为,如今健康信息生产快、传播广、互动性和普及性强,但在真实可靠方面受到质疑。在国内,大部分网民有获取网络健康信息的习惯10,但网络健康信息良莠不齐、真假参半的特点,大大增加了公众取得高质量健康信息的难度11。而在国外,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可靠性及公众评价健康信息的能力等,也是(或曾是)一道严峻的难题12。
1.2健康信息需求
健康信息需求指当个体不确定自身健康状况时,通过自主寻找或健康诊断获取所需的健康信息以确定症状、排解担忧的需要13。按使用信息的主体划分,健康信息需求分为专业人员的需求和社会公众的需求14。前者主要内容为提高自身医疗技能和水平、更好服务患者的医学专业知识;后者的内容因人而异,但又表现出一定的共同规律。一些研究显示,公众期望从医疗专业人员处得到养生指导、医学常识和专业咨询服务,并青睐图片、视频等直观内容15。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则重点关注与所患疾病相关的各类信息16。此外,BundorfMK等17指出,健康状况较差及面临较高健康信息获得成本的人,有更强烈的从网络上获取健康信息的需求。
1.3健康信息素养
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素养与信息素养的结合18,其内涵包括五项能力:具有对健康信息需求的认识;熟悉并使用可能的信息源检索健康信息;能够评价健康信息的质量;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使用的健康信息;分析、理解和应用健康信息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12。目前,从社会公众层面来看,我国居民的健康信息素养在近年内有所进步,但是总体仍处于低水平19;从专业人员层面来看,有研究指出国内医务人员的健康信息素养也需要提高,以帮助改善医患交流20,并让公众易于获得预防型医疗服务21。
国内外经验表明,健康信息素养的提高不只是卫生机构的责任4,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学术组织等都是干预健康信息素养的生力军12。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4也被研究证实具备促进医护人员及患者等的健康信息素养的作用,且具有相关优势。但是,当前研究对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关注较少,故本研究定位于调研和分析国内外相关实践,并基于现状提出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以补充领域中的研究盲点。
2、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国内外实践
2.1总体情况
图书馆负有教育使命和服务与合作的价值22。通过教育医疗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使之掌握正确获取和利用健康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健康服务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是图书馆对这种使命的诠释和自身价值的发挥。在国外不难找到各类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案例。而在健康信息服务起步略晚的国内,从事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图书馆以专业但稀少的医学图书馆为主。本研究选取了若干座国内外医学健康类专业图书馆(以下简称“医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主要借助其网站进行案例调研,重点关注图书馆为提高其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素养作出的努力。研究忽略其他虽然属于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范畴,但并非与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本研究从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来源、内容覆盖、需求识别、效果反馈和技术应用角度,将国内外图书馆的实践概括总结为五点。
从内容来源角度而言,有两种模式可供图书馆选择:自行编创相关资料、课程等的“原创模式”和收集并提供第三方材料的“转载模式”。原创模式会产出新的知识,适合专业力量充裕的图书馆,故医学图书馆的原创内容更多;转载模式成本低,更适合非专业图书馆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内容,故可见一些公共图书馆转载医学图书馆或其他机构创作的内容。两种模式各有千秋,不分孰优孰劣。
从内容覆盖角度而言,当前的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是片面的。健康信息素养包含五方面能力,但在实践中,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内容均为让受众了解常用的健康信息源。培养受众对健康信息需求的认知能力和在健康信息源中进行检索的能力,以及对健康信息进行质量评价、做出选择和分析理解应用健康信息做出健康决策的能力在大多数实践中被忽视。
从需求识别角度而言,公共图书馆尚无法了解受众对健康信息素养知识的需求,医学图书馆的情况则相对较好。受众的需求是图书馆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内容的重要依据,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对受众的需求进行识别。公共图书馆的实践基本未明确如何识别受众的需求并为之提供教育,而多数医学图书馆在实践中提供按需培训服务。
从效果反馈角度而言,大多数图书馆还难以掌握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效果。在实践中,仅个别图书馆为完成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受众设置了测验或考核等环节,用于检测受众的健康信息素养是否提高,以此了解图书馆的教育是否有效。而其余图书馆都未明确指出如何实施效果反馈。
从技术应用角度而言,已经十分成熟的多媒体技术是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用最普及的技术。而图书馆网站或数字图书馆这一虚拟空间,正渐渐成为图书馆进行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
总体而言,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已经迈开步伐,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深入分析、对比国内外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本研究将每项案例的调研结果浓缩为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受众)、形式以及特点。分析发现,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一般为图书馆员(有条件的图书馆配备了医学或健康学科馆员),少数有外请专家;客体主要为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员两类;主要形式可归纳为图文指南、线上教学或讲座、线下教学或讲座、健康资源导航四类。除此之外,还有个别不能归入以上四类的其他形式。关于上述形式的定义和描述,可见于表1。
表1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一览
2.2国外相关案例
国外图书馆,特别是美国的图书馆,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历史比较悠久,因此积淀相对深厚。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4提供的线索,选取了若干座在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领域富有实践的国外图书馆进行调研。其中,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依托专业和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教育专业人员以提高他们的健康信息素养,还建立高质量的健康信息网站MedlinePlus,促进公众健康信息素养,是值得参考的典范。此外,国外一些公共图书馆的实践水平也不逊色于更专业的医学图书馆。相关调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国外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案例一览
2.3国内相关案例
相比国外,国内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起步略晚、积淀较浅。本研究对照表2中的相关图书馆,在国内医学图书馆中,除暂未有建设的国家级医学图书馆外,相应地选择医学健康学术组织图书馆一座、医院图书馆一座、医学院和医学科研院所图书馆三座进行调研;在国内公共图书馆中相应地选择国家图书馆一座、一线和二线城市图书馆各一座进行调研。此外,为了考察国内的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是否包含照顾少数民族的相关举措,特在公共图书馆中增加选取一座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图书馆进行调研。本研究发现,医学图书馆凭借其专业优势,实践水平胜于公共图书馆。其中,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采取了最多样的形式,促进专业人员和我军官兵的健康信息素养,是为国内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典范案例。相关调研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国内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案例一览
2.4国内外比较分析
基于案例整理结果,本研究对国内外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其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采用的形式。调研发现,国外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采用的形式多元化;而国内公共图书馆以健康信息资源导航一种形式为主流,其他的教育形式十分罕见。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内公共图书馆尚未引起对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足够重视;二是其目前在健康领域缺乏学科馆员等专业力量,也未取得外部支持,在此现状下其显然无法模仿国外同行编纂资料或开办课程。
其次是医学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受众。调研发现,国外医学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受众中往往既有医生、护士、医学生、学科馆员等专业人士,也有非专业的社会公众。典型案例如NLM借助MedlinePlus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23。但是在国内,社会公众几乎不会成为医学图书馆的目标受众。这一差异源于医学图书馆对延伸服务的重视程度。国外医学图书馆在延伸服务方面起步更早、积累更丰富、态度上更重视,早已将其服务对象扩展至公众,因此,顺理成章地将公众纳入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受众。而国内医学图书馆对延伸服务尚不够重视,依然只将服务专业人士视为自身使命,自然难以将公众纳入24。
再次,类似于上一点,国外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受众不仅包括社会公众,其也会向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内容。典型案例如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为从事健康研究的用户提供了相应的指南和资源导航及相关资源的检索方法25。考虑到国内公共图书馆在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领域本身实践尚浅,因此,其短期内还难以做到为专业人士提供相应服务。
最后是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对特殊群体的照顾。所谓特殊群体,是指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调研发现,一些种族多元化的国家,其图书馆在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时,会考虑少数族裔的语言习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并得到官方认可。但是调研发现,即使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健康信息服务的内容上也以使用汉语和普通话为绝对主流。在目前普通话尚未百分之百普及的情况下26,图书馆没有考虑为少数民族群众接受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便利。此外,调研发现国外有图书馆为青少年等人群打造专门的健康资源导航27;公布相关活动时,也会标记细分目标群体、现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情况等,这同样是国内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暂时欠缺的。
3、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设计
纵观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尽管其中不乏优秀实践,但总体而言,一部分环节和要素仍有待完善,甚至需要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为了不只着眼于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问题或细节,本研究尝试站在全局的角度,用体系化的思维方式治“本”,构建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作为参考和建议。
3.1整体框架
为了摆正图书馆、受众、政府有关部门和健康机构几方主体在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位置,清晰界定各方主体的角色和职责,本研究对照调研发现和分析得出的启示,部分参考知识生命周期28的相关理论,以健康信息素养知识的产生为开端,以受众吸收利用相关知识培育健康信息素养能力、提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最终目的,设计了一套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体系重视和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由其担当中坚力量。图书馆将凭借资源优势、装备优势和人才优势,从满足受众需要的角度出发,依靠学科馆员打造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产品供受众学习,并借力于政府有关部门和健康机构的合作支持,使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更合理、更有效。
3.2内部职责
3.2.1依托学科馆员开发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产品
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要务是传授相关知识给受众。知识不会凭空产生,必须要有一个源头。本研究认为健康学科馆员应该担当起知识生成主体的角色,并基于产出的知识,面向不同类型的受众开发相应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产品。
学科馆员的工作一方面可以从健康信息源入手,创造健康信息素养知识。学科馆员自身应先理解和掌握常见健康信息源的适用对象、内容特点、使用流程、注意事项等,再将之综合成健康信息检索方法、鉴别方法、选择方法、理解方法和应用方法等,随后提炼和加工成相应的健康信息素养知识。
学科馆员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从现存的健康信息素养知识入手。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中存在零散的健康信息素养相关内容。学科馆员通过收集上述零散内容,将其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整合,使之成为经过二次加工的健康信息素养知识,即可为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所用。
图1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图书馆应支持学科馆员为健康信息素养建立专门的知识库,以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存储和科学管理。基于知识库中的知识素材,学科馆员可参照《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29等指导意见、标准规范,借助相关技术开发易于受众接受和理解的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产品。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类产品,可选择宣传彩页、知识读本、讲座等形式;面向专业人员的培训类产品,可选择现场课程、网络课程、FAQ等形式。产品的内容应紧密贴合受众在健康信息素养方面的需求,例如,针对社会公众宣传可信的网络健康信息源及其使用技能、科普如何鉴别生活中常见健康信息的真伪、教育如何利用健康信息做健康决策等;针对专业人员培训医疗健康数据库的检索和医学文献管理的方法等;关注特殊群体或有特殊需求的受众,基于其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产品。
3.2.2保障受众成为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受益者
本研究提到,让受众吸收利用相关知识以培育健康信息素养能力、提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是整个体系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图书馆的一系列努力就是徒劳。因此,必须在体系中纳入保障受众受益的策略。
保障受众受益,首先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为其提供相应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对于明确了解自己所需知识的受众(往往为专业人员),图书馆应与其通过沟通明确需求,然后由学科馆员按需提供培训服务或信息服务。对于一般的社会公众,图书馆可以开展相关调查,或基于以往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反馈数据、政府部门开放的健康统计数据等,研判受众现有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其中的薄弱点及所需的相应知识。随之图书馆可以让学科馆员有目的性、针对性地提供科普服务,以“切中要害”的方式,有效弥补受众健康信息素养中的不足。
在相关的教育环节完成后,图书馆还应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监测受众的受教育效果,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利用所传授的健康信息素养知识。直接方式是指当即通过访谈、问卷或测验的方式,直接调查受众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力及其评价与想法,进而判断其从中受益的情况。这在个别实践中已有相关应用,如NLM在其网站上的PubMed教程中设置了小测验30,用于帮助受众自我评估是否掌握了在PubMed中检索信息的技能。针对专业人士,学科馆员还可参考BrettleA31提出的系统性评估方法,客观评估受众接受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间接方式是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或第三方调研机构,针对受众进行健康状况或健康消费支出等测评,并与平均水平作比较,得出受众是否从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受益的结论。以上结果是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结果中反映出的不足,图书馆要探寻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此外,调研不能忽视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少数民族群众等特殊群体的情况,对他们在接受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特别加以重视和照顾。
3.2.3借助自身优势在形式、途径上积极创新
随着时代发展,具有装备优势的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不能依旧是传统的图文指南、教学或讲座及健康资源导航等,应充分接纳和应用社交媒体、Wiki、MOOC等新途径和新技术。例如,NLM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上传至视频社交网站YouTube,由此受众能够利用网站的机制订阅、评论或分享相关内容。引申到国内网络视频尤其是短视频广受公众追捧的现状32,图书馆可以借助短视频涉足教育领域的契机33,通过制作和发布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利用受众的碎片时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
此外,智慧化的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也并不遥远。当前的人工智能、沉浸式体验和区块链等热点前沿技术34,未来也有可能以千人千面式资源推荐、实景馆藏导航、学习成果认证等形式应用在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
3.3外部合作
3.3.1推动公共图书馆与医学图书馆间的合作
本研究已经指出,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往往面临自身专业实力不足的问题。也因为这一问题,在很多公共图书馆中难以找到本体系最重视的健康学科馆员。而在同时,作为专业图书馆的医学图书馆在相关人才方面却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注意到,在实践中NLM为其他图书馆的馆员提供了健康信息素养培训,参与培训能够取得相关的继续教育学分35。因此,公共图书馆除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自行选拔和培养健康学科馆员,还可以选择与医学图书馆开展合作,弥补自身弱点。
有研究指出,公共图书馆与专业图书馆进行合作与共享是完全可行的:两种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人才队伍建设互补、服务手段和方式互补等途径展开合作,由此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最大化两者的服务效益36。如果能够推动公共图书馆与医学图书馆间进行类似合作,推动双方的优势资源适当向对方倾斜,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弱势,丰富其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及内容,也使医学图书馆的服务覆盖面推广至全社会,并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医学图书馆将原创的健康信息素养知识与公共图书馆共享;由举办社会活动经验丰富的公共图书馆开辟场地,邀请医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前来为受众授课;医学图书馆向公共图书馆提供馆员培训,带动提升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水平。
3.3.2由健康机构协助图书馆控制健康信息素养知识的质量
由于健康信息素养对公众健康影响深远,为了保证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有益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建议引入健康机构用于协助图书馆控制有关知识的质量。这里的健康机构可以是医疗机构、健康研究机构或健康管理机构等。凡是关键性的健康信息素养知识,都应交由上述专业权威性更强的机构进行审定并提出相关建议。例如,与分析、理解和应用健康信息相关的知识,由于可能成为不具备专业医疗知识的社会公众用于自我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因此很有必要由健康机构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审定,确保其中不存在能够导致受众的生命健康受到损害的因素。
3.3.3促使政府部门与图书馆形成良性互动
本研究已经指出,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利国利民,因此理当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健康主管部门的支持。除了发布相关指导方针,健康部门还可以联合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为各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引导和鼓励健康机构与图书馆合作,强化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借助政府数据开放和共享的契机37,为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有效指导。而图书馆可利用自己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产生的反馈数据,反过来帮助政府把握社会健康信息素养的水平,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对图书馆的支持政策。由此,政府部门为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注入动力、指明方向;图书馆通过提高公众和专业人士的健康信息素养,为降低全社会的健康成本和疾病负担提供了可能,两者形成了良性互动。
4、结语
从现实情况来看,提高和促进社会公众及专业人员的健康信息素养任重道远。图书馆的努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探寻和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并以构建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方式,试图为图书馆和相关主体科学高效地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工作必然不是完美的,其主要不足在于:限于成本和精力问题,本研究难以进行实地调研,只能通过浏览各图书馆的网站及检索有关文献,对其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解;研究只对医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展开了调研和探讨,而高校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服务特定对象的图书馆,也有值得探讨的特殊价值;限于研究者的外语能力,调研的国外案例均为英美案例。当然,研究提出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也有待依靠实践来完善、创新来发展。因此,本研究还有一些后续工作有待开展,例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实地调研,获取更多第一手资料;拓展调研范围,使其涵盖更多地区、更多类型的图书馆;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来规范凝练学科知识;探索进一步深化学科馆员作用的方法;引入志愿者公共服务供给补充人力资源;加强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与社区、农村的联系,力求贴近百姓,由此使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成为以图书馆为重要力量、全社会参与、全民重视的一项事业。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4]高启胜,陈定湾,刘盼盼.美国《健康人民2020》概述[J].中国健康教育,2012(7):579-580.
[5]邓胜利,付少雄.公众健康信息素养促进中的图书馆参与:驱动因素、国外实践及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8(2):5-13.
6]田凯琳,岳昆.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国内外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热点与前沿对比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8(9):19-26.
[8]金燕,张启源.我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8(2):24-31,23.
[9]张馨遥,曹锦丹.网络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9):25-27.
[10]张希臣,罗娇娇,刘畅.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职业与健康,2018(8):1149-1152.
[11]喻国明,何睿.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应用:内容、影响与挑战[J].编辑之友,2013(6):20-22.
[12]李信,李旭晖.面向电子健康素养的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4):44-50.
[13]张士靖,杜建.健康信息素养应成为中国公众健康素养促进的关键点[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2):45-49.
[14]张馨遥.健康信息需求研究的内容与意义[J].医学与社会,2010(1):51-53.
[15]许鑫,施亦龙.UGC模式下的在线健康信息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19.
[16]林竹,陈锦辉,张臻平,等.福建省健康教育试点县居民健康信息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8(1):46-49.
[17]李芸.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健康信息需求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5(7):128-130.
[18]李小虎,刘熹,田红梅,等.微信时代用户群体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7):689-692.
[19]赵钊,孙伟新.网络问答社区中健康信息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5):14-19.
[20]赵华,刘晓英,郭玉琳.癌症病人健康信息需求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15):1317-1319.
[21]邓志梅,李琴玲.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组委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北京:中华医学会,2006:239.
[22]张伟.房颤围手术期患者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天津:中华医学会,2013:553.
[23]蒋慧萍.胆道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天津护理,2013(1):1-2.
[25]卓晟珺,付伟.国外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健康研究,2014(5):501-503.
[26]李英华,毛群安,石琦,等.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J].中国健康教育,2015(2):99-103.
[27]卫生计生委.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发布[EB/OL].
[28]王秉阳.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EB/OL].
[29]闫雷,关晶,崔雷.国外医务人员健康信息素养培训案例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10-14.
[30]付少雄,邓胜利,陈晓宇.国外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述评[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6(3):5-14,33.
周谦豪,姚占雷,许鑫.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0(10):77-86.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青年预研究项目“多源异构环境下消费者健康信息的组织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ECNU-YYJ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享: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依照教材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更贴合智力障碍学生学习心理,能促进他们高效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同时,生活化教学,能加强智力障碍学生对知识的直观体验,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将针对培智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详细阐述。
2021-12-01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仅高等教育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特殊职业教育也深受影响,发生了改变,并朝着好的方向持续发展。特殊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难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更为了该校学生在未来能够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针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策略。
2021-11-05聋生作为祖国未来一代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自身生理或心理的缺陷,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形成自卑、孤僻、多疑、懒惰、不负责任、行为过激等多种不良性格和习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是寄宿制学校,承担了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必须承担的大部分的教育责任,学生低龄化明显,可塑性较强。
2021-09-07手机依赖是由于个体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而产生的一种习惯性使用行为,从而导致用户心理和生理上的强迫式的反常动作,并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任爽[2]认为,手机依赖简而言之就是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心理,是指个体由于频繁使用手机,从而无法控制对手机的使用冲动,出现了明显的上瘾症状;
2021-07-21新加坡自然资源有限,十分依赖于开放型经济且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终身学习理念引入新加坡起,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终身学习政策。其中,终身学习最重要的政策始于教育部1997年提出的“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愿景,旨在改变教育培训系统过于关注文凭导致学习者养成被动学习习惯的弊端,培养学习者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2021-07-21语言学习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病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语言学习障碍的本质,目前已经发展出几种理论,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快速听觉加工理论。本文将从快速听觉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快速听觉加工与语言智力的关系以及快速听觉加工的干预训练等角度,详细介绍快速听觉加工理论,以期更好地了解快速听觉加工过程与语言学习障碍之间的关系。
2021-06-02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创业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创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其中残疾大学生创业更是能够帮助其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现阶段残疾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残疾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协同构建以及发展。
2021-06-02本篇文章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结合贵州水族地区实际,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提出了以下策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基础;加强党组织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提升水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构建相互融合机制,发挥水族优秀文化的优势;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021-05-21为了进一步减少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的隔阂,部分特殊教育机构呼吁,为尽可能多的智障学生提供除常规学习之外的适应能力的培养课程。实际上,这一举措的支持者,已经试行了一些有前途的服务提供模式。但这类培养方式,往往价格不菲,且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而开设陶艺课程便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讨论。
2021-05-12自闭症学生在随班就读转衔安置过程中需要什么支持?如何探索创造出更优的转衔安置模式?如何帮助他们在随班就读过程中既能实现物理性的融合,又能实现社会性融合?为此,青羊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一名提出随班就读申请的自闭症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转衔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所需的支持保障和差异化教育策略。
2021-02-01人气:2413
人气:1899
人气:1478
人气:1441
人气:137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苏州教育信息化
期刊人气:489
主管单位:苏州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教育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045
影响因子:0.077
影响因子:0.259
影响因子:0.356
影响因子:0.05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