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5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度、规范用药、合理功能训练、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习惯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NIE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明显,能提升患者遵医行为,促进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改善的提高,能够发挥积极的护理效果。
脑血栓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血栓斑块,导致脑血管周围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本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脑血管狭窄或堵塞,演变为脑梗塞,出现急性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局部组织坏死,后果严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阻碍脑血栓进展是临床关注的重点[1]。脑血栓临床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对于疾病的了解及自我护理意识较差,治疗随意性高,重视度不够,给临床系统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方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5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47-83岁,平均年龄(63.4±4.5)岁,病程1个月-2年;对照组7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4.2±4.3)岁,病程1个月-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栓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意识清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及肢体活动障碍;排除脑梗塞、脑出血及其他脑部疾病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优质护理方法 (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差异,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本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可能产生的严重并发症、日常保健等,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本病的严重程度,积极配合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打消其治疗顾虑。制作相关宣传小册子或海报等供患者阅读,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基本知识推广。(2)心理护理。本病需长期治疗,生理上要承担疾病的疼痛,且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容易造成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抚慰患者情绪,以正面积极的病例鼓励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并动员家属一起来做患者工作,使其感受到医护人员及家属对自己的关爱。可适当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或使患者移情他物,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2]。(3)身体护理及用药护理。保持常规的病房卫生通风,增加日常巡视次数,对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肢体活动不方便需卧床者,给予定时翻身拍背,一般每2h改变一次体位;每日给患者清洁身体、清洁口腔1次;饮食无法自理需鼻饲者,注意鼻饲管道的清洁卫生,观察患者吞咽有无异常。向患者讲解每日需服用药物种类、药效、服用的先后顺序以及不规律用药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嘱咐患者定时定量服药[3]。(4)功能锻炼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计划,督促患者定时训练,培养自主恢复意识;若患者恢复较差,可进行一对一定向训练。(5)预防性护理。针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给予预防性护理。呼吸不畅、呼吸道内有痰液残留者可给予机械通气;需置导尿管者,每日进行膀胱冲洗,并定期尿检;便秘者给予腹部按摩或给予缓泻剂,严禁患者用力大便[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自制量表,考量健康知识掌握度、规范用药、合理功能训练、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习惯等项目,每项满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效果越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E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统计护理满意度,评价优质护理的优越性。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度、规范用药、合理功能训练、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习惯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分,x±s)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观察组护理后NIE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分,x±s)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本的先进护理理念,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而且能够调适患者心理状态,保持较好的躯体舒适度,并且通过强化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对本病保持清醒的认识,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对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制定详细训练计划,循序渐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对生活的影响。对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康复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度、规范用药、合理功能训练、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习惯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NIE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倪红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574-575.
[2]陈秀英.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235-236.
[3]陈爱萍,陈尚萍.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6(1):1864-1865.
[4]张桂荣.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42.
[5]高晶.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82-83.
罗丽琼,陈木娇,李瑞娣.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27-28.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03.011.
分享:
CNS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来自软脑膜的弥漫性或多灶性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临床上非常罕见,由于缺乏大宗病例的研究,目前尚无具体发病率的统计数据。本研究收集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病理诊断为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2例,检索近20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病例6例,总计8例。
2025-04-22在控制细菌感染、防治传染病的过程中,抗菌药物做出重要贡献,挽救了数千万感染病人的生命,然而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助力了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的产生和蔓延。多重耐药菌是一种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微生物,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控制不当极易引起医院感染。
2025-04-05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女 性 发 病 率 较 高,约 为 15% ~17%。 据 调查显示,偏头疼和右向左分流有关,而卵圆孔未闭是导致右向左分流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偏头疼程度较轻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干预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头痛等临床症状,但其用药较为单一,长期服用药物后,患者会出现耐药性或耐受性。
2025-03-2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1⁃3]。其中,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stroke,PS)占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26%~43%,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亚型[4]。
2025-03-20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1 ( s upero xi de di s mut as e 1 ,S OD l ) 基因 突变 , 如 S OD 1- G9 3 A 突变 , 是家族性肌萎 缩 侧 索 硬 化 症 ( amyo t rophi c l at e ral s cl eros i s , ALS )的 常 见 原 因 之一。 携 带 S OD 1- G9 3 A 突 变 的 小 鼠 产生 和 ALS 患 者相 同 的 肌 肉 萎缩无力 等临 床症状及神经兀坏死 等病理改 变。
2025-03-20相 关 统 计 学 研 究 表 明 l 〇 % ̄1 5 % 的 帕 金 森 病( Parki ns on’s d i s e as e , PD ) 患者均具有家族遗传史 [1],这 提 示 了 解 PD 基 因 多 样 性 可 能 为 该 病震 颤 症 状和 认 知 功 能 的 诊 治 提供 重 要 线 索 和 帮 助 。 脑 源 性神 经 营 养 因 子 ( brai n-d eriv e d ne urot roph i c fac t or ,广 泛存在 于 人体 中 枢神 经 系 统 中 , 具
2025-03-19调查显示,在国外的ICU环境中身体约束的使用率为23.0%~48.4%[5‐6],而在我国的ICU中身体约束的使用率却高达56.00%~61.32%[7]。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Briggs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在2013年7月公布的身体约束原则中也指出尽可能寻找约束替代方法,尽量不使用约束[8‐9]。
2025-03-18噪声来自于周围发声物体的不规则振动,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不和谐声音,不可避免很难消除。噪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10%的人口受到噪声污染,约6亿工人暴露在有害水平的噪声中。在中国 (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超过1000万工人暴露在有害噪声中。
2025-02-11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包括发作性头痛和前庭症状,如眩晕、视觉幻觉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伴随的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025-02-08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缺血性脑卒中占有其较大比例,能造成脑部神经元不可逆转的损伤。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自噬、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坏死等生理过程在脑神经元损伤中起关键作用。
2025-02-08人气:22448
人气:10266
人气:7952
人气:7590
人气:647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期刊人气:2248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6325
国内刊号:11-2652/R
邮发代号:82-358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458
影响因子:0.560
影响因子:0.448
影响因子:0.731
影响因子:0.7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