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借助微课辅助教学,可以化抽象为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谈了几点策略。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讲解知识点的教学资源,时间一般在5~10分钟之内,适用于课堂教学环节。微课教学的知识容量较小,易于贴合主题且使用方法较为灵活。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微课短视频都很好地辅助了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不易理解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在此,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大家分享。
1、借助微课创设生活化学习场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不具备全面的认知能力,并且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这就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难以理解。教师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降低理解难度,唤起有效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可以借助微课完成这一任务。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这一课时,笔者挑选了大家都熟悉的奥运会视频片段作为本课的微课视频资料。在视频中,频繁出现各个国家金牌、银牌、铜牌获得数量的统计值,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理解统计的概念,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习和掌握了统计的方法。同时,当看到我国运动员奖牌数名列前茅时,还会由衷的产生一种自豪感,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借助微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的信息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11%是通过听觉获得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应用电子白板、PPT以及微课视频等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课时,播放微课视频“小熊过生日”的场景:小熊今天要过生日了,森林里的小伙伴们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前来祝贺。大家一致推选一向办事比较心细又公平的牛伯伯作为主持人来切分蛋糕给大家吃。只见牛伯伯大致清点了一下人数,然后把大蛋糕切成基本同样大的若干小块。为了分的更加公平,计划每个小动物分2块,可每个小动物分2块后,竟然还有剩余,不够一人一块了。此时,笔者顺势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余数”。简短的分蛋糕画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的注意力也全部被吸引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此时,笔者再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自学—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很轻松的就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借助微课视频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距,以便在制作微课内容时,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除法》这一课时,教师借助微课视频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除法的概念”,还原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除法的算理。在微课视频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去野外大自然踏青,已知每辆车除了司机以外,只能载4名乘客,那么需要几辆车才能把32名学生一次拉到目的地?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主动进行除法关系量之间的对应计算,并得出乘客与车辆间的数学关系。
4、借助微课视频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常常感到困难。借助微课视频,能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降低理解的难度,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基数、序数》概念时,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基数和序数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好区分这两个概念。教学时,通过微课视频展示运动会上的领奖台,让学生去体会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序数概念,然后再借助奥运会上各国金、银、铜牌的数量来理解基数的含义,最后再列举生活中排队的“序数”和队列中的人数(基数)巩固所学的内容,从而有效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很清楚的理解和掌握“基数”与“序数”联系与区别。
文章来源:刘艳茹.例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2,(03):92.
分享:
既区别于“黑板+行列式桌椅+电脑+投影仪+PPT”的传统教学模式,又不同于缺乏教师现场引导与参与的MOOC模式以及班级规模受限且门槛较高的SPOC模式[2-3],情境化教学通过营造和创设真实情境,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协同能力及实践能力[4-5]。
2024-10-22初中数学包含了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要求相对较高.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概念,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也有重要帮助.
2024-07-22数字化时代是指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量数据被数字化、存储、传输和处理,以至于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7-22数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好的教学资源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随着课时以及需求不断更新的。拥有好的课上课下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在课上都会更加轻松。目前一些教学资源已经可以由教师通过雨课堂这种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即时互动。借助一些开源工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高质量的数学课程资源。
2023-12-01新工科建设是我国主动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工科建设必须突破现有纯工科的学科边界,在更大的学科和问题的视域中寻找工科教育、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2023-11-03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帮助下更为理想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拥有高水平的理解能力是学生成功应对数学挑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前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学生难以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动力。
2023-10-3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学生学科学习的长期性方面而言,将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长期学习奠定基础。如何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主要教学问题。
2023-10-31小学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能够给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3-10-31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人人都爱上数学。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模式,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个人规律、以新课标的具体标准作为基本的指引,科学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为今后初、高中阶段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0-31核心概念统领概述是指将某个领域或主题中最核心的概念或原理作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核心概念或原理来组织、阐述和解释其他相关概念、观点、原理或实例。这个核心概念或原理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公式、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模型,其通常能够概括和引导该领域或主题中的其他概念和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领域或主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2023-10-31人气:5303
人气:5178
人气:5008
人气:4922
人气:49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
期刊人气:1427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277X
国内刊号:41-1394/G4
邮发代号:36-307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