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运动员受伤是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的现象,经了解伤病是体操运动员退役的最大原因,也对运动员寿命起到直接影响。现如今体操运动员早期训练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害,以下本文将对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讨论与研究。
1、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笔者调查,在体操运动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集中在几个方面,包括过度疲劳、身体素质较低、运动员心理、生理状态不佳等因素。
1.1 过度疲劳
众所周知体操运动具有较大的运动量,在早期训练中运动量安排若不合理便会导致运动员肌腱与肌肉发生损伤,滑囊损伤、关节损伤,严重者还会导致骨损伤的出现,如若运动员各种运动损伤不及时处理便会对后期的训练活动造成影响,相关数据统计,因疲劳过度引发的运动损伤比例占据50%以上。
1.2 身体素质与基本功
除过度疲劳引发运动损伤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会影响到训练效果。由于我国体操运动员通常在业余体校进行训练,体操教练未对基本素质训练合理安排便会导致运动员运动技术难以提高。据调查发现,因身体素质与基本功原因发生的运动损伤比例占30%。
1.3 运动员心理、生理不良
由于体操运动对机体的协调性、精确度提出较高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如若思想不集中、生理功能下降,便会导致机体反应更加迟钝,从而造成损伤。
2、预防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了一一阐述,为预防损伤的发生还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及课前准备活动、对预防疲劳性运动损伤加以重视、对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训练不断加强、开展运动员早期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水平、根据学生性格实施相应的教育手段。
2.1 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及课前准备活动
在体育训练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因此在体操运动训练中教师应加大安全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个人安全意识逐渐增强,严格组织课堂纪律,避免课堂纪律松散局面的发生。在安全教育中教师应对运动损伤对人体造成的威胁加以了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训练安全。合理准备活动的组织可使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运动损伤充分降低,因此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天气情况及学生机能状况等因素对活动内容及负荷量进行决定。一般准备活动应具备充足的精力,因此在准备活动组织中应确保其针对性,并加强与后续教学内容的联系。此外对于体操运动中极易受伤的部位应做好防护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如若休息时间相对较长,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运动负荷量合理控制,以少量出汗为好。
2.2 对预防疲劳性运动损伤加以重视
在体操运动中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还应对过度疲劳性运动损伤加以重视,教练员及当地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操训练的认识,以运动员身体发展为主,切忌过于追求成绩而形成疲劳性损伤,不利于运动员后期训练的开展,对运动员个人及国家均带来了损失,与此同时国家部门还应对运动员的参赛年龄进行限制,避免“拔苗助长”现象的产生。
2.3 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
在体操运动中高校应对教学计划及强度合理设置,这也是避免运动员损伤发生的关键对策。由于不同学生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体操教学中教练员应根据学生实际特点来开展教学,并根据学生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对体操练习的强度合理安排,如若学生练习强度安排不到位便会加剧学生身体负担,导致疲劳损伤的发生,从而不难看出加强对体操运动的理解,对体操练习强度合理确定至关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体操项目特点来进行,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根据实际特点来安排练习强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与此同时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遵循区别对待以及循序渐进相关原则实施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对动作进行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连续性。在体操教学中应将体力耗费过大的内容安排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年龄、健康状况、训练水平来区别对待。
2.4 对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训练不断加强
除了疲劳运动导致损失以外,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就目前来看我国一些体操教练员素质水平不高,缺乏对体操训练的全面理解,致使运动员基本素质训练程度不够。此外一些地方体育管理部门对比赛成绩过于重视,忽视了对体操运动员基本技术与素质的训练,从而影响到体操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为改善这一现状,高校应加强对体校教练员的培训与管理,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这对教练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也可发挥促进作用,通过这一手段可形成正确的基本技术。
2.5 开展运动员早期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水平
对于体操运动员而言不仅应具备专业的技术,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校应加大心理训练实施力度,使体操运动员心理状态得到合理调整,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高水平发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应具备敏锐的感知、清晰的运动表象、有效的思维、持久的注意力、巩固的记忆、稳定的情感、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顽强的意志,只有具备这一些特质方可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因此高校应对体操运动员加强心理培训,确保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比赛的开展奠定基础。
2.6 课后休息及时补充营养以及自我恢复
在体操完成后还应对运动员及时补充营养,提供能量供给,而能量可从食物中摄取,确保人体各器官的良好运行。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营养的补充可使运动员的疲劳充分消除,确保学生身体机能的高效恢复,确保训练效率的有效提升,通过营养的摄入可确保身体机能的正常发挥,从而降低了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与此同时课后的恢复对于学生而言也十分重要,课后进行放松练习,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按摩,从而达到降低损伤发生的目的。
2.7 根据学生性格实施相应的教育手段
通过体育教学的开展可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差异性加以重视,根据学生的个性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性格类型加强了解。在体育课堂教育中,教师应对学生活动加强观察,对学生气质、性格合理判断,根据学生实际特点来开展分组教学,例如:对性格开朗、向上、活泼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说服教育,对挫折情景进行创设,对其骄傲情绪加以矫正;对于不善言表、少言寡语的学生,教师应感化学生、旁敲侧击来实施教学。此外抑郁型学生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加以引导。
3、结语
上述笔者对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因素包括:过度疲劳、身体素质较低、运动员心理、生理状态不佳等。为了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还应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对安全教育及课前准备活动加以重视、对预防疲劳性运动损伤加以重视、对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训练不断加强、开展运动员早期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水平、根据学生性格实施相应的教育手段,确保体操教学的有效开实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宇峰.体操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43,45.
[2]范冬香.国家体操队一线队员损伤的运动功能诊断与物理治疗方法探索[D].首都体育学院,2016.
[3]王超义.体操普修课教学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水平对预防运动损伤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2.
王志苹.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30-31.
分享:
目前我国竞技健美操音乐选择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健美操音乐风格与动作创编不符;音乐的选择与动作创编先后顺序混乱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对竞技健美操常用的音乐风格、竞技健美操音乐素材的来源、竞技健美操音乐与动作编排顺序、FIG竞赛规则对竞技健美操音乐的要求、竞技健美操音乐的结构特点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应对方案。
2021-12-31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对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才刚起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体育课堂,已成为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深化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本文阐述了高校健美操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2021-11-25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提高全民健身素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当前民众喜欢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鼓励开发不同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并扶持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1]。藏族健身操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具有观赏性,参与群众不受年龄性别限制,也不需要拥有多强的舞蹈功底。
2021-11-25学校中的管理者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决策者,对体育教育是否重视直接影响到教育发展。但是在研究中发现,部分管理者在教育中为了完成教育指标,将提升学生成绩作为教育发展重点,主要以文化教育为主,并未认识到开展体育教育的意义所在,使得所开展的体育教育难以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最终影响到健美操运动的效果[1]。
2021-11-06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蹦床反弹到空中并做出高难度技术的竞技运动,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蹦床动作在空中的优美性有“空中芭蕾”之称。蹦床以前只是体操和跳水等运动的辅助练习,在我国并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一个体育项目,蹦床极具观赏性、娱乐性以及健身性。湖南省现如今的蹦床水平在动作难度、稳定、连贯方面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居全国前列。
2021-10-19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小学基本体操的发展现状要远超出我国小学目前的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师资力量,场地设施,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都有较大的差距,另外发现,目前我国体操的训练方法较多,但通过蹦床对体操技巧进行训练的研究较少,在此,通过蹦床去探索其对小学基本体操技巧训练的应用价值。
2021-08-0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点。创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金课”,如何用好用活优质数字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师要面临的难点。
2021-01-20啦啦操(cheerleading)是在音乐衬托下,通过运动员完成高超的技巧动作并结合各种舞蹈动作,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结合中国的实际境况,啦啦操走进校园大课间,融入全民健身,为其他体育项目助威表演等。因此,探究啦啦操在高校发展的意义,提出发展策略,既符合当前需要也具有现实价值。
2020-12-0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健美操课程的线下教学阻断,成为了“全”线上教学,在此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但是加速了课程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发展。
2020-12-03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提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教育方向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020-11-12人气:5172
人气:4341
人气:4132
人气:4041
人气:401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体育博览
期刊人气:728
主管单位:北京市体育局
主办单位:北京市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1002-3259
国内刊号:11-1383/G8
邮发代号:80-411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