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就是在幼儿阶段,幼儿时期形成的各种能力以及各种性格品质对以后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所以,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起始阶段就是从幼儿教育开始的,也逐渐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教师不仅要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基本的知识训练,也要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更好的增加幼儿在未来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还缺乏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的保育人员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日常保育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具有初步的团队意识,学会和周围小朋友友好相处,乐意与人分享,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学会关爱他人,能为他人提供幼儿本身能力范围之内的帮助。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保育工作中,幼儿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需要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社会教育。通过社会教育要使幼儿产生喜欢和同伴交往的积极情感,并能够在交往中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养成自尊、自信的性格,在小朋友的活动中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并懂得尊重其他的小朋友。以上是幼儿在社会教育中人际交往方面要达成的目标。而社会教育不但需要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要在社会适应方面开展教学工作。在幼儿的社会适应方面,教师要通过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使幼儿认识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在活动中自觉遵守这种规范,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并能在群体生活中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另外,通过社会教育,还要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碰到困难去积极地面对。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对幼儿步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中,幼儿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正确对幼儿实施社会教育,使幼儿具备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通过日常保教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幼儿时期是幼儿各种习惯形成的良好阶段。幼儿由于年龄小,心智并不成熟,对于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幼儿不能完全理解并付诸于日常幼儿的活动中。因此,要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幼儿教师要在日常保教活动中引起高度的重视。每天小朋友入园和离园的时间,就是对幼儿进行习惯培养的良好契机。教师要利用这两个时间段对幼儿进行礼貌训练,要求幼儿在进园时和家长说礼貌用语,会说“老师好”;离园时能主动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幼儿中午一般都是在园内用餐的,在幼儿用餐时,教师给幼儿介绍农民的辛苦,完成对幼儿节约习惯的教育,同时通过幼儿洗手、饮水,也可以适时地对幼儿进行相关的节约行为意识培养,完成对幼儿社会教育的任务之一。[1]
二、通过幼儿活动渗透社会教育
幼儿社会意识的形成需要幼儿通过活动逐步感知、逐步积累才能逐渐形成。这就需要保教人员要有目的地为幼儿设计一些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增长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拔河游戏”都需要幼儿在活动中具有集体意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会逐渐发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在游戏中获胜。这样的游戏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角色扮演是幼儿的最爱,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可以亲身感受一些社会规则、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规范。对于幼儿来说,医生、警察是幼儿最喜欢的角色。另外,对于扮演家长,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也往往兴趣浓厚,教师在引领幼儿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体会在一个家庭中、在医院内、在道路交通中不同的职业规范,使幼儿在不同的职业体验中形成初步的社会习惯。[2]
三、将社会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
幼儿一日活动是幼儿在园内的主要活动内容,保教人员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对幼儿进行语言训练、生活能力训练、以及行为习惯的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通过这些教育还要培养幼儿丰富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情感。在幼儿日常保教活动中,保教人员可以将幼儿的行为规范用儿歌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幼儿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熟悉行为规范,这对于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教师也可以将交通守则编成儿歌,让幼儿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熟悉交通守则,这样幼儿既发展了语言能力也受到了相应的社会教育。文艺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喜欢的又一活动形式。保教人员可以通过重要节日的文艺活动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通过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开展文艺活动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通过国庆节开展的文艺活动让幼儿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使幼儿产生初步的国家归属感和热爱祖国的意识。
四、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开展相应的社会教育
社会是复杂多变的,每一个人步入社会后都会面临着一个个陌生的、复杂的社会环境,是否能快速地融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表现。对于刚入园的儿童,从熟悉的家庭环境、熟悉的亲人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以及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群体中,一些幼儿会缺乏安全感,会变得惊恐、焦躁、苦恼。对于这种现象,保教人员要耐心安抚幼儿,使幼儿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内开展探险活动。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后,会对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通过探险活动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内的基本生活设施,激发幼儿的新鲜感。这个活动既使幼儿很快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减少了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降低了幼儿的恐惧意识,使幼儿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也使幼儿初步受到了社会适应性的训练。
五、家园联合开展社会教育
家长在幼儿的成长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要和家长密切配合,促进幼儿社会教育效果的提高。保教人员可以利用微信和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内每一阶段对幼儿实施的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对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内的教育。另外,亲子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社会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保教人员要设计不同的活动,促进社会教育目标的达成。[3]
六、结束语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要紧紧抓住幼儿思想、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展社会教育,使幼儿在学习生活能力提高的前提下,受到基本的社会教育,从而提升幼儿未来在面对社会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幼儿可以初步了解社会规范,从小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吴丽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解读与实施途径[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
[2]卢玥.改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有效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5.
[3]虞永平.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刍议[J].学前教育研究,1997.
孔令娟.幼儿社会教育的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2019,(43):138-139.
分享: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依照教材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更贴合智力障碍学生学习心理,能促进他们高效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同时,生活化教学,能加强智力障碍学生对知识的直观体验,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将针对培智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详细阐述。
2021-12-01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仅高等教育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特殊职业教育也深受影响,发生了改变,并朝着好的方向持续发展。特殊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难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更为了该校学生在未来能够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针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策略。
2021-11-05聋生作为祖国未来一代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自身生理或心理的缺陷,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形成自卑、孤僻、多疑、懒惰、不负责任、行为过激等多种不良性格和习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是寄宿制学校,承担了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必须承担的大部分的教育责任,学生低龄化明显,可塑性较强。
2021-09-07手机依赖是由于个体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而产生的一种习惯性使用行为,从而导致用户心理和生理上的强迫式的反常动作,并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任爽[2]认为,手机依赖简而言之就是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心理,是指个体由于频繁使用手机,从而无法控制对手机的使用冲动,出现了明显的上瘾症状;
2021-07-21新加坡自然资源有限,十分依赖于开放型经济且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终身学习理念引入新加坡起,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终身学习政策。其中,终身学习最重要的政策始于教育部1997年提出的“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愿景,旨在改变教育培训系统过于关注文凭导致学习者养成被动学习习惯的弊端,培养学习者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2021-07-21语言学习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病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语言学习障碍的本质,目前已经发展出几种理论,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快速听觉加工理论。本文将从快速听觉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快速听觉加工与语言智力的关系以及快速听觉加工的干预训练等角度,详细介绍快速听觉加工理论,以期更好地了解快速听觉加工过程与语言学习障碍之间的关系。
2021-06-02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创业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创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其中残疾大学生创业更是能够帮助其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现阶段残疾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残疾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协同构建以及发展。
2021-06-02本篇文章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结合贵州水族地区实际,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提出了以下策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基础;加强党组织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提升水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构建相互融合机制,发挥水族优秀文化的优势;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021-05-21为了进一步减少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的隔阂,部分特殊教育机构呼吁,为尽可能多的智障学生提供除常规学习之外的适应能力的培养课程。实际上,这一举措的支持者,已经试行了一些有前途的服务提供模式。但这类培养方式,往往价格不菲,且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而开设陶艺课程便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讨论。
2021-05-12自闭症学生在随班就读转衔安置过程中需要什么支持?如何探索创造出更优的转衔安置模式?如何帮助他们在随班就读过程中既能实现物理性的融合,又能实现社会性融合?为此,青羊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一名提出随班就读申请的自闭症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转衔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所需的支持保障和差异化教育策略。
2021-02-01人气:9776
人气:5596
人气:4908
人气:4799
人气:431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学术探索
期刊人气:2512
主管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出版地方:云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6-723X
国内刊号:53-1148/C
邮发代号:64-57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45
影响因子:0.077
影响因子:0.259
影响因子:0.356
影响因子:0.05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