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的疗效

  2019-12-27    28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3例患者分为组一和组二两个组别。组一实施传统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组二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NIHSS评分、Fugl-Mey评分、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1)组二相比于组一总有效率更高,X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干预后组二相比于组一NIHSS评分、Fugl-Mey评分、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医疗效果
  • 康复综合治疗
  • 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
  • 神经内科
  • 加入收藏

脑梗塞为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病,为常见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病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居高不下,脑梗塞患者的康复为康复医学重要内容。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需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并早期进行康复,以避免再次损伤和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出现[1]。本研究对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3例患者分为组一和组二两个组别。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和头颅MRI确诊脑梗塞,除外合并严重心肺肾疾病、重度晕迷等患者,发病后均在6-10小时内就诊。42例组二患者中: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低至46岁,高至81岁,年龄平均值(62.34±2.4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短至6小时,长至10小时,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值(7.83±0.33)小时;体重低至42kg,高至82kg,体重平均值(63.34±1.38)kg。41例组一患者中: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低至45岁,高至80岁,年龄平均值(62.89±2.1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短至6小时,长至9小时,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值(7.82±0.13)小时;体重低至42kg,高至83kg,体重平均值(63.61±1.78)kg。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研究有较强的可行性。

1.2 方法

组一实施传统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检查,快速、准确给予合理药物干预,尽快恢复受损功能,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及早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组二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1)不同时期康复治疗。(2)心理康复。(3)饮食康复。(4)行为干预。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NIHSS评分、Fugl-Mey评分、SF-36评分的差异。NIHSS总得分为45分,NIHSS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治疗效果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2],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幅分为4个等级: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病例×100%。Fugl-Mey评分下肢功能评分总分34分,分数越高,说明下肢功能越好。SF-36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躯体、生理和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生活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研究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21.0软件;总有效率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NIHSS评分、Fugl-Mey评分、SF-36评分均统一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衡量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治疗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组二95.24%总有效率相比于组一总有效率75.61%更高,X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2.2干预前和干预后NIHSS评分、Fugl-Mey评分、SF-36评分相比较。干预后组二相比于组一NIHSS评分、Fugl-Mey评分、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如表1.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组一干预后相比较,*表示P<0.05。

表1干预前和干预后NIHSS评分、Fugl-Mey评分、SF-36评分相比较(`x±s)


3、讨论


本研究中,组一实施传统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组二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不同时期康复治疗。急性期保持床上抗痉挛体位,活动关节部位;恢复期可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床上翻身、运动和卧坐等训练,逐渐过渡到平衡训练和站位训练、步行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1h。在患者适应上述训练模式后,可在家属陪伴下每天训练2-4次,每次30min,坚持3-6个月。(2)心理康复。了解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疏导,使患者加强对脑梗塞发病病因、预防和转归的认识,了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主动配合康复治疗。辅以个别疏导,以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消除其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加强和患者的沟通,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4]。(3)饮食康复。确保一定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饥,以免导致消化道负担加重;戒烟戒酒,适量饮茶,但避免饮用浓茶;培养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4)行为干预。在恢复期注重加强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加强和患者的沟通,通过成功病例带给患者康复信心,指导患者穿脱衣物、如厕、进食、刷牙等日常动作,专业康复师给予患者理疗和按摩干预,加速患者肢体和生活能力的提高[5]

经干预,结果显示,组二相比于组一总有效率更高,NIHSS评分、Fugl-Mey评分、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这主要是因为综合康复从不同时期康复训练实施针对性训练,以循序渐进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强化心理康复,突出心理因素对患者转归的影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康复效果;实施饮食康复,为康复提供能量和营养基础,减轻消化道负担,预防便秘,避免因用力排便引发心脑血管事件;而行为干预则注重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益[6]

综上所述,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伟.探讨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4(5):122-123.

[2]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05):313.

[3]伍旭.40例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7):124-125.

[4]刘双.对128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进行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25(9):61-61.

[5]李淑梅,闫春生,李学霞等.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3):346-347.

[6]陆建广.应用中医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7(5):164-165.


李蔚,王静,张泳.探讨急性期入院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9):156-15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期刊名称: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251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123X

国内刊号:11-9309/R

邮发代号:36-378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